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重点学习笔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2)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考纲链接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广义。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2)狭义。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关注焦点:人-活动主体基本任务:及时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群体&个体差异教师:教学过程中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环境: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陈设)和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师生关系etc.)(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核心):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伴和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行成良好态度的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5.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一方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一方面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另一方面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及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从而优化教学工作。(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地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可参照的丰富例证。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2)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影响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3)调查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4)个案研究法: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指教育工作者对平时自己工作经验作出的总结。7.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一专著奠定了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从此确立。(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动课程改革运动。(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8.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1908年,房东岳译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出版第一本(2)1924年,廖世承《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2)认知发展的阶段论;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3)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4)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5)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考纲链接1.心理发展的含义: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整个死亡的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个体差异性。3.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相当于先学前期;(3)幼儿期(3—6、7岁)相当于学龄前期;(4)童年期(6、7岁~11、12岁)相当于学龄初期;(5)初中生时期(11、12~14、15岁)相当于学龄中期;1)心理主要特点:思维发展特点:抽象逻辑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自我中心性。自我意识(个性发展的核心)发展的特点: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情感发展特点:波动大。人际交往特点:垂直关系(亲子&师生)-水平关系(同伴)2)学习活动特点:学业成绩开始分化。学习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自学能力加强。(6)高中生时期(14、5岁~17、8岁):1)心理主要特点:性意识: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异性交往明朗化。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自我意识分化-关心自我成长-客观自我评价-自尊心增强-道德意识高度发展。世界观:科学分析,全面认识事物兴趣和理想:偏科出现-形成和确立理想,但缺乏行动,过于理想。(7)青年期(14、15~25岁)相当于学龄晚期;(8)成年期(25~65岁);(8)老年期(65岁以后)。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在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2)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点: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意志上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脱节的幻想。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2)关于关键期。关键期是一个时期。在此期问,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所以,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皮亚杰(瑞士):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和环境不断互相作用实现的。个体适应环境变化有两反面:同化: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主体利用已有的图式(个体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有机体不能利用已有的图式接受或解释时,认知结构因刺激而发生改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点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行为图式(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是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刻板性。表象或形象图式(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标志“守恒”概念。这个阶段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是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持。(4)形式/命题运算阶段(11~15岁):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意义: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7.维果斯基(苏联)的“最近发展区”及其教育意义:(1)概念:“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2)教育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看到正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8.埃里克森的人格(即个性,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作用:(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对教学的作用: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将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健康人格(统合人格,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包含的三方面:自我内部的统合: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与社会的统合:社会认同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活动效能感如何建构健康人格: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积极的和良好的情绪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是人格成熟的标志。)指导自我与社会的统合: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9.理解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的发展及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自我意识的概念: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2)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初中生:(1)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2)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高中生:(1)独立意向日趋强烈;(2)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4)自我评价成熟;(5)有较强的自尊心;(6)道德意识得到高度发展。10.中学生的个性/个别差异及其教育意义:个性差异:人在适应或改变现实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意识倾向和心理特性所构成的内部动力系统。认知过程: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1)认知差异/认识风格/认知类型。认知方式差异,是指个体在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维特金[美]),沉思型与冲动型(卡根)和辐合型与发散型(吉尔福特[美])。(2)智力差异。智力=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常态/钟形分布)和群体差异。(3)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11.中学生的性格差异及教育意义:(1)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2)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现实态度-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性格的类型差异。(3)教育意义。为了促进学生的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各章节重点学习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3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