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b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姓名:林志胜单位: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考试科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分数:年月日教育科研方法试卷(B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研究设计答:所谓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就是教育研究者在研究活动开始之前,对自己研究活动的事先勾画与策划,即初步对研究课题或研究项目提出研究的设想,其中包括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的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中涉及变量的定义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等。在进行任何研究之前,研究者都要事先根据自己对研究现象的初步了解,充分考虑自己所拥有的研究手段、方法、能力、时间、财力等条件因素,为实现自己的研究目的而进行一个初步筹划,以为自己的研究活动提供指南。2.关系调查答:关系调查是一种相关性的调查,它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和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家庭因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调查”、“教师态度与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教师入职时的学历与继续教育动机关系的调查”等。这一类调查往往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最直接的材料和理论依据,故经常为教育工作者所采用。3.分层随机取样法答:分层随机取样法就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型(即层),然后根据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率,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分层随机取样法的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但作出科学的分类则较为困难。例如,如果要研究我国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总体是中国的所有学生。首先应该调查此总体中各个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学生所占比例,然后,依据各学段学生的比例,抽取同样比例的学生。4.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例如,研究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在这里教学方法是自变量,学业成绩是因变量,除此之外的其它各种因素,如教学时间、教学环境、学生的智力、原有的知识基础、家教辅导等都是无关变量。这些因素可能会干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当这些因素与教学方法(自变量)的作用混杂在一起时,往往导致人们难以确定两种教学方法效果的优劣。如果研究者能有效地控制这些无关变量,研究结果就会比较明确可靠。5.推断统计答:所谓统计推断?简单地说,利用样本的资料,对总体的某些性质进行估计或做出推测性的判断,从而认识该总体,这就称为统计推断。例如,根据某几所中学初一学生语文期末测验的成绩分数估计该市初一学生语文期末测验成绩;根据某校男、女学生智力测验分数来推断男女学生智力水平是否有显著差异等,这些都属于统计推断的范围。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调查问卷通常要包含哪些基本成分?答:调查问卷通常要包以下几个基本因素:(1)调查表的总标题(2)横竖行及其标。(3)表身(4)附录另外,一般来说,调查表还应有填表人(填表单位)、填表时间、以及标明表中数据的单位(如万人、万元)等,它们可以标注在表身与总标题之间;也可标注在表身与附录之间。2.课题的研究计划大体应包括哪些内容?答:课题的研究计划大体应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名称(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研究内容(4)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5)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6)文献综述(7)研究方法与设计(8)研究进度(9)成果形式(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11)经费预算(12)参考书目与附录3.个案研究有哪些局限性?答:个案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代表性不足。(2)不能确定因果关系。(3)结论的主观性较强(4)费时费力4.在教育实验研究中,有哪几种变量可充当自变量?答:一般来说,教育实验研究的自变量主要有四类:一是课题变量(实验作业、任务),即各种可以操纵的具有质或量的变化的刺激,如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或教学组织形式等;二是环境变量,即实验的环境,如社区、学校、家庭、班级等;三是被试变量,又称机体变量,是指在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被试间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如年龄、性别、血型、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健康状况等;四是暂时的被试变量,指通过主试的言语、态度以及用某些方法使被试的机能状态、特性等产生一时的变化,将这种一时的变化作为引起被试反应的自变量,就叫暂时的被试变量,如疲劳、焦虑、恐惧、奖励、惩罚、饥饿等。5.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假设应具备哪些特点?答: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假设应具备以下特点:(1)假设应当表明两个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假设要用明确的语言表述出来。(3)假设所表明的内容应该是可以检验的。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如何理解“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间的差异。答:质的研究方法的定义是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定性研究是关于事物性质的研究,是根据研究者的认识和经验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定性研究能很好的处理教育过程中那些难以用定量方法描述的因素,从总体上掌握研究对象性质。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相似点:答:(1)注重教育对象的性质的研究(2)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3)不只是关心研究对象的结果或结论,更关心研究对象的意义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4)都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5)都是描述性的研究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不同点:答:(1)定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哲学,研究传统是一种形而上学、思辨的传统;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人种学、现象学、解释学、实证主义理论。具有跨学科、多学科的色彩。(2)定性研究的方法有历史法、个案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质的研究方法除了定性研究方法外还有实证研究方法。(3)定性研究注重哲学思辨、逻辑推理,根据个人主观经验,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思考进行验证。