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小学教材教法试题一、填空题1、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使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数学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4、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形成性(过程)评价与终结性(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发挥评价的作用。5、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师、。7《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个部分。8、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养成。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指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的现状,倡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以及的能力。13、《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是第一学段为第二学段为、第三学段为,现在我们所任教的小学是第一和二学段,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214、《标准》将总体目标划分为、、、四个方面的目标,内容标准分三个学段分别给出,各学段设置了分别为、、、四个学习领域。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和的功能。16、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与通用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个特色板块是,在这一板块里面主要是渗透一种,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进行思考。17、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里,重视,加强,提倡,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18、新课程下的的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论教。19、《标准》中用“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来刻画目标,用“经历”、“感受”、“体会”、“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的目标。20、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和。2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22、教学方法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23、练习法是指。24、合作学习是指。25、数学是研究的科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数学的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6、数学是刻画和的语言和工具。当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一切科学技术部门与生产、生活中。并且,出现了各门科学为了自身的完善而逐步的趋势。27、数学是科学和科学;是对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研究的基础;是一切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2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它的性、性和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人人,人人,不同的人3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判断题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5、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6、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7、动手操作做实验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8、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9、探究客观规律,发现应有的结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10、有效的数学学习不需要模仿和记忆。()11、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要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要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12、《数学课程标准》将教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创新精神”、“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13、《数学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14、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415、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凭借。()16、评价改革就是考试改革。()17、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18、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19、综合法是一种从应用题所要求的问题出发,逐步推到问题解答所必须的全部已知条件的解题思路。()三、简单题1、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有哪些?(1)选准合作学习的内容(2)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3)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责任分工(4)合作学习前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5)合作学习中要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6)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教师角色发生了哪些转变?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合作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3、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存在哪些优势和问题?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试加以分析。优势: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系统训练;学生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问题(1)对数学的认识:忽视数学的应用。(2)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3)学习目标:“双基”是目标的主体;数学能力的发展不全面;缺乏对情感体验和个性品质的关注。5(4)学习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化、逻辑严谨性和形式化;存在一定的“繁、难、偏、旧”。(5)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忽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等重要学习方式(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发展功能,如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忽视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评价。5、数学课程标准里提出了六条基本的理念,试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其中任意两条的理解。(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6、结合《课标》课程目标精神,以下列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为例,设计本节内容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并简单说一说你的理由。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每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62、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如画“正”字、打勾、画圈等;3、能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从中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收集自己身边所熟悉的数据,并对经历其进行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7、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一谈“预设”与“生成”的关系?(1)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2)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若预设牵引的痕迹多了,随机生成的亮点就会少。(3)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它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基本意思相同均可得分)。8、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谈谈你对三维目标的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数学课程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包括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目标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和数学的飞速发展,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认识也应当与时俱进,不能只停留在一些多年以前被看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关注一些以往未受关注的知识、技能或数学思想方法却应当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应注重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习知识,体现过程性的目标。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同一维度的三个方面,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9、试论在新课程下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在发生怎样的影响。(1)教师作为信息的传导者,具有“指导”作用,作为受教育接受信息的助成者,具有“辅导”作用;作为主持者,具有“组织”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7(2)学生是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人;(3)教材只是载体,是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供的一种媒介物,必须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基本意思相同均可得分)。10、“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一去不复返了!”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请举例说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产生的影响。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合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有力工具,并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个方面:(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补充:(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2)呈现教学内容,化冲向为直观、突破教学难点;(3)提供数学课程资源,增加“背景知识”,促使自主学习;(4)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协商与对话,发展学生能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方式的探究》。12、分析教学对象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答:(1)学生的年龄、学段情况;(2)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3)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况13、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1
本文标题:教材教法最新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0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