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名词解释1.日内瓦会议:1954年2月28日,由苏联倡议,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定于同年4月举行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印度支那问题。4月19日,中国政府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首席代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2.珍宝岛事件: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突然侵入位于中苏国界属于中方黑龙江省的珍宝岛,开枪打死中方边防战士数人,中国边防部队进行自卫还击,将苏军击退。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由中国政府提出,是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多世纪以来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4、中美上海公报:又叫《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7日双方发表《上海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5.中美建交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表明中美两国在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方面,形成一定同盟关系。在此基础上,从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6.八一七公报:1982年8月17日,中美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八一七公报》,重申了《中美建交公报》中确认的各项原则,美国再次申明无意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内政,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二、简答题1.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答:这三大外交方针分别为“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即倒向苏联;“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不急于解决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问题,帝国主义一天不改变敌视态度,就一天不给他们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这三大方针是20世纪50年代“联苏反美”阶段的基本指导方针,符合中国实际,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遏制和封锁,使新中国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2.简述五十年代的两次台海危机。答:第一次台海危机,1950年秋,中央军委决定开始解放台湾的战役,1954年12月,美蒋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同时,国民党军队对大陆沿海进行骚扰,12月8日,周恩来外长就上述条约发表声明,美国这种行为是违反《中美建交公报》的行为。第二次台海危机,第一次危机后,美国的对台政策依然要制造“两个中国”企图使台海两岸“划峡而治”,但与蒋介石在台海问题局势上产生了矛盾。为了反击台湾对大陆的骚扰,反对美国“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炮轰金门、妈祖,9月6日,周恩来总理发表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重申解放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主权,任何外国不得干涉。3.简述中美建交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答:背景:美苏冷战时期的七十年代,苏联军事、政治影响不断扩大,美国大国地位受到威胁,所以希望中美两国建立合作关系,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竞争。而此时的中国政府与苏联关系恶化,对外关系严峻,也需与美国建交。过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影响:打破了以意识形态区分国家关系的定式,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限制、封锁中国的格局、机构与规定,许多国际组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4.简述中国外交中的“义利观”答:正确中国外交中的义利观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非洲期间提出的。义是指道义。中国在同非洲国家交往时应道义为先,坚持与非洲兄弟平等相待,真诚友好,重诺守信,更要为维护非洲的正当权利和合理诉求仗义执言。利是指互利。中国在与非洲国家交往时决不走殖民者的掠夺老路,决不效仿资本家的唯利是图作法,也不会像有的国家只是为实现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是愿与非洲兄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在此过程中,中方会更多考虑非洲国家的合理需求,力争通过合作让非洲早得利、多得利。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还要重义让利,甚至舍利取义。正确义利观承继了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国与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交往的重要指南,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必将对中国与非洲、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三、论述题1.论述当前外交如何对待“不干涉内政原则”。答:中国的外交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实践上中国也是这样做的,它符合中国的外交文化和思维特点,这种做法明显体现了中庸的特性:政治上不偏不倚,策略上留有余地。不支持也不得罪任何一方,也不承担任何政治责任。不干涉内政原则应该坚持,中国的外交特性不会改变,但是对于不干涉内政原则来说,应该确定它的内涵,并看到他的外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对中庸的外交文化而言,它不应该是机械的在任何问题上保持不偏不倚,而应该在总体外交上保持平衡和兼顾。内政是相对的概念,他的外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应该在不干涉内政和建设性介入之间做出平衡和区分。在当今的国际实践中,建设性介入已经被普遍的接受,并越来越被认为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的责任。在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帮助调停矛盾、缓解危机、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引导事态向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这被认为是建设性介入而不是干涉内政。不干涉内政原则不妨碍中国采取建设性介入的政策,建设性介入也不一定违背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尊重国际法准则的前提下,以积极参与的方式化解冲突和危机,避免事态的恶化,促进国家和地区的和平和稳定。2.谈谈你对我国对周边外交“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理解。答:一直以来,中国在亚太地区也面临诸多挑战,朝鲜核问题,中日矛盾,东海南海问题,地区摩擦不断,从历史与文化上看,中国的传统睦邻外交,成功地维系了古代东亚和平体系,从当代外交实践上看,这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因此为了处理这些矛盾,增进周边国家的相互了解与信任,睦邻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标题:当代中国外交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1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