质的研究注重在互动的过程中系统收集、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讨论。(4)定性研究倾向结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研究结论,更多的是个人观点的阐述和建议;质的研究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强调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结论和理论。2.如何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特征与功能。答:通观教育行动研究,它有下述特征:(1)行动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行动。这一点和一般的科学研究及传统的教育研究有着较大的区别。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定位于“发现规律”或“发现真理”,而是改善行动。(2)行动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就是广大教师,而不是脱离教育教学实践的专业科研工作者。(3)从事研究的人员就是应用研究结果的人员,教师就是自身科研成果的推广者、应用者、实践者、消费者。(4)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真实的教育工作环境,行动研究以所处的学校教育为研究取材的对象,举凡校园问题、教学情境、课程实验都是活生生的情境。这一点说明,行动研究不是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研究教育,不是在图书馆、实验室等环境中研究教育,而是在教师工作的现实的教育情境中研究教育。(5)行动研究多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行动研究的实施强调伙伴关系,强调采取合作方式进行。研究过程中,虽然有时需仰赖专家的协助,但专家的职责是给予教师的行动研究以指导或专业帮助,最多只起到合作者的作用,他们不能越俎代庖。(6)行动研究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研究的问题或对象具有特殊性。换句话说,行动研究不追求发现普遍真理,而追求解决具体问题。这反映了行动研究是“以特定的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形式。(7)行动研究的结果具有实时性,它所获得的结论,只应用于工作进行的场所,注重立即的运用,而非发展原理或普遍的应用,其目的是为改进学校中的各种措施,同时并使教师专业知能和专业精神获得改进。(8)研究和行动不断循环检证,行动研究的计划属于发展性的计划。(9)行动研究的结果,除了改进现状外,亦使实际工作人员获得研究解决问题的经验。(10)评论行动研究的价值,侧重于对实际状况的改善程度,而不在知识量增加的多少。因此,行动研究的设计、执行过程与研究结果都需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发生,行动研究主体需要发展自我评鉴的能力,以强化研究的效度。教育行动研究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师发展方面:增进教师的研究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现代社会里,改革和创新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宿命。为适应这一时代要求,教师就需要发展自身的研究精神,强化自己的研究意识,保障改革与创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行动研究挖掘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问题,使之成为探索和研究的对象,能够大大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培养教师的研究精神,提高教师的专业精进力。教师是一种专业,而不只是一种职业,是近年来在国内渐次普及的“教师专业化理论”强调的重要论点。“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内含着“教师是研究者”的价值追求,“教师专业”的发展依赖于每个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将自己的专业实践建基于“反思”、“批判”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发展自身的专业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行动研究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功能。同时还应看到,行动研究强调的“共同合作”,强调研究过程中教师间的“伙伴关系”,也是建基于“教师专业化”要求之上的,它有利于改变教师在传统中各自为战的局面,研究过程可增进民主态度及团队精神。第二,在学生方面:学生成为研究的直接受益者。纯学术的研究,重心在于发现真理或增扩理论知识体系。当这些普遍性的知识或原理应用到具体的教育情境时,对学生的发展会有积极的影响。但是,这种学术研究给予学生的影响是间接的,它要通过研究结果的发表或传播、教师的学习和掌握、教育情境中的应用等许多中间环节。行动研究在这一点上有所不同,即行动研究有让学生直接成为研究活动受益者的功能。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产生的问题,都是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导向的行动研究,其结果必然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同时,行动研究是在真实的教育过程中,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并且是为了改善当下的教育状况而进行的研究活动,因此学生会成为研究的直接受益者,任何教育情境的改善、教育内容的改善、教育方法的改善等,都可以看成是学生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改善。第三,学校方面:学校实务的改进和学习型组织的建构。行动研究是“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研究”和“在行动中研究”的广泛的科学探索活动,所以,行动研究的结果可以在学校的具体教育工作中即时应用,为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提供实时的策略,有利于学校实务的改进。同时,当行动研究成为一个学校的所有教师普遍的行为时,它可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广泛形成,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永续经营能力。第四,教育学术方面:发展实用的教育知识。行动研究追求的是改善实务,而不是增扩教育学术的知识体系。但是,行动研究同样有着发展教育学术的功能。具体说,这一功能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行动研究对现存的教育理论有验证的功能。行动研究中的“批判性反思”会系统审视教育理论体系的内容,思考其科学合理性和实用价值。行动研究者在反思和实践应用基础之上对现有理论体系的批评建言,有助于学术群体更好地完善思想理论。其二,教育学术的知识大体上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行动研究对于发展实践性的教育学术知识,有着积极的影响。易言之,行动研究也是发展教育学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3.调查问卷中问题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答:调查问卷中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有:(1)要与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相一致。(2)要避免双重含义的问题。(3)问题要尽量简短。(4)问题不要带倾向性。(5)不用否定形式提问。(6)不问回答者可能不知道的问题。(7)不直接问敏感性问题。(8)问题的参考框架要明确。(9)尽量用简单的语言。(10)问题的数量要适当。四、计算与设计题:(任选一题,10分)1.某班英语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为82分,标准差为8分。已知甲生成绩为92分,乙生成绩为62分,试求甲生和乙生成绩的标准分数。2.结合教育研
本文标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b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4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