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引流管护理PowerPoint幻灯片
1泌尿外科常见导管的护理外三科:李珍珍1留置导尿管有何目的?导尿管是指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导管,主要用于各种手术后留置导尿、尿潴(zhu)留时引流尿液、测膀胱残余尿及膀胱尿道造影等。2普通导尿管有何用途?常用于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尿,如手术后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潴留,也可用做膀胱尿道造影。3前列腺导尿管有何用途?前列腺肥大症患者放生尿储留时,尿道前列腺膜部及膀胱颈部往往狭窄,普通导尿管不能插进,应选用硅胶管前列腺导尿管,其末端弯而细尖、且较硬挺、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给予留置导尿管。4何谓气囊导尿管,有何用途?可分为二腔和三腔气囊导尿管,在导尿管末端有一气囊,可以充气或灌注液体,使其扩张,起固定作用,不易滑脱,常用于持续导尿患者,三腔气囊导尿管适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气囊内注入无菌盐水后起压迫止血作用,导尿管其中一腔可以在术后做膀胱冲洗,连接进水管做持续冲洗,中间较大一腔接出水管。5何谓蕈(xun)状导尿管,有何用途?导尿管腔较大,末端呈蕈状,有数个较大的孔,便于尿液及血块引流,并可其固定作用,常用于耻骨上膀胱造瘘和开放肾造瘘。6如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护理?预防感染和尿管堵塞:保留导尿管时间较长者,尿液中可见较硬的结石样物质,有的附着在导管表面,易导致感染和管道堵塞(se)、预防措施:a饮食指导。如鼓励病员多饮水,无疾病限制者每天饮水量1500~2000ml,以增加尿量达到内冲洗尿管的作用;少喝或不喝浓茶,减少尿液中的有形成分,预防尿路结石形成。B尿道口护理,在无菌原则下每日用碘伏棉球消毒擦拭2次。C正确放尿,当尿量最多达到尿袋容量的2/3时就应该倾倒尿液,倾倒时尿袋的高度不能高于耻骨联合平面,以预防尿液反流引起泌尿道逆行感染;尿潴留患者导尿后首次排尿量应少于200ml,夹尿管15~30分钟,慎防膀胱反应性充血出血,此后应开放导尿管引流液,以达到尿液引流通畅,防止尿液反流,改善肾功能的作用。7持续膀胱冲洗分哪几类?A封闭式膀胱冲洗方法:冲洗液吊瓶悬挂在患者床旁,吊瓶高度据患者骨盆1cm左右,下接冲洗胶管,胶管的下方按Y型接管,分别连接导尿管和引流管,Y型接管的位置相当于膀胱同一水平。如手术后患者同时置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时可持续冲洗,则进水管接尿管,出水管接膀胱造瘘管。如手术后患者尿道置三腔气囊导尿管,也可予持续冲洗,则进水管接侧边一腔,出水管接中央较大一腔。冲洗滴速可根据尿流速度、血尿深浅、血块等情况,进行调节控制。B开放式膀胱冲洗:用膀胱冲洗器,通过导尿管或造瘘管进行冲洗膀胱。冲洗时将留置导2尿管的玻璃管拔开,远端引流管用无菌纱布包好,放置一边。冲洗者左手衬无菌纱布,握住导尿管末端,右手持冲洗器在导尿管末端进行冲洗,每次冲洗量应少于50ml,反复冲4~6次,每次注入液体,让液体自行流出或缓慢抽吸。抽出的液体不可回注入膀胱腔内。冲洗完毕,将远端引流管也冲洗一次,再接上导尿管继续引流。8持续膀胱冲洗应做好哪些护理措施?正确调节冲洗速度:膀胱冲洗速度为100-140滴/分,如冲洗速度为250滴/分,会引起患者心率增快及血压增高,同时膀胱冲洗速度过快,会增加对膀胱壁的机械损伤,大量冷冲洗液刺激膀胱平滑肌,可引起膀胱痉挛。因此,应根据出血情况调节冲洗速度,滴速可调至100-140滴/分,出血多时可大量冲洗,液体可直线滴入,最快可达300-650滴/分,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引流液呈浅红色,滴速调至80-100滴/分;尿液转清后40-80滴/分,持续8-24小时。采取20-30℃温度的冲洗液冲洗膀胱,有效地减少了膀胱痉挛次数,从而减少了感染的机会。(3)预防堵管:术后1-2天内血尿严重,冲洗管路易被血块堵塞,故应多巡视患者,密切观察冲洗滴管内冲洗速度和引流管口滴出速度是否一致。出口端无液体滴出或者速度较入口端滴速慢,或切口处有渗液渗血提示有堵塞时可挤捏管道,必要时用冲洗器冲洗管道,促使冲洗管路通畅,若血块堵塞膀胱致尿潴留,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4)准确记录冲入量和流出量以判断尿量。(5)停止冲洗时,取下冲洗管道,将冲洗液的流入管腔堵塞,流出管腔连接尿袋进行引流尿液。9何谓膀胱造瘘管?留置位置一般在耻骨上,常用蕈状导尿管以充分引流尿液,适用于有尿潴留但尿管不能从尿道口插入者或是经膀胱手术后暂时性或永久性留置管道者,如尿道断裂的患者等。10如何为带耻骨上膀胱造瘘管的患者做好护理?凡因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尿潴留,尿道不能插入导尿管,以及前列腺手术后,都有可能做暂时或永久性的膀胱造瘘术。手术方法在下腹部做正中皮肤切口,切开膀胱后,腔内置入蕈状导尿管,术后引流管接床旁消毒瓶或尿袋。A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有无出血,引流管是否弯曲受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止膀胱内尿潴留、永久性膀胱造瘘管患者,有感染时应每天膀胱冲洗2次,如有明显脓性尿液,可增加冲洗次数,b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每天更换伤口敷料,清洁导尿管周围的分泌物,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固定好导尿管注意滑脱。如果不慎导管滑脱,应立即消毒后再插入造瘘口内。C留置时间:一般造瘘管留置2周左右。拔导尿管前应做夹管试验,观察能否自行排尿,如发现有排尿困难,或切口有渗尿,应延迟拔管。拔管后有少量尿液漏出为暂时现象,3-5天可自愈。永久性造瘘,应隔2-3周在无菌条件下更换造瘘管一次。11何谓肾造瘘管?