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建瓯市名木古树调查与保护对策
1建瓯市古树名木保护的现状与对策黄鸿青,陈朝晖,冯慧英,李国华(福建省建瓯市林业局,福建,建瓯,353100)摘要:本文首先采取每木调查的方式,对建瓯市散生古树名木和古树名木群落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其次是针对调查结果,对建瓯市古树名木的数量和管护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建瓯市古树名木生长的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因素的结论。然后指出了该市在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保护意识不强、管护主体不明、管护力量不足、资金投入不够、执法力度不强等5个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确权发证、健全制度、制定标准、社会监督、纳入考评、成立基金、开展研究等建议。关键词:古树名木;建瓯市;调查;保护古树名木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建瓯市地处闽北山区,建县历史1800多年,是八闽首府,殷国首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古树名木遭受破坏,数量不断减少。建瓯市林学会郑群瑞、陈国兴等人曾对建瓯古树名木保护方面进行过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侧重万木林保护区及其它局部区域分布的古树名木。本文对建瓯市辖区范围内的散生古树名木和古树名木群落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比较客观地反映建瓯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和管养现状,同时通过对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因素的分析,客观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对建瓯市建立古树名木管护长效机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调查地概况建瓯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上游,东经117°58'-118°57'、北纬26°38'-27°20'之间。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降雨量1600—1800hm,日照1612h,无霜期286d。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1.5%,是闽江上游的绿色屏障。总面积42.14万hm2,林地面积35.27万hm2,林分总蓄积量2208.04万m3。2调查对象与方法2.1调查对象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古树是指是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建瓯市境内天然林分以外散生的名木和古树。对于成片生长的大面积古树名木则划定为古树名木群,进行专门调查。2.2调查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每木调查,用围尺测量胸径,用测高仪测量树高,用皮尺测冠幅(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平均值),用手持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定位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结合访问调查确定树龄。记录调查对象的生长情况、伴生植物、和病虫害等情况,用摄像机拍下整株和花果照片,制作古树名木调查因子卡片,并建立全市古树名木档案,从而系统地掌握全市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管护现状[1]。2.3调查人员与时间由建瓯市林业局林政股牵头,抽调各乡镇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共30人,分15个组,分2别负责15个乡镇行政界内的名木古树调查工作。调查时间从2012年7月起至12月止,历时半年。3调查结果与分析3.1调查结果3.1.1种类、数量和保护级别建瓯市共有古树名木7764株,其中散生古树名木1159株,古树群19个6605株。按保护级别分:1级128株,占1.6%;2级343株,占4.4%;3级7240株,占93.2%。名木(小于100年)53株。按分布区域分:分布城建规划区内58株,分布在农村7706株。按分布位置分:单位庭院16株,个人宅院19株,寺院42株,村庄周围、田间地头、林边路旁等其它地方7687株(在各乡镇的分布情况见附表1)。3.1.2散生古树名木基本情况。散生古树名木共有62个树种,1159株。其中数量排前5名的分别是:香樟192株、南方红豆杉189株、银杏138株、柳杉123株,闽楠88株。分布在城区的58株古树名木中,有香樟51株,其中最大树龄1305年,最大胸径445cm。由此可见,建瓯最常见的古树名木树种为香樟树,2012年建瓯市评选市树时,香樟高票获选。(各树种株数、平均树高、平均胸围见附表2)。3.1.3古树名木群基本情况全市共有古树群19个6605株。群株数最多的是茶树6090株,分布在东峰镇桂林村百年乌龙茶园。其次是赤皮青冈97株,分布在龙村乡擎天岩村坪肖自然村的一个寺庙周围。常见的群主要是:江南油杉群5个、银杏群3个和闽楠群3个(各群分布情况见附表3)。3.2调查结果分析3.2.1数量分析全市共有古树名木7764株,占全省古树名木数量82914株(2012年普查数)的9.36%。建瓯土地总面积4214km2,每平方千米有古树名木1.842株。其中分布在小桥镇的一株观光木和房道镇万木林的福建含笑为全国最大;另有银杏、香樟、香榧、闽楠、台湾野核桃、少叶黄杞、陀螺果、蜜花梭罗、短尾鹅耳枥、多花泡花树等多株古树胸径在福建省排在前列。在2013年福建省开展的全省十大“树王”评选活动中,建瓯市有两棵古树被评为全省“树王”,分别是迪口镇西坑村的银杏树和中田村的福建柏。3.2.2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建瓯市古树名木没有发生严重的病虫害和人为破坏,生长环境基本能满足生长需求,总体长势良好。有益于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古树名木大多数都生长在村庄、寺庙、山前冲积坡等土层深厚、水源条件较好的位置;二是古树名木大部分是建瓯当地乡土树种,适应建瓯市的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三是古树一般为深根性树种,主侧根发达,盘根错节,侧根延伸远超树冠;四是许多古树名木其根、茎有许多隐芽,尤其是阔叶树具有萌发力较强的特征;五是抗逆性较强,病虫害少;六是因古树名木多生长在寺庙、村镇中及风水林中,受到较好的人为保护。七是政府部门及人民群众对古树名木有一定的保护意识。如:有的村将古树名木的保护写入村规民约;城区解放路扩建时,为了保护街边百年榕抱樟树而改弯街道;为了保护磨房前百年老樟树,建闽高速公路改道而行;市立医院兴建大楼,为古树让出足够的生长位置等等。不利于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古树名木大多树龄长,生长能力下降,加上树型较高大,抗虫抗病能力较低,抗风雨侵蚀力弱,容易造成部分枝干枯死,受蛀干害虫侵害。如:南雅镇房村爱竹自然村元帅庙旁一株古樟树,胸围原应有11米左右,但因严重3空心,主干常年遭受蚂蚁等虫害,严重枯腐,已找不到“胸围”,长势堪忧;二是雷击、火烧、风折、旱涝等自然灾害。