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4单元)
课题大数的认识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认识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教学重点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教学难点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教具学具多媒体知识要点及达成目标教学策略二次修正策略依据一.情境创设,提出学习目标。(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青年的财富》,想听吗?(生):想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在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到:“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么不知道?这从何说起?”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吗?”(师:小朋友们,你说年轻人愿意吗?)“不愿意”!“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当然不!”“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恍然大悟。亲爱的同学,如果现在用1亿元换走你的爸爸妈妈,你们愿意吗?(生):不愿意。师:是啊!看来我们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贵啊,用再多的钱也是换不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师:故事讲完了,你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80、1000、100万、1000万、1亿等(师适当表扬: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你听得真仔细!……)师:100万、1亿、1000万等都是大数(板书:大数)这样的数你还听到或是看到过吗?(预设)学生举例。生1: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师:对,你了解得真多!生2:房价和车价等师:是的,你很会选择信息.师:看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今天就来学习有关大数的知识.(揭示课题:认识大数)(二)想一想:你们想知道什么有关大数的数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1、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学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3、掌握数位顺序表二、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成果。1、学生自学例1、做一做。2、学习小组互相帮助、质疑问难。(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帮助、相互探讨)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激发冲突。(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2)全班交流、激发冲突。A: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B:我们知道了每相仿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十个千万是一亿)C: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D:一个数还可以分成个级、万级、亿级。E:我们认识了数位顺序表。F: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冲突。A:你是怎么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师:大家已经知道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们在教室里有座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要买票买个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会怎样?)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们的数位。B;从数位顺序表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知识?C;为什么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4)学生自由提问质疑、激发冲突。三、检测学习成效。(一)判断题(用手势表示)1、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2、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3、十万里有10个千。()(二)填空:(独立完成,再校对)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左边一位是()。2、10个十万是(),1亿里有10个()。3、2091837是一个()位数,最高位在()位,9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四、拓展知识外延1、猜数(创设情境:前几天,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它的价钱是下面几个数中的一个,9568009658008956009586009586000986500信息:是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上数字是9它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它的千位上数字比百位上数字多2。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它的价钱吗?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说说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猜得准!(反馈)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大数有了一些了解,在以后地学习中,我们会了解更多的有关大数的知识。那时,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但会读大数、还能写,相信小朋友们在数的王国里能更加自由驰骋!你们会读下面各数吗?45764576078007800097540000100000000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3、预习亿以内数的读法板书设计大数的认识25000……万千百十个位位位位位→数位……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教学反思《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但现在的学生聪明可爱,课外知识丰富,喜欢有挑战性的数据学教学内容,虽然这些大数更抽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他们非常乐于接受挑战。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人口普查、土地面积、生产总值等数据,使学生的学习情趣高,学习氛围浓。对于数一数,我加强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小方块,合作数小方块,给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十万在多大,一百万有多大,借助计数器掌握大数的数法,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对于数位顺序,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位数等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从而理解这些知识。课题角的度量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叙述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中,鼓励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角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逐步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会表示角的各种变式图形。教具学具多媒体知识要点及达成目标教学策略二次修正策略依据一、导入。可以让学生观察剪刀、时钟等物品,并让他们总结一下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并由此引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角。同时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角的形象。(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能比较清楚地感受到角的形象,为下面引出角的概念作好铺垫。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这也是课改的需要与必然。)二、展开。1.角的定义前几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和讨论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和性质,今天就来研究另一种图形——角要求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与理解,举出几个生活中给我们角的形象的物体,并画出它们。(由生活中的具体的物体抽象出角的图形)足球中的临门一角;视角;结合以上三个图形指出角是由顶点与两边组成的,引导学生思考:角的两边是什么图形?他们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给角下一个定义?角的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角的两边。角的定义2: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想一想:一个18°的角用放大镜放大5倍后的度数为___________2.角的表示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AOB(顶点写在中间)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O(用顶点表示,该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α(用小弧圈在图中表示)用数字表示:∠1(用小弧圈在图中表示)练习:图中有几个角()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附:目前我们所研究的角是指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角3.角的分类(1)特殊的角:用一副三角板可画出哪些角(不大于180°):直接画:30°、45°、60°、90°;间接画:15°、75°、105°、120°、135°、150°、165°、180°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2)小于180°角可以分成:锐角、直角、钝角4.角的度量(角度制DEG)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1°=60'1'=60〃1°=3600〃附:角的度量还有弧度制(RAD)、我国的密位制(把圆周6000等分,每一密位的弧所对的圆心角是一密位的角)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二进制、十六进制、二十四进制、六十进制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了射线、直线、线段的表示方法,那么如何来表示一个角呢?(让同学们回顾上节课如何表示线段、射线、直线,并通过比较得出如何表示角。)板书:表示一:∠AOB;表示二:∠O;表示三:∠1、∠(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进而得到如何来表示一个角,让学生在回顾、比较的过程中,不但温习了以前的知识,而且在以前的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测量角的单位是“度”,那么怎样的角才是1度的角?如果一个角的度数不是整数,那么如何来表示这个角的度数?板书:把圆周分成360份,每一份是1度记作1°,1圆周:360°;把1度分成60份,每一份是1分记作1′,1°:60′;把1分分成60份,每一份是1秒记作1″,1′:60″。(通过现实生活中任一角度未必是整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通过思考平时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分析出如何解决上面的问题。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逐步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例题。例1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2)写出以B为顶点的角;(3)图中共有几个角?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解:(1)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是:∠A、∠C。(2)以B为顶点的角是:∠ABC、∠ABD、∠DBC。(3)图中共有7个角,它们是:∠A、∠ABD、∠ABC、∠DBC、∠ADB、∠CDB、∠C。(进一步掌握角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表示方法比较合适,同时,让学生在解决第(3)题的时候,掌握有序的思维方法。)例2把18°15′化成用度表示的角。解:先把15′化成度,即15′=()°=0.25°,所以18°15′=18.25°。同时,让学生思考18°15′与18.15°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让同学们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他们理解18°15′与18.15°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让他们注意度、分、秒的换算与平时我们最常见的100进制的换算有很大的区别,防止出现错误。)四、课堂小结。1.你会描述角是怎样的图形吗?2.对于任一个角,你会用字母把它表示出来吗?3.你了解什么叫度、分、秒了吗?你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吗?4.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板书设计角的度量量角器————►角一放中心点顶点二移0刻度线一条边三看?刻度线另一条边教学反思“角的度量”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
本文标题: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4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6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