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挖掘与识别 > 建造领域如何接招大数据应用
建造领域如何接招大数据应用------------建筑材料编码标准化《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以下简称物料数据标准)于2012年12月25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851-2013,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它是国家首部关于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的数据标准,工料机标准化终于有了国标基础。大数据,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在茫茫的数据海洋中,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却成了发掘数据价值的障碍。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知识,如何让数据变为神奇的钻石矿,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的解决方案以及数据的应用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近些年行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实质性的推动着行业与建筑企业信息化的进展。所以,物料数据标准的发布对解决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将有重大突破;物料数据标准能有效解决物料信息化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将开启物料管理信息化新时代。一、信息的逻辑物料数据标准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化工作不断的深入,政府、企业对于信息的交换要求越来越频繁,对信息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那么追溯本质,信息化是什么?信息化的核心是什么?标准与信息化有什么内在的关系?信息化简单的讲就是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信息交换,从数据层面来说,其核心仍然是解决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也就是信息对称问题。1.1信息化的本质信息化本质是什么,如图1信息化本质解析所示,信息化可简化为两部分:信息加工(造信息)和信息交换。信息加工包含两个核心要素:加工规则和信息载体。1、加工规则是确保信息的一致性,科学的加工规则是保证信息对称的有效保障,能够确保在不同的空间或不同的时间里,不同的主体(人或其他信息系统)对同一个物体的描述能够保持一致,同样,不同主体从接收到的相同描述里获取的信息也保持一致(也就是编码和解码一致)。2、信息载体就是按照加工规则形成的结果物,也可以直观理解为数据。信息交换需要考虑跨空间和跨时间两个维度:1.跨空间就是考虑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2.跨时间就是考虑今天想要从昨天的数据里得到哪些信息,明天期望从今天的数据里得到哪些有用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据的二次利用、BI分析预测等等。1.2标准在信息化中的地位由此可见,要提升信息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的作用,首先要解决的是“信息对称”问题,而科学的加工规则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能消除或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那么规则说到底就是数据标准。为了更形象的理解标准与信息化的关系,我们做个类比:比如将信息化过程与金融业里所说的资本化、市场化做类比,信息就相当于金融行业里所说的资本、财富等,标准就相当于一种流通机制,类似货币、票号。如图2信息化本质图解所示:市场化:利用价格机能达到供需平衡的一种市场状态叫市场化,是一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制,效率最大化目标的市场运行机制。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所以,信息化和市场化都是一种交换的环境,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资产:资产指任何公司、机构和个人拥有的任何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所以,资产和信息具备可交换可传递的属性;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标准:广义上讲就是用来判定是不是某一事物的根据。所以,货币和标准具有衡量尺度、评判、流通手段含义。1.3物料数据标准在建筑企业信息化中的地位物料数据标准产生的背景和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完整的建设工程标准化的信息管理体系,对最基础的建设工程物料数据的分类、名称、计量单位、特征属性等进行规范描述,以此形成建设工程物料的编码统一的数据标准。所以,物料数据标准就是与物料相关的信息加工规则,是实现物料数据的统一、促进行业物料信息的互联互通的基础。二、物料特点建筑企业物料信息化管理的难关痛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各企业都在实现或倡导管理变革,从信息化管理入手,向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化管理迈进。在建筑企业里,材料设备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工程项目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所以,物料信息化管理目前逐渐成为各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点。2.1物料信息特点物料特点主要表现在:品类多、比重大、涉及多企业多岗位多部门,信息交换需求迫切,具体内容如下:(1)工程材料、设备品种繁多,而且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不断产生新的品类。(2)工程的物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大(比如装饰工程的物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左右)。(3)在一个企业内部,物料管理涉及不同人员,在不同阶段(比如招投标、设计、采购等等)造成人员部门之间工作的重复现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4)在整个生态圈里,一个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涵盖许多功能、涉及许多企业,包括业主、工程公司、合作伙伴、以及所有在供应链上的供货商、制造商等。2.2企业物料管理信息化现状企业物料管理信息化现状:缺数据、缺标准,信息孤岛严重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具体体现在:(1)缺少物料数据的积累:大部分企业目前还没有借助专门的系统工具来积累物料相关的基础数据。基本上是靠作业人员自己根据经验和意识进行一些物料数据的分类整理和分析,但是由于材料数据来源多、描述不统一、格式不统一甚至材料描述的粗细度不统一,非常不利于信息的存储和对比分析。(2)纵向信息不互通:部分企业在不同的业务阶段有相应的信息系统,比如ERP、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等。这些系统对于物料基础数据的处理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不同的部门,对物料相关的数据的理解以及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法实现物料信息在不同业务阶段不同部门间进行共享和交换。