根据B超检查提示的肾脏大小,肾积水程度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一般在腋后线与第12肋交叉点以下2cm或稍偏内、肾造瘘适用于行肾盂成型手术者,也适用于某些疾病需要终身带肾造瘘管者,如无法纠正的泌尿系梗阻。12如何为带肾造瘘管的患者做好护理?正确处理堵管:原则上不冲洗,如有梗阻或血块阻塞需要冲洗时,则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生理3盐水冲洗,每次注入量以5ml为宜,反复冲洗冲力不可过大.适时拔管或更换肾造瘘管:肾盂成形术的肾造瘘管,一般术后留置3周,拔管前夹闭引流管观察1天,无明显憋胀感时可拔管.对终身带管的患者,肾盂造瘘管在7天内不能更换,术后3个月左右更换肾造瘘管,以后每隔2-4个月更换一次.13、如何对带有造瘘管的患者进行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介绍术后留置引流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解释带管期间会有些不适,同时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让其有心理准备.生活护理:患者置管后活动受限,因此护士应协助其完成生活护理.另外指导患者适当做床上活动,协助翻身/拍背/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做好基础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根据手术名称及各种引流管特征正确辨认各种引流管,并注明名称和日期,有疑问请教手术医生.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防止脱落.引流管的高度应适当.防止引流不畅或者引流液反流上行性感染.同时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有效引流.如发现引流不畅或完全无尿液流出,应仔细检查,及时处理.要注意导管有无滑脱,连接管有无滑脱,导管有无阻塞(身体压迫管道/导管扭曲/官腔内组织碎屑/血块等梗阻)病情观察和记录.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表情/面色/出汗/及心理状态;及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对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处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染.随着各种引流管放置时间的延长,引流管逆行感染的机会增加,尤其是在尿路留置尿管的患者当中,有2%-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一旦发生,其病死率可达13%-30%,因此,在做各项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消毒病房空气,减少病房人数,正确倾倒引流液,适时更换引流袋和伤口敷料等,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发生。14、如何对带有造瘘管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长期带有管的患者,应指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清洗会阴部,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必要时用0.5%氯已定或稀碘液清洁外阴,每天更换内裤;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尽量避免使用磺胺类药物,减少尿结晶成分,预防尿路结石形成,同时如无疾病限制,指导患者多饮水,以达到内冲洗的作用。15、何谓肾周引流管?肾周引流管为肾盂手术时放置在肾周围的引流管,引流术中残留在肾周围的积血积液,一般在术后5-7天拔除。16、何谓尿路支架管?临床上常用双J管,一端通过输尿管置于肾盂内,一端在膀胱内,起到内支架作用.用于肾盂内引流,输尿管切口取石/输尿管成型/输尿管再植/同种异体肾移植等手术时.能有效的预防切口尿瘘和切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输尿管内支架管一般术后保留1个月左右拔除,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17、如何对带有输尿管支架(双J导管)的患者进行护理?应预防尿液反流,由于有双J导管的存在,在输尿管口抗反流机制消失,当膀胱内压力增高时,膀胱内部分尿液会通过双J导管反流至肾盂,可出现置管侧腰部胀痛,因此要加强生活护理,减少引起腹内压增高的任何因素,如预防便秘,避免卧位排尿,指导患者站立排尿,定时排空膀4胱,不要憋尿,避免尿潴留,以减少膀胱尿液反流。18何谓尿道支架管?指留置在尿道内用于支持尿道的管道,适用于尿道断裂或尿道狭窄实施手术者,一般术后3周拔管。1留置导尿管有何目的?导尿管是指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导管,主要用于各种手术后留置导尿、尿潴(zhu)留时引流尿液、测膀胱残余尿及膀胱尿道造影等。2普通导尿管有何用途?常用于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尿,如手术后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潴留,也可用做膀胱尿道造影。3前列腺导尿管有何用途?前列腺肥大症患者放生尿储留时,尿道前列腺膜部及膀胱颈部往往狭窄,普通导尿管不能插进,应选用硅胶管前列腺导尿管,其末端弯而细尖、且较硬挺、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给予留置导尿管。
本文标题:引流管护理PowerPoint幻灯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9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