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化学考试试题1.谈谈你对“文化”概念的理解。2.简要论述文化变迁的途径及原因。3.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你认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为了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做哪些方面的工作?文化学试题答案一、试述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答:1、两者的区别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②从时间上看,文化与人类一起诞生,至今已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文明则是人类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如果以文字的诞生为文明起源的标志,那么文明的历史最多不过六、七千年。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④从性质特征上看,文明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只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有的特殊现象,而文化则是人类的根本属性,与人类共生共荣;文明以社会进步的价值形式而存在,而文化则是以人类活动的表现形式而存在。⑤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2、两者的联系①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在随文化的发展而提高。②文化和文明是人类社会进化本身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文化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不间断的渐进式发展过程,文明则是静态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发展状态,跃进式发展过程。渐进的文化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跃进,出现新的文明,在新的文明基础上经过文化的进步还会创造更高级的文明。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社会进化壮丽图景。③文化决定文明前进,文明促进文化发展。文明既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文化进步的杠杆,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试述文化学的起源与发展。答:1、文化学的源头文化学首先是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文化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学密不可分,它是从人类学中分化出来的。人类学是十九世纪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关于人类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两个方面,由此产生了人类学的两个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着重研究人类的体质结构与其他动物的系属关系,特别是研究人类自身的起源、进化、分布与发展,以期重建人类的演化史;此外,它还研究人种的形成以及现代人种、种族、民族的体质特征、类型及其变化等内容。早期的文化人类学主要是对欧洲以外的一些保留至今的原始部落作实地调查,研究原始民族的习俗和生活,由此探索人类文化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轨迹,后来发展到研究现代文化的方方面面。随着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不断地有西方学者主张将文化学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并且开始构建文化学的理论体系,于是文化学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有学者认为,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学在现代的发展情况来看,文化人类学与文化学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区别。2.文化学的发展西方国家文化学的发展历史在西方国家,最早开始研究文化学的学者是一批文化人类学家。被称为“文化学之父”的泰勒即是一个文化人类学家。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被国外学术界公认为标志着文化学的正式形成,泰勒也被称为“文化学之父”。从泰勒算起,文化学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了差不多140年的历史。此后,西方学术界展开了繁复多样的文化研究,创建了众多的流派和相应的理论。如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学派、功能论学派、历史学派、结构主义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文化生态学、文化唯物论,等等。但是,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前,对于“文化学”本身的理论体系却很少有人做系统的探讨。这一时期的文化学研究成果,很大程度属于文化人类学的范畴。这一时期的文化学研究,有学者认为可以称之为古典文化学。现代文化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美国学者克罗伯创立了现代文化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概念和方法。他认为文化是体现行为模式(包括外显的内隐的)的一种架构,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因此,应当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人类这种文化现象,这门学科就是文化学。他在提出文化架构的基础上,阐发了行为模式、符号系统、原型文化、文化价值观、文化系统、文化动力学、文化工程学、文化心理学等范畴和理念。其后,美国学者怀特进一步发展了文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出版了著名的《文化科学》一书,创造性地发展并完善了文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他从科学发展史和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论证了创立一门文化科学的构想,为现代文化学的发展和成熟创造了条件。他也被人们称为“文化学之父”。西方国家文化学的研究虽然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众多的流派,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但是,严格地说,文化学仍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尚没有得到正确而圆满的解决,如文化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什么是文化,等等问题,都是文化学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我国文化学的发展历史我国文化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前半叶、20世纪后半叶、新世纪(21世纪)以来。20世纪前半叶,作为学科体系建设的文化学,已经受到重视,并有若干高质量的成果。早在1926年12月,时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的张申府,就在《东方杂志》半月刊第23卷第24号发表的《文明与文化》一文中,针对当时关于文明与文化关系的论争,以及应当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等问题,明确提出了“设立一种文化学”的主张,以便科学地研究文化问题。