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课程结业测试=是非题答案
三、是非题1、对教学资源的评价通常可以通过测验、调查、观察、学习档案等方法进行。(1分)否14、对一个班的学生来说,应该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安排。(A)A、是。B、否。2、王老师将课堂上录制的DV带回家导入到电脑中,这段视频的文件格式是.avi,王老师可以使用电脑中WindowsMediaPlayer软件播放这个文件。(1分)是3、按照使用对象来分,课件可以分为单机型和网络型两种。(1分)否在4、在教学中应用课件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1分)是8、在教学中应用课件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1分)是10、在教学中应用课件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1分)是9、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里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个别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B)A、是。B、否。8、在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中,为了发挥硬件投资的效益,学校需要开发或购买与学校各种业务相关的应用软件平台,包括教学平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通讯平台。(1分)是8、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1分)是3、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并尽量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标准答案。(1分)否4、在教学中应用课件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1分)是7、在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中,为了发挥硬件投资的效益,学校需要开发或购买与学校各种业务相关的应用软件平台,包括教学平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通讯平台。(1分)是7、在行动研究的独立模式中,研究动力来自教师自己,专家作为咨询者。(1分)否3、在教学中应用课件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1分)是10、在设计和开发课件时,无论是从网上下载的图片,还是通过扫描、数码相机等仪器或抓屏的方法获得的图片,大多可以直接加以利用。(1分)否5、在信息社会中,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是指读、写、算和文化素养。(1分)否6、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1分)是6、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1分)是8、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1分)是9、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1分)是9、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里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个别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B)A、是。B、否12、在多媒体教室里教师不需要板书。(B)A、是。B、否。6、在设计和开发课件时,无论是从网上下载的图片,还是通过扫描、数码相机等仪器或抓屏的方法获得的图片,大多可以直接加以利用。×9、在发现教学、问题求解、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尽量不干预学生的学习。×9、在行动研究的独立模式中,研究动力来自教师自己,专家作为咨询者。(1分)否6、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1分)是9、在发现教学、问题求解、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尽量不干预学生的学习。(1分)否2、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并尽量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标准答案。(1分)否10、在教学中应用课件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1分)是6、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1分)是6、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1分)是5、在信息社会中,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是指读、写、算和文化素养。(1分)否10、在教学中应用课件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1分)是3、在发现教学、问题求解、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尽量不干预学生的学习。(否)(1分)6、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1分)是2、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并尽量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标准答案。(1分)否10、在教学中应用课件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1分)是6、在设计和开发课件时,无论是从网上下载的图片,还是通过扫描、数码相机等仪器或抓屏的方法获得的图片,大多可以直接加以利用。×9、在发现教学、问题求解、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尽量不干预学生的学习。×10、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并尽量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标准答案。×9、在行动研究的独立模式中,研究动力来自教师自己,专家作为咨询者。(1分)否“教”1、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设计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设计工作沿着预定的目标方向进展。(1分)是5、教学设计决定了教学实施,教学实施不能影响教学设计。(1分)否2、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学习适应性时,可以使用测验法。×2、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1分)是3、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其中教学难点与知识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1分)是8、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为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1分)是1、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1分)否2、教学评价中的观察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状态下的观察。(1分)否2、教学评价只需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不需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B)A、是。B、否。3、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A)A、是。B、否。2、教学评价只需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不需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B)A、是。B、否。3、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A)A、是。B、否。5、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A)A、是。B、否。6、教学设计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A)A、是。B、否。7、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B)A、是。B、否。5、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A)A、是。B、否。6、教学设计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A)A、是。B、否。7、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B)A、是。B、否。5、教学设计决定了教学实施,教学实施不能影响教学设计。(1分)否2、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1分)是1、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学习适应性时,可以使用测验法。(1分)否2、教师和辅导员只属于资源的使用者,本身并不属于资源。(1分)否4、教学系统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是决定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1分)是1、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1分)是7、教学支架是互动递增的,学生进步快,教师的支架就撤除得慢,学生进步慢,教师的支架就撤除得快。否1、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设计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设计工作沿着预定的目标方向进展。(1分)是5、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便于教师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有效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1分)是7、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年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风格等因素相适应。(1分)是1、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1分)否2、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1分)是3、教学评价中的观察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状态下的观察。(1分)否8、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为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1分)是3、教学前期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阐述“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一是分析“教师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这么学”的依据。(是)(1分)5、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其中教学难点与知识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1分)是9、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将促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是10、教师和辅导员只属于资源的使用者,本身并不属于资源。(1分)否2、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学习适应性时,可以使用测验法。(1分)否10、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需要依据的原则包括最优决策原则、先进新颖原则、优化组合原则等。(1分)否1、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1分)是2、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学习适应性时,可以使用测验法。(否)(1分)否6、教学系统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是决定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1分)是9、教育技术是人类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教育技术包括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的技术。(1分)是1、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设计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设计工作沿着预定的目标方向进展。(1分)是2、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1分)是3、教学评价中的观察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状态下的观察。(1分)否5、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年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风格等因素相适应。(1分)是5、教学设计决定了教学实施,教学实施不能影响教学设计。(1分)否1、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设计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设计工作沿着预定的目标方向进展。(1分)是8、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为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1分)是10、教学前期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阐述“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一是分析“教师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这么学”的依据。(1分)是10、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其中教学难点与知识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1分)是1、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1分)是否2、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学习适应性时,可以使用测验法。(1分)是否4、教师和辅导员只属于资源的使用者,本身并不属于资源。(1分)是否7、教学系统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是决定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1分)是否55、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为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是)学6、学习者是一个有复杂思想、有情感变化的人,他们接受信息的感官若长时间处于同一种刺激之下,就会麻木,降低接受效率。因此,教育传播媒体的使用应注意不要让学习者长期处于媒体的刺激之下,应适当改变所使用媒体的种类,以期获得更有效的教学目的。(1分)否8、学习
本文标题:教育技术中级培训课程结业测试=是非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3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