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建筑学2015年参观实习报告
南阳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建筑参观调研实习报告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年级:2012班级:124451学生:张存堂学号:1204715058参观方向:上海指导教师:刘素芳王爱凤何航2015年07月建筑学2015年参观实习报告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理应对世界各地的建筑都有所了解,虽然不能游历世界,也应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一些,这次的北京,天津,青岛之行给了我这个机会。一.鸟巢,水立方:在2015年7月3号这天我们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开始了此次的参观之旅。在第二天的上午的我们到达北京,下午就先去了鸟巢和水立方。在08年奥运会就看到的建筑,今天终于能亲眼看到,心里充满了向往。来到这里后,远远的就望见了鸟巢,外部的钢结构框架使整个建筑显的雄伟壮观。走近鸟巢,看着一根根交织在一起的钢架,这是工业的产物,是我国实力的展示。走进鸟巢发现,原来钢架并不是和建筑连在一起的整体。鸟巢内部的看台视野宽广,无论从哪个地方看,都有很好的视野。水立方在鸟巢的正西面,和鸟巢相互对应,水立方的外部结构是一个方形,和鸟巢的圆形形成了对比,这两个建筑不仅是现在建筑的产物,更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认知感受:水立方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给人以轻盈纯净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对膜结构的运用,它的膜结构已成为世界之最。它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这种形态在建筑结构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创意奇特。在建筑寓意上,鸟巢代表温暖、厚重,水立方代表寒冷、冰洁,还是强烈的反差。这两个建筑既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特点,又有现代建筑造型的创新思维,同时又体现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的对称与和谐。二.颐和园,圆明园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区,海淀区也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地方,这里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比如火烧圆明园,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北京中关村的崛起等等,可以说海淀区承载了很多历史的转折点。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它很好的体现出了皇家园林的华贵和精致。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和意境建造而成。颐和园是一座大型的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园林。刚进颐和园就看到了佛香阁。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为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佛香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在其内部有八根铁梨大柱从低直贯到顶。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进到内部。在万寿山的顶部坐落这一座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的佛殿-智慧海。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以高大的佛香阁为主体,形成了全园的中心线。着重在环湖景点的布局:昆明湖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从湖中的南湖岛起始,过十七孔长桥经东堤北段,折而西经万寿山前山,颐和园的布局也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的概念。随后我们去了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之一,有别于故宫,它合宫苑为一体,是一个囿于宫墙之内的皇家小社会。但其遭到侵略者的破坏,仅留下了部分汉白玉柱子以供人们想象当时的盛景,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还有对当时列强的一种愤慨。三.CBD,银河SOHO,南锣鼓巷北京CBD地处北京市长安街、建国门、国贸和燕莎使馆区的中心交汇区。是金融工具的汇集之处,代表着时尚的前沿。同时,CBD又是无数中小企业创业和成长的摇篮。从330米的北京最高楼——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第三期到世贸天阶的超大电子屏,从建外SOHO的白楼到万达广场,开建的500米高的中国尊。众多创意文化、物流、服务企业在这里启航。首先我们先去了北京国贸大厦,国贸大厦,地下三层,地上50层,通高160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楼身为矩形,楼顶为扁圆形,华夏历有天圆地方之说,楼身下方,稳重如山岳镇地;楼顶浑圆,旋转似日月经天。整体造型宏伟壮观,既有时代色彩,又具民族风格。它是由国贸大厦1座、国贸大厦2座、国贸西楼、国贸东楼组成。它包括了国贸写字楼,国贸公寓,国贸商城,国贸展览大厅,中国大饭店,国贸饭店六个部分。是集办公,住宿,会议,展览,购物和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地段。国贸桥东北角的CBD核心区,是超高层建筑集中的区域,形成CBD的标志性建筑群。整个CBD将成为体现新北京现代化城市形象的最重要的区域,超高层建筑集中于东三环路两侧布置,超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并突出设置标志性建筑,形成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主要的标志性建筑沿宽敞的东三环路两侧成序列展开,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力,使东三环路成为展示CBD形象的一个窗口。现代化、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地铁与共交设施的建设,创建了便捷的交通环境。在国贸大厦的右侧,矗立着一栋经常能再电视剧里看到的北京又一标志性建筑-央视大楼,2014年4月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审委员会从中国1000多座地标建筑中,综合年代、规模、艺术性和影响力四项指标,初评出二十个建筑。最终由此产生十大当代建筑。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为初评入围建筑之一。整座建筑外形呈“Z”字形,电视文化中心位于西北侧,服务中心位于园区东北角。两个塔楼,一个悬臂,组合成看似扭曲的雕塑,其独特的造型是否过于概念化,或与其他建筑造型不相协调,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当实地看过之后,个人认为,新楼并无想象中的高耸。在参观央视大楼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其后方也有一栋建筑,像是一把梭子矗立在远处。唯美的曲线轮廓,使随后我们来到了银河SOHO。它是扎哈·哈迪德(ZahaHadid)作品,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银河SOHO地址位于东二环朝阳门桥西南角,总建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包含166,000平方米的写字楼及86,000平方米的商业区域,全新的工作休闲空间使项目与周边枢纽的联通趋于完美化。