如城关下水南一棵千年老樟树,因民国初期遭遇雷击,树干只留一半,虽然存活,但长势受限;三是树下地面受到践踏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根系上移使树木经不起早涝和气温的变化,同时根部吸水、吸肥能力减弱,长势越来越差[2]。如迪口镇西坑村一株古银杏,2013年被评为福建省银杏“树王”,生长在村头空坪,一侧为村民体闲集聚集地,一侧为机动车路面,地面受到践踏造成土壤板结严重,对古树生长不利;四是环境的变化和空气污染的影响。随着人类的活动的加剧,古树名木所处的植物群落往往被破坏,使古树名木失去原来的生态环境而长势日衰。如龙村乡擎天岩村的赤皮青冈群、小桥镇大丘村的楠木群,因周边森林逐年砍伐,林分演变成竹林和经济林,原有的群落生态环境被破坏,不利于古树群落的正常生长。另外,有的古树因村民当神供奉,常年香火不断,对其生长环境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火灾;五是人为的破坏。如:小桥镇葛云寺旁一株南方红豆杉,因裸露土外的一截主根被盗贼锯断偷走,树体养分供给不足,主干顶端及部分侧枝已枯死。4建瓯市古树名木保护的现存问题分析4.1保护意识不强虽然建瓯市存在较多的保护古树名木好的范例,但总体上全民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宣传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一些群众还未养成爱惜古树名木的习惯。在调查中发现,在大树上乱刻乱划、拴绳挂物、剥皮取材、乱搭建筑物或堆放物品现象还时有发生,对一些古树名木生长环境造成了破坏;仍有一些部门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古树名木的关系,在修路、架桥等城乡建设工程中,遇到古树名木,不采取避让保护措施,使得一些古树名木被砍伐。4.2管护主体不明分布在农村的大部分古树名木隶属村集体所有,村委会对古树名木保护未签订合同,管理单位不固定、人员不落实、责任不明确,许多古树因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分布在城区的古树名木主要集中在寺庙、单位庭院和公共绿地内,大多有单位和园林部门管护,但也存在部分因单位改制等原因无人管护的状况。4.3管护力量不足一方面因管护主体责任不清,基本没有安排管护人员对古树名木进行专项管护;另一方面,除少数城区古树名木有园林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养护管理外,其它古树名木基本没有技术人员养护管理,日常的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复壮、施肥、除虫、等技术措施不能及时实施,十分不利于古树名木的保护。4.4资金投入不够保护古树名木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当前,古树名木的保护资金尚未纳入市财政预算。除城市园林部门管护的个别古树名木外,其它古树名木的保护没有正常资金渠道和来源。由于保护资金严重不足,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管理、复壮、施肥、除虫、围栏、安装避雷针以及普查挂牌等措施不能及时实施,致使一些古树名木病虫害严重;有的古树树根外露,树体倾斜;有的遭雷击、火灾已成残肢断臂。特别是个别树龄高的古树,生理机能下降,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和再生能力减弱,濒临死亡边缘,亟待采取抢救措施并进行日常养护管理。4.5执法力度不强随着城市绿化步伐加快,大树移植市场繁荣,一些村民不惜将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如罗汉松、桂花树、紫薇等珍贵古树廉价出售,以获取暂时的收益。虽然大部分盗挖的珍贵树种因没有达到古树名木条件没有列入调查范围,但大量减少了建瓯市的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执法队部对滥采、乱挖、破坏古树名木及乡土珍贵大树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大,没能4有效地杜绝人为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5强化建瓯市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近几年,建瓯市不断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建瓯市林业局印制了《建瓯古树名木》精美画册,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全市大部分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生长态势良好。为进一步促时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提出建议如下:(1)加强社会监督,提高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加大古树名木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依托“建瓯市林业公众信息网”,建立古树名木电子档案,向社会公开,接受管养成效监督。对古树名木统一编号挂牌,建立古树名木管养动态互联网查寻系统,让群众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到分布在全市的古树名木管养动态。(2)明确管护主体,落实责任单位。按照个人所有的由个人提出登记申请、单位集体所有的由单位提出登记申请、城市国有的由城建园林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的原则,对古树名木进行确权发证,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同时,按古树名木所在地按行政界划分,将古树名木保护绩效纳入建瓯市各乡镇(街道)创业竞赛绩效考评。(3)健全管护制度,充实管护力量。建立健全古树名木管护制度,落实日常管护人员和技术人员。日常管护人员的安排可与各村林业员、生态林护林员的安排相结合。技术人员的配备方面,城区的以园林部门技术人员为主,乡镇农村的由当地林业站安排林业技术人员。林业科技研单位要开展古树名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妥善保护古树名木的种源优势,为当地造林绿化事业服务。(4)成立管护基金,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古树名木管养基金制度,成立建瓯市古树名木管护基金,建立多元化古树名木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古树名木的基本管护费用应由市财政拨给。鼓励社会各界捐赠或对古树名木进行认养。(5)规范管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制定和完善古树名木管养技术标准,明确措施方案。如:砌垒树池,蓄水保土;施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必须事先采取防护措施,建筑物不得影响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不准在树下堆放物料、沤肥和倾倒垃圾;严禁在根系分布范围内设置厕所、污水渗沟和铺装不透气地面;不准在树体上钉钉、缠绕铁丝、绳索、悬挂杂物或作为施工支撑点和固定点;严禁刻画树皮和攀折树枝;定期检查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对树身的伤痕及空洞及时修补;对古树群周边森林采伐和林业生产作业进行一定限制[3
本文标题:建瓯市名木古树调查与保护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2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