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复习
象征主义:19世纪中叶,发源于法国,代表人物为尼采、弗洛伊德,象征主义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人幻影和内心感受,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有质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来创作。意象主义:20世纪初期,英美国家,代表人物庞德、休姆意象主义是20世纪初期英美诗歌届掀起的一场运动,提倡是个应遵循意象的准确性,使用清晰准确的语音强调回归到比较古典的风格、表达的直观性、语言的间接性。表现主义:20世纪初期,发源于德国,代表人物奥尼尔,表现主义具有怪诞诡异的特色,具有原创性、开创性,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的表现主观精神的内心。俄国形式主义:20世纪初期,俄罗斯,代表人物雅各布森,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之所以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布拉格学派:形成于1926年,捷克,马泰休斯,布拉格学派的观点是反对德国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语言是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精神分析主义:弗洛伊德在理论方面,以潜意识学说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的理论,以及探索潜意识的方法论。直觉主义:强调直觉或直观在认识中的作用的思潮和学说。认为直觉是比抽象的理性更基本、更可靠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学说或思潮通常带有强烈的番理想主义、反实证主义和反唯物主义倾向。典型的直觉主义者有伯格森、克罗齐、胡塞尔等人。语义学:研究自然语言中词语意义的学科,也可以指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意义,这里的自然语言可以是词,短语(词组),句子,篇章等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但是各个领域里对语言的意义的研究目的不同。从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来分类,在现代语言学的语义学中,可以分为结构主义的语义学研究和生成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新批评派:20世纪20至50年代英美批评界影响较大的一职批评流派,得名于美国约·兰塞姆所著论集《新批评》。这部文集赞扬托·斯·艾略特等人的批评简介和以文字分析为主的批评方法,称之为“新批评”,以别于19世纪以来学院派的传统的批评。现象学: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犹太人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起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胡塞尔赋予“现象”的特殊含义,是指意识届种种经验类的本质,而且这种本质现象是前逻辑的和前因果性的,它是现象学还原法的结果。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的丝线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世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荒诞派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戏剧创作。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于五十年代初诞生于法国巴黎,随后在欧美各国产生影响,通知西方剧坛长达二十年之久,七十年代初走向衰落。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蕴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弗莱把神话成为文学的原型。荣格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成为原始意象,原始意向一词意指一种本言的模型,其他相似的存在皆根据这种本原模型而成形。结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该理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西方有一部分学者对现代文化分工太细,只求局部,不讲整体的“院子论”倾向感到不满,他们渴望恢复自文艺复兴以来中断了的注重综合研究的人文科学系统,因此提出了“体系论”和“结构论”的思想,强调从大的系统方面来研究它们的结构和规律性。结构主义理论有以下代表人物: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维特根斯坦奥地利哲学家、法国人类学家斯特劳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符号学是20世纪形式论思潮之集大成者,从60年代起,所有的形式论归结到符号学这个学派名下,叙述学、传播学、风格学等,也是符号学的分科。符号学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说,符号就是意义,无符号就是无意义,符号学即为意义学。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是索绪尔与皮尔斯。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它已逐渐成为充满活力且风行各地的学术思潮之一。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其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解释学,又称诠释学,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它也被描述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广义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手中出发,从接受出发。姚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成品。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要求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胡同中引起来,把审美经验放在历史社会的条件下去考察。解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倡导的一种反传统思潮。德里达谈到,“解构”主要不是一个哲学、诗、神学或者说意识形态方面的术语,而是牵涉到意义、惯例、法律、权威、价值等等最终没有可能的问题。由于德里达本人对文学的偏爱,以及这一理论之广泛用于文学,使解构主义逐渐成了一种阅读和批评的程式,在文学中较在哲学中更一路畅行。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是西方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后结构主义总体上说是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失望乃至否定、反叛。它兴起于60年末,盛行于70年代。女权主义批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其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灯。女权主义批评大体上分为英美派和法国派。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新历史主义指出,历史充满断层,历史由论述构成。以福柯的概念,我们应透过各种论述去还原历史,而该种论述,是根据当时的时间、地点、观念建构的。换句话说,历史并不是对史实单一的记载,亦并不是对于过去的事件的单纯的纪录。它是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强调文学本体论的批评思潮的一种反驳,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解释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其倡导者为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与理查德·霍加特。文化研究,结合了社会学、文学理论、媒体研究与文化人类学来研究工业社会中的文化现象。“文化研究”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其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斯图亚尔·霍尔。
本文标题: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