20世纪前叶,我国研究文化学的学者,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是著名文化学专家黄文山。他早年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中山大学等学校任教,开设文化学课程。民国时期,他是我国少数几个在高校开设文化学课程的学者之一。他于1932年发表了《文化学建设论》和《文化学方法论》等论文,倡议建立文化学,引起较大反响,因此被称作中国文化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1938年出版了《文化学论文集》。1947年他在中山大学历史研究所讲授文化学体系,次年应美国密士根大学邀请赴美讲演文化学,同年写成《文化学的建立》一书。1949年出版了《文化学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详尽地阐释了“作为科学的文化学”、“文化学是怎样的一种科学”等基本理论问题,从而成为上个世纪前半叶文化学研究的大力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堪称中国文化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第一大家。陈序经在建设文化学方面作过开创性贡献。他曾留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获博士学位。在我国,他是较早从事文化学研究和教学的一个学者。1934年,他出版了《中国文化的出路》,探讨了有关文化的基本观念。其后,又写了《东西文化观》一书。1939年起,他开始在西南联大讲授文化学课程。1947年出版了专著《文化学概观》。这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文化学学科内容的专著。黄文山评价此书,“虽属草创之作,但比诸前人同类著述,的确较有组织、有系统、有主见”。此外,1935年,朱谦之教授出版《文化哲学》一书。朱谦之教授早年留学日本,后长期在中山大学任教,担任过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长等职,被人们称之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文化哲学》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学”的概念,并对文化概念、文化的进化、文化类型学、文化分期的原理、文化之地理分布以及文化与文明等问题都作了独到的阐释。阎焕文1934年完成了《文化书》一书。进入20世纪后半叶,文化学研究成果更为丰硕。但是,在前30年,海峡两岸学者的成果却不可同日而语。由于不言而喻的原因,大陆学者在文化学建设方面乏善可陈,倒是台湾学者颇为建树。这一时期,台湾学者在文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钱穆在1952年出版的《文化学大义》,黄文山在1968年出版的《文化学体系》,以及其他一些以文化学名义或文化哲学名义出版的著作。在《文化学大义》一书中,钱穆明确指出:“‘文化学’一门,此后必将成为学术思想中一主要科目。”《文化学体系》一书,是黄文山耗时35年写成的,全书共60万字,分三篇共19章。其中第一篇是三十年代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时写成;第二篇是抗战时期在重庆写成的;第三篇是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任教时写成的。20世纪后半叶的20年,大陆文化研究热潮兴起,文化学研究成就斐然,出版了大批的文化学著作。主要有覃光广等人主编的《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郭齐勇的《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刘守华主编的《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此外,学术界大量翻译出版了国外的文化学论著,诸如泰勒的《原始文化》、怀特的《文化科学》、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等等。迈进新世纪以后,大陆出版的文化学著作进一步扩大,主要有陈华文的《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吴克礼主编的《文化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陈建宪主编的《文化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王亚民等人翻译的俄国学者安娜·尼古拉耶芙娜·玛尔科娃的《文化学》(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此外,还出版了《消费文化学》、《现代旅游文化学》、《中国传统文化学》、《比较文化学》、《汉语文化学》、《交际文化学》、《国际政治文化学导论》等著作。这表明,文化学的研究和建设,在新世纪仍然并且进一步受到关注。三、试述文化变迁的途径及其原因。答:1.文化变迁的途径文化是不断变迁的。随着人类需要的变化,既可以放弃旧的文化特质,也可以再次习得新的文化特质文化变迁可能是缓慢的,常常经过很长时期,这种变迁叫做突变;或者可能是迅传播、文化丧失以及涵化。(1)发现和发明发现和发明是一切文化变迁的根本源泉,它们可以在社会的内部产生,也可以在外部产生。人们发现或发明出来的新事物可以是具体的物体,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也可以是抽象思想,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产主义等。发现是给知识增添新的东西,发明则是知识的新运用。发现和发明不一定就会导致变迁。只有当社会接受了发现或发明并且有规律地加以运用时才谈得上文化变迁。历史上,很多发现和发明往往导致了一个新时代的产生。如工业社会初期,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并得到广泛的利用,才促使社会飞速发展,文化发生变迁。(2)传播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的文化之中的过程就叫做传播。借取有时能使一个群体在某个发展过程或某种机构的建立时绕过某些阶段或避免某些错误。传播的模式有很多种,如直接接触。一个社会的文化要素可能首先被邻近的社会所汲取,然后逐渐向更为遥远的地方传播。传播的主要模式还有媒介传播,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迁徙传播;交流传播;战争传播等。文化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特征,是一个有选择性的过程而不是自动化的过程。只有那些适应当地社会需要,优越性显而易见,而且与当地文化传统相容的事物,才能被接受。社会会对与自己的文化不相容的来自其他社会的东西加以排斥。例如,日本接受了许多中国文化的特质,但也排斥了许多其他特质。接受了外国的某项文化特质的社会很可能以与自己的传统相和谐的方式来对它加以消化吸收。(3)文化的丧失由于文明的传播而增添新的事物,固然是一种文化变迁,而由此导致旧事物的丧失;或由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生活变化,在没有替代物的情况有些文化因素(如古老的狩猎技术、宗教仪式、民间的工艺技术、某些艺术种类)自动消失,这些也都属于文化变迁。传统文化某些因素被取代或自动消失,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有些优秀的文化因素,如传统手工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丧失,将是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如何抢救各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当代文化学的重要课题。(4)涵化当一个群体或社会与另一个群体或社会接触时,弱小的群体常常被迫从强势群体那里获得文化要素。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涵化。这
本文标题:文化学试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1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