(3)横向信息不互通:即使在同一企业针对同一阶段的业务处理也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比如集团公司的物料采购管理,如果之前没有进行集团集中采购,可能会导致各子公司、分公司甚至项目部都是按照自己经验和方法整理材料编码库。同样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等到集团信息化升级做集中采购时,物料数据的互通性成为关键障碍。(4)生态圈信息不流通:由于缺乏完善的体系化的物料标准规范,建设工程的供需双方不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数据交换,致使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市场参与各方(管理机构、建设投资单位设计、施工、造价咨询材料设备厂家、供应商软件开发商、造价从业人员)不能有效的对物料数据进行积累、管理、发布。物料的相关信息的获取和交换是许多企业头痛的问题。2.3企业物料分类现状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物料分类方法多采用树形分类方式下的编码规则,该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少数企业根据自己业务的发展,按照历史经验制定了一些编码规则,积累了一定的物料基础数据库。在GB/T50851-2013发布前,行业内所采用的物料编码规则基本上都是采用分类码+流水码的方式生成物料编码,就是我们所说的树形分类法。树形分类法具有自己的局限性:1、结构弹性较差,分类结构一旦确定,不易改动;2、分类层次较多,划分粗粒度没有固定的原则,对号入座的可操作性不强;3、对编制专业人员的水平很高,一旦漏掉某层次类目,可扩充性比较差。而物料的特点(种类多、流转部门多、周期长、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更新)对分类的科学性、可扩充性有非常高的要求。这刚好是目前企业内所采用的线性分类编码规则的软肋,严重阻碍了物料应用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三、国标的突破物料数据标准的核心思想和创新原则物料数据标准的核心是实现材料的统一分类和统一编码,提高物料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得性,降低或消除物料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从而实现材料的科学、统一的管理。3.1物料数据标准的定位物料标准定位:数据标准,促进信息共享和再生利用物料数据标准是一部国家标准,是关于物料的数据标准。目的希望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实现物料数据的统一,提高造价应用各个系统的标准化数据程度,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系统化、专业化处理手段,从而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再生利用。物料数据标准适用范围广,不仅可以作为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造价编制依据及满足物料信息数据发布的需要;还可适用于企业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数据基础单元。3.2物料数据标准的编制指导思想物料标准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了专业、应用和技术的发展。物料数据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有三个方面。一是适用性,既满足建设工程全过程每一个阶段对材料的需求,又满足不同阶段各方材料需求主体的需要;二是易用性,很好的把人工、计算机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人工的专业水平与计算机处理结合达到了很好的统一;三是分类一致性和编码的唯一性,遵循了相关的应用及分类标准,也考虑了材料特征具体描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如图3标准编制指导思想所示:3.3物料数据标准的创新点物料数据标准充分结合物料的特点,考虑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得性物料数据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从信息加工和信息交换角度,充分结合物料的特点,在理念和方法上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标准主要在三个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图4标准创新图示所示:四、企业物料标准信息化方案“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各企业都希望提升信息化,从“数据”中挖掘更多的隐藏价值。物料数据标准一发布,就有企业努力尝试把该标准应用到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当中。对于这些先行和先试者极可能率先受益,也可能率先迷失,关键在于能否看清“大数据、信息、标准”三者的本质并找到合理的应用模式。“大数据时代”本身会促发思维、商业、管理等变革,所以,遵循“数据、信息、标准”的本质和物料本身的特点,按照以下原则去实施变革,会提高成功的概率。4.1物料标准意识升华抓住“数据、信息、标准”三者之间本质逻辑。(1)落脚点是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一方面聚焦企业内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能够获取及时、准确并且一致的物料数据,同时也要兼顾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市场参与各方相互之间能够获取及时、有效的数据。(2)简化点是信息加工和信息交换的分离:信息交换是目的(系统集成),信息加工是基础(生成标准化的物料数据),两者进行分离,分别进行考虑能够简化逻辑,降低复杂度;(3)突破点是通过标准化实现信息的对称:企业的各个业务阶段或各个部门、生态圈里的各参与方等都采用一致的标准进行物料信息加工,实现物料数据描述一致、编码规则一致。4.2物料信息标准实施的点、线、面信息化布局(1)点: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采用统一的编码原则和标准进行本业务部门的物料数据的信息加工。先降低难度,简单孤立的考虑本业务点的核心问题,但需要借鉴统一的标准(物料数据标准)。(2)线:线布局需要考虑横线和纵线两个方向。横线指的是同一业务阶段的物料数据描述在整个集团内是一致的,能够实现信息互通(比如集团的物料的集中采购管理);纵向指的是各业务阶段的物料基础数据的描述是一致的,能够实现物料数据在各业务系统间能够流通(信息对称),能够支持与物料相关的各种经营数据的分析。(3)面: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所有相关联的业务数据都能够遵循一定的标准进行规范加工,形成一个数据互通的信息网;另一方面,整个行业内,生态圈的相关对象都遵循物料物料标准对物料进行信息加工,能够形成一个公共的数据海洋,相互之间能够共享和交换信息,共同开采“大数据”这个神奇的钻石矿。4.3物料编码系统规划总图物料编码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数据单位,拿企业的信息化业务架构作为系统的话,我们以业务层横切,则横切的业务层作为剖面来看企业信息化系统业务布局图,如图5物料信息系统规划图所示:图5物料信息系统规划图物料标准贯穿企业信息化的所有业务阶段、所有岗位,是形成企业主数据的核心数据层,不仅如此,物料标准还为企业的业务应用系统终端提
本文标题:建造领域如何接招大数据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7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