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总复习题
第一章一、世界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二、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三、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公开攻击苏联是“集权国家”,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宣称美国要“遏制”苏联的“扩张”,同苏联全面对抗。后来人们把这一政策称作“杜鲁门主义”,它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四、美国建立帝国主义阵营的主要步骤1.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公开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宣称美国要遏制苏联的扩张,同苏联展开全面对抗。后来人们把这一政策称作杜鲁门主义。它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2.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3.北大西洋公约是一个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与和平的旗号,实际上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它的成立加剧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冷战局面。4.第四点计划第四点内容是利用技术和资本输出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这就是所谓的第四点计划。其实质是利用援助的方式来控制不发达国家,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政策。5.建立日美同盟五、两级格局瓦解的标志有哪些?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两种政治制度的对立、两种思想体系的斗争已经烟消云散。二:华沙条约组织和经互会已经宣告解散,欧洲两大军事和经济集团的对立不复存在。三:两德统一,苏军宣布从德国东部撤军。雅尔塔体系的原则宗旨之一,就是确定对法西斯德国的分区占领。德国既统一,雅尔塔体系自然宣告结束。四:俄罗斯尽管继承了苏联的主要财富和在联合国的地位,但实力今非昔比,不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了。六、战后形成的两级格局的特点是什么?1.政治上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2.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3.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较少;4.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5.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七、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1.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倡导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4.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5.当今世界在深刻变化中变革、调整6.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7.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八、如何认识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1.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2.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而非定势。3.多极化正朝着牵制美国、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4.多极化趋势错综复杂,发展进程不会一帆风顺。5.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也可以概括为“一超多强,多变竞争”。九、20国集团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G8)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该组织的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20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该集团的GDP占全球经济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因此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十、如何认识冷战后大国关系调整的表现和特点?表现:1.朝多元化、建立和平稳定外部环境的方向发展。2.探索构筑新型伙伴关系。3.各国元首通过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克服障碍,发展国家间关系。4.各大国都把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当作自己对外政策的重点5.美日欧之间的矛盾有所发展,但同盟关系今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6.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7.中美、中日、俄美、俄日之间矛盾较多,关系只能在曲折中发展8.俄欧关系有进一步发展和合作的可能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1.围绕国家利益进行调整2.围绕其国际战略进行调整3.因力量对比的变化进行调整4.因国内政治的变化进行调整十一、分析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1)新干涉主义盛行(2)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到处侵略、颠覆别国2.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1)诩本国社会制度最优越,本国的价值观最正确,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它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2)利用人权、民主化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4.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5.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6.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十二、新干涉主义新干涉主义,指的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的思潮和模式。以科索沃危机为契机,新干涉主义正在西方乃至全球日渐抬头。它作为一种处理国际问题的模式,日益显示出对国际关系的危害。而且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推动下,新干涉主义在理论上日渐完备,在行动上日渐机制化、制度化、模式化。十三、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第二章一、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指各国经济在各自发展基础上通过各种经济关系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也是在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与其相适应的国际交换关系的总和。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协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议”。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战后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三、简述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1.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1)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2)在国际贸易领域,缔结“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3)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以“马歇尔计划”、对日援助为手段并编织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安全度的“经济安全网”,将西欧和日本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4)通过“第四点计划”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渗透和扩张。(5)建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封锁和制裁。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2.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1)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但仍然是世界经济第一强国(2)苏联的经济实力地位不升反降(3)欧共体得到壮大(4)日本上升为世界经济大国(5)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明显上升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组织加速发展欧洲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4.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调整与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1)世界经济调整尚未迈出决定性步伐(2)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相对实力调整方向不变(3)全球价值链在冲突中重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4)全球产业呈现出“再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5)全球化深入推进与宏观政策各自为政的冲突进一步凸显四、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简称欧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它的前身欧共体执行的一体化经济政策对成员国的经济以及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区域集团化获得显著成功的典范。五、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六、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七、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及其继任者世界贸易组织(WTO,简称世贸组织)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在地:日内瓦建立日:1995年1月1日八、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影响:积极.第一,有助于各国从全球范围的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有助改进企业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第三,有利于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第四,为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新的机遇。消极.第一,加剧了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南北发展差距继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第二,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第三,还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和消极方面,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弊端影响全球。第四,对世界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九、区域集团化区域集团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联系愈益密切的基础上,为了促使商品、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在一定区域内更加自由的流动和有效配置,相互之间采取比对区域外国家更为优惠、开放、自由的政策,并在机制上结成联合体以至国家集团。十、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2、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3、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4、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十一、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2.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3.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第三章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1.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带来新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促使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战后科技革命还具有缓和周期性经济波动的重要特性。由科技革命促兴的第三产业本身也具有许多抗周期性波动的性能。2.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国内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改变社会政策,由政府对经济实行调节,建立福利制度;国际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较为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主要是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和国际贸易体制。3.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成为促使这些国家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进行改造、想方设法确保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压力;战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材料的掠夺性购买和利用,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政策调整的内容(一)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节机制(二)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四)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五)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四大支柱1.混合经济——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并存、2.充分就业——把失业率3%以下作为宏经济的主要目标、3.国民收入再分配、4.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扶助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模式1.美国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强调个人主义与市场竞争。2.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强调个人自由与社会义务相结合,在鼓励竞争的同时,注重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协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向工人提供较普遍的社会保障在企业管理方面,建立起共同决
本文标题: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总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1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