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武夷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类型:□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学时:3学分:3授课教师:余建林授课班级:2008级中文1、2班与数学教育1班授课学期: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材名称:教育学参考资料:1.教育学2.中学教育学教程3.基础教育学2011年11月1日2教育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绪论教学时数:2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教学目的、要求:本章通过教学阐明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和如何学习教育学这三个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育基本理论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重点:1、教育学的产生于发展2、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怎样学习教育学教学难点:1、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授、读书指导、讨论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3教育学课程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概述二、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和任务:第二节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教育学的地位二、教育学的作用:1、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3、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第三节怎样学习教育学一、学习教育学要注意几点: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4、注意教育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机系作业布置:1.什么是教育学?师范院校地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2.学习教育学必须注意哪些方面?课后小结:本章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只有以后不断学习中才能发现学习本章的作用。4教育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一章教育教学时数:2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本章通过教学阐明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概念、功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了解中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学生从事中学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教学重点:1、教育的概念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3、中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教育的起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授、读书指导、讨论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5教育学课程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三种起源说:代表人物/著作/观点/评价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以社会形态划分的五阶段2、以生产力水平划分的三阶段补充:(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形态之间的关系(2)人的发展形态与教育发展的历史特征3、教育的概念界定:广义、狭义三、教育的功能:社会发展功能、人的发展功能第二节现代教育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四个基本特点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1、贯彻“三个面向”2、实施科教兴国3、推进素质教育第三节中学教育一、中学教育的基础地位:1、中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2、中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补充:(1)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学制系统(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基础教育结构二、中学教育的启蒙作用:身与心1、在儿童身体成长方面62、在儿童知识学习方面3、在儿童思想品德发展方面补充:4、在儿童心理成长方面三、中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三个基本特征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作业布置:1、教育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怎样正确理解教育的概念?2、谈谈作为教师的光荣职责是什么?课后小结:本章通过观看视频材料,使学生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但部分学生反映教育的发展阶段不容易理解。7教育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二章学校教学时数:2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学校文化、学校管理,以及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内容。使学生理解学校作为一种组织的性质、特点以及它是如何运作的。教学重点:1、学校及学制的产生2、我国现代学校及学制的产生3、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4、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教学难点:学校的公益性特点学校文化的理解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阅读、讨论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89教育学课程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一节学校概述一、学校及学制的产生二、学校的公益性特点1、学校与企业的区别2、学校公益性的两个具体表现第二节学校文化一、什么是学校文化二、学校物质文化三、学校制度文化1、学校传统2、学校仪式3、学校规章第三节学校管理一、学校管理概述二、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三、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四、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五、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六、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四学校、家庭与社会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作业布置: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思考与拓展课后小结:10教育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三章学生教学时数:2--4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师范生可以了解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和儿童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明确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有的地位(本章的“儿童”主要指的是“学生”)。教学重点:——儿童观,学生观教学难点:——现代学生观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阅读、讨论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11教育学课程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一节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一、遗传决定论1、基督教的“原罪说”2、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3、中国古代的儿童观:三种人性观: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董仲舒/韩愈“性三品论”。二、环境决定论1、代表人物及观点:华生“教育万能论”、洛克“白板说”2、正确认识环境决定论。三、辐合论:先天·后天——综合作用第二节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一、儿童发展的内涵1、儿童的发展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4、关于儿童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1)发展与变化(2)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3)发展、学习与教育二、儿童发展的特点1、顺序性2、不平衡性3、阶段性124、个别差异性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三、教育与儿童的发展1、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1)尊重儿童的感受(2)尊重儿童的选择(3)鼓励学生的创造第三节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一、学生发展目标新界定二、对学生发展新要求作业布置: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思考与拓展课后小结:13教育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四章教师教学时数:6-8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本章通过探讨教师的地位、作用、素质、师生关系、教师资格与进修等问题。使师范生懂得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学重点:教师的素质及其修养教学难点: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授、读书指导、讨论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14教育学课程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一节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及劳动特点一、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一)教师的概念(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三)教师的社会地位:双重性(四)教师的社会作用:人类文化、人才培养、学校工作、社会发展等二、教师劳动的特点(一)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劳动(二)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2、创造性3、示范性4、长期性:连续性、集体性、深远性第二节教师素质补充:合格国民的素养、教师职业的素养一、文化素质知识素养、文化素养二、教育素质几个视角:1、教育存在的层次:行动形态、事业形态、精神形态2、教育进程:收集与选择、加工与处理、传导与施加、反馈与修正3、教育能力与技术15三、职业道德素质四个向度:国家与社会(事业)、学生、集体、自己。第三节师生关系补充:师生关系包括:心理关系、道德关系、教育关系等。一、师生关系的历史概况(一)中国古代——师道尊严、教学相长(二)西方近代——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二、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三、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教育关系第四节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一、教师资格:含义、种类、聘任二、教师进修:意义、形式、晋升三、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1、什么是专业化?2、教师专业化的内容3、教师教育一体化作业布置: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思考与拓展课后小结:16教育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五章教育目的教学时数:2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本章探讨了教育目的的含义与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我国的教育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教育目的的功能和现实意义,社会发展、个体发展与教育目的的关系,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教学重点:1、教育目的的含义2、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别和联系3、教育目的的功能4、不同的教育目的论教学难点:1、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我国的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阅读、讨论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17教育学课程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一节教育目的及其确定一、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师的含义(二)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别和联系(三)教育目的功能(四)不同的教育目的论(五)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建国后教育目的的表述的历史回顾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三、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作业布置: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思考与拓展课后小结:18教育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学时数:4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探讨德、智、体、美诸育的内容、实施及相互关系。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1、德育的概念和功能2、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3、小学智育的内容教学难点:1、智育和美育的概念2、美育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阅读、讨论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19教育学课程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一节德育一、德育与社会、人生(一)德育的内涵和外延(二)德育的功能(三)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四)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1、直接的德育课教学2、其它各科教学3、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五)德育实施的方法1、说法教育2、情感陶冶3、榜样示范4、实际锻炼5、奖励与惩罚第二节智育一、智育及其功能智力与智育的含义二、小学智育的内容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三节体育20一、体育与身体素质的提高(一)体育的概念(二)学校体育的特性(三)体育的意义二、小学体育的任务与实施三、小学生的卫生保健第四节美育一、美育的含义二、美育的功能三、美育的任务四、美育的类型作业布置: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思考与拓展课后小结:本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另外给学生观看了有关视频,学生反映良好。21教育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七章课程教学时数:2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理论基础以及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课程的基本范畴,课程设计和编制的主要目标、方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教学重点:1、几种不同的课程观2、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3、课程的基本范畴教学难点:1、课程目标2、课程结构的改革3、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阅读、讨论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22教育学课程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与课程论(一)几种不同的课程观(二)课程论二、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第二节课程的基本范畴一、课程的目标二、课程结构1、课程的基本结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三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课程设计的层次与模式(一)课程设计的层次(二)课程设计的模式二、课程的实施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2、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
本文标题:教育学规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3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