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我国农村金融中介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金融中介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姓名:王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赵昕20080601我国农村金融中介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作者:王辉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相似文献(9条)1.期刊论文张曼.ZHANGMan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变迁逻辑——基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思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3)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农村金融中介的发展不能满足农村金融主体的融资需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尤其是金融中介的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立足于这一研究命题,基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变迁的历史逻辑进行了分析研究.2.期刊论文张曼金融中介理论和中国农村金融中介的功能定位-商场现代化2008,(6)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还会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本文在分析金融中介理论演进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对中国农村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类金融中介进行功能定位,从而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会议论文谢琼.王雅鹏农村金融中介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基于多变量VAR系统协整分析2008主流观点认为金融发展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是否也有着同样的贡献呢?本文利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多变量VAR系统协整分析检验了二者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测算了农村金融中介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贡献性。结果显示: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反而对其存在抑制作用。建议要纠正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金融制度在发展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的偏差,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功能。4.期刊论文牛昭琼.NiuZhaoqiong河南省农村金融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4)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河南省农村金融在协调发展中存在着体系不健全、竞争和退出机制不完善、金融资产质量差、金融资源流失严重等问题.应建立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适应农村经济需求的多元化融资机构,拓宽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培育农村金融中介市场.5.学位论文张波中国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机理与模式研究2009运用金融资源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分析转型经济下中国农村金融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阐明农村金融资源有效开发的模式,剖析中国农村金融资源开发进程中所确定的运行机制,并就如何开发农村金融资源提出若干政策建议。1.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是关于如何开发农村金融资源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确定研究视角与研究对象,确定农村金融资源的理论分析工具及基本范畴;第二,实证考察国内外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基本概况,并重点考察中国转型经济下的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及其特征:第三,揭示转型期农村金融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实证分析农村金融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第五,阐述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运行机制:第六,给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模式选择;第七,提出有关开发农村金融资源的政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上表现为功能异化,且农村金融成长比较脆弱.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村金融资源积累从无到有,逐步被开发,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期间,中国农村的货币资源、资本资源及金融制度资源等等基础性金融资源得到了长足的开发,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与积累,总体趋势上,同农村经济增长基本一致。在这个开发的过程,政府始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具有政府主导型和供给强制性特征,同时农村货币资源与资本资源的配置具有城市化倾向。农村金融虽然伴随着农村经济增长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农村与城市之间都存在巨大的金融差距差距,更重要的是农村大量的资金资源通过财政渠道和金融渠道流出农村经济领域;另一方面,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存在着过度中介,从农村储蓄动员率与农户剩余增长率的关系来看,自1985年开始,前者一直高于后者,储蓄动员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与之相伴随是,农村金融中介在资金配置方面存在过度非农化倾向。某些农村金融机构或农村金融活动主体由于经营失败或违法经营等原因,可能导致支付危机和信用危机;农村保险落后,不足以化解农村经济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些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无疑又导致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化解风险的能力极其弱小。第二,制度抑制、农村经营分散、交易成本高是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异化的根本原因。首先,制度抑制是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异化与农村金融功能扭曲的关键原因。制度抑制的关键又在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环境不佳,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并由此决定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只能选择政府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模式,从而造成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常常落后,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滞后。计划经济时期,在国家赶超战略的推动下,城市和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农村和农业则成为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基础,与此相适应的是内生于战略需要的金融二元结构以及事实上的城乡治理两极化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村金融成为城市和工业发展的“牺牲品”;其次,经济转型时期,国家财政能力弱化和财税收入集中化情况下,导致政府加强对农村金融控制,并将其金融准财政化,由此使得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异化;再次,农村经营分散交易成本高是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异化的根本原因。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农业和农村经济,其构成是千千万万的小农户,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和金融风险制约了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最后,农村金融市场本身的缺陷,弱化了农村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农村金融市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战略外生的,从其创立、发展和改革都是政府在其支配作用,是典型的行政垄断,竞争主体缺失,必然导致效率低下,使得农村金融资源仅仅成为一小部分群体享用的“奢侈品”。