贯穿建筑群南北的中央大道及地下商城向北面与朝阳门SOHO(一期与二期)及地铁站出入口相连,同时向东通过横跨东二环的天桥与外交部大楼毗邻。这座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设计的一个主题是借鉴中国院落的思想,创造一个内在世界。而同时,这又是一个完全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不再是刚硬的矩形街区及街区之间的空间,而是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在建筑设计策略上,此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平台的相互错综位移,不同层面对彼此视角的介入,产生环绕着的、引人入胜的环境。建筑在从下至上的不同层面各个方向展开,所以它是一个360度的建筑世界,没有角落也没有不平滑的过度,源自自然的启迪,建筑的外观展示了连续流动的深空间。数百米长的景观构成深远的、全角度的视野。访客可以仰望,也可以向前远眺,透过百米长的空间找到下一目标和方向。这里的关键策略是空间的流动性和导向性。当走近建筑的时候,访客会观察到光影的游戏,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转换。四.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天安门,故宫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北京东城区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改建后的展馆共分4层,分别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主要介绍了北京这座不朽之城的悠久历史,宣传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灿烂明天。展馆共四层,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的北京规划展览馆利用原有建筑改建而成。约80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共分4个展区,分别以展板、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就。在声、光、电等技术配合演示下,302平方米的北京城市规划模型与周边1000平方米的正摄影图像模型交相辉映,观众犹如在高空鸟瞰北京。丰富、直观、生动的展览。北京古城变迁通过大量的照片、历史地图,汉代的井圈、明清的城砖、门墩、望柱头等实物,以及标准三进四合院、各式门楼等模型,展示了北京从原始聚落到城市出现,进而发展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首都的历史进程,以及北京的文化特征和城市规划特点。这里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详尽介绍了北京这座不朽之城悠久的发展历史,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全景风貌,展示北京城市发展的灿烂明天。其中历史部分主要由北京古城变迁、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览馆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详尽介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绍了北京的发展历史,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全景风貌,展示北京城市发展的灿烂明天。其中历史部分由“北京古城变迁”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区组成。当代北京城市规划展区,主要包括北京历次总体规划介绍;北京市十八个区县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展览;北京城市交通、环保、水务、节能专项展区和北京奥运场馆规划建设展区等,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北京总体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情况。介绍了各区县的规划建设情况和发展目标。馆内的“北京湾”铜雕、《北京旧城》青铜浮雕、《天衢丹阙》工笔长卷、故宫实木模型等许多展品同时又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有的堪称世界之最。北京城市规划模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划模型之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CBD大模型,奥体中心功能区的展示,故宫模型展区,文化名城保护,北京古称变迁展区等项目。在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场模型前,大家仔细观摩,认真品评。水立方的蓝色外表和鸟巢模型发出的红光象征水和火,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如一条虬龙曲折蜿蜒,这些都蕴含着博大的中华文化,体现出绿色、环保、和谐、人文的科学发展的理念。四大高科技与观众互动项目,包括4D动感影院“模拟轻轨看北京”、互动电子游戏“我来规划北京城”、动感长安街景观展示和虚拟电子书“翻开未来的一页”,生动、直观,给观众以非同凡响的感受。从北京城市展览馆出来,就到了天安门广场,经过了人民英雄纪念币就来到了天安门前。对于故宫的介绍,通过网络也可以知道很多。那对于我来讲,宏伟、肃穆,以及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故宫的建筑空间处理,气氛迥然不同,不仅反映在建筑物的造型、体量、装饰等方面,也反映在建筑物的疏密程度、自然物的剪裁处理诸方面,分别营造了不同的空间氛围。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而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像是一幅千门万户的绘画长卷。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故宫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当然故宫的建筑群同样给我深刻的印象。中轴线的布置方式更加体现了封建制度的等级深严,太和殿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富有浓重的封建等级色彩。抛开历史政治不说,单说建筑本身,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无论是从建筑的规模,单体的大小,精致程度,材料,及各种手法来说,它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故宫采用的是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象征皇权的三大殿被安排在轴线上,内廷在乾清门后!故宫里的雕刻也同样令我震惊,能够很真切的感受到古人的技艺高超,同样体现中国劳动人们的智慧。五.798艺术区798所在的地方原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北京市无线电联合厂”,厂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的混凝土拱形结构,建筑风格简单实用,为“包豪斯”风格建筑。自2001年开始一大批艺术家搬到这里,把这里闲置的厂房经过简单的装饰后作为艺术工作室,此后越来越多的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和餐饮酒吧等时尚艺术聚集于此。简单的建筑形式,斑驳的红砖挖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还有一些纵横交错的管道,然而经过艺术家们简单的包装和装饰,一切都变得文艺十足,即使外面看起来简单,但走进去你也会发现一股不简单。去798创意广场,给我的感觉像是个工厂
本文标题:建筑学2015年参观实习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3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