第三,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异化对农村经济、农村金融业及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首先,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增长,从而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当前中国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配置不仅没有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反而对农村经济增长还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现行的金融资源开发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或农民收入增长实际需求不协调。其次,对农村金融业而言,农村资金资源持续性外流,必然导致农村资金或资本资源的累积出现弱化趋势,进而引发农村核心金融资源积累弱化:金融商品创新不足;金融制度供给滞后;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第四,科学合理的开发农村金融资源,必须根据中国国情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模式及机制.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模式的选择既影响着农村金融资源开发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当然,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供遵循,经济水平、基本国情、社会制度的差异决定了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模式的差异,可以从体制选择、组织模式、市场模式、监管模式等方面来探讨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模式。对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就是以经营金融商品和服务为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市场运作为基础的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的总称,因此,一个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运行机制应该围绕这一运行目标,从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自我调节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来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开发。第五,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开发需要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首先,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宏观制度环境。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制定和实施“三农”的发展战略,强化政府的协调发展职能。其次,夯实农村经济基础,为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奠定牢固的基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建立新的经济实体,促进乡镇企业升级换代,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加大国家农村扶持。最后,合理开发农村金融资源,重组农村金融资源开发体系。合理开发和配置农村资金资源,重组农村金融体系,合理开发农村金融制度资源。3.研究的重要观点第一,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受制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第二,当前中国农村金融资源开发进程中,明显地表现为开发功能异化,这种异化来自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有农村经济的制约,还有农村金融的发展历史、经济制度及农村金融市场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第三,如果不重视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开发,则必然对农村经济、农村金融业等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因而,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农村金融资源,必须确定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目标,借鉴国外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模式及运行机制.第四,只要政策措施实施得当,可以保证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有效性,消除农村金融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诸多不利影响,从而有利于农村金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4.研究的创新点第一,尝试性地从理论层面探讨转型期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机理.在借鉴经典的金融资源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以往理论探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疏漏,本研究认为转型期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既不是单纯的“金融抑制”论,也不是单纯的“金融市场失灵”论;而应该从农村金融资源层次分解的基础上,逐层探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机理及效率,从而拓展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研究思路。第二,就如何合理开发农村金融资源提出了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认为经济水平、基本国情、社会制度的差异决定了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模式的差异,因此可以从体制选择、组织模式、市场模式、监管模式等方面来设计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模式,从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自我调节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来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构建。同时提出了拓宽农村金融资源开发领域的具体设想。第三,构建了中国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综合政策框架.即利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和财政的生产性支出政策等政策工具进行组合搭配,充分实现每一种工具的优点,避免其缺点,达到政策间的组合效应最大化,遏制财政金融政策实施的不协调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研究了以财政金融政策配合促进工农互动、城乡互促为突破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路径,并基于这一路径探索了协调发展的模式,围绕协调发展机制的生成,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6.期刊论文陈立泰.王明.ChenLitai.WangMing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基于1978~2005年数据的协整检验-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6)农村金融的低效率和资本先天的趋利性使农村金融部门的储蓄资金避开农村流向城镇,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国家应采取措施,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金融规模,同时改革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并加强农村金融监管,规范民间金融.7.学位论文吴敏论福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基于福建省农村农户金融供求状况的分析2007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重新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本文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农村经济主体发展的金融需求,从而按照或适应这种需求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当前我国农村,农户成为农村经济中的最基本的生产和消费单位。加强和完善对农户的金融服务,对于发展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近年来福建省农户家庭收支状况入手,分析了农户潜在的金融需求、现实的金融需求和主观的金融需求,概括出目前农户金融需求的6个特点,即农户资金需求较为普遍、农户远离农业生产的程度越来越高、农户贷款情况存在地区差别、小额贷款已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求、农户融资偏好首选非正规渠道融资、农户的金融需求还存在提高空间。并得出结沦,现有农村经济和金融体制下农户金融需求并没有全部表现为对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需求,而是由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共同满足的。然后本文分析了现有农户金融需求与正规金融供给之间的不协调性,从农村金融机构缺失、金融支持弱化、金融业务单一、农村资金分流、农业保险覆盖率低、农村担保体系不健全、农信社
本文标题:我国农村金融中介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