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当前公务员报考热原因剖析
当前公务员报考热原因剖析导言:纵观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再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到当官出仕,历来是个人翻身的主要而且是重要的出路。当官出仕意味高居人上,意味有权有钱财源广进。从当前来看还意味获得一个不错的金饭碗。对于公务员报考者,即使录取的比例越来越小,但如果运气好还可以有个一官半职,那将来更有可能辉煌腾达。那么公务员考试到底是社会的流行病,还是一种非理性的贪图利益,还是受教育者本身的问题。对于这一股“报考公务员热”风,我们需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不能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个性。本次调查的锁定人群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单位的部分工作人员。调查地点是高校及事业单位,调查时间为5月21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100份。摘要:本次调查从多重角度探讨了当前“考公务员热”这一被理论受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并阐述了一些观点和见解以求给这一现象降温。关键词:考公务员热;就业压力;职业平等观据调查: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由去年的80多万猛增至今年的146万,再创历史新高。平均报考比例达到了93:1。根据数据显示:九成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近九成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并且难度在逐年升级。八成多被调查者认为报考热应降温针对目前的公务员报考热现象,85%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降温,应该保持在一定规模与合理的水平范围内。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易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社会和人力资源浪费,官本位主义严重,缺乏服务意识……七成多被调查者认为存在“报考热”。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福利待遇好、上升空间大,工作稳定,还有一些是因为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公务员考试热度逐年升温,公务员考试正在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但录取的比例也越来越小。录取比例由最初的十几比一到最近的几百比一,其难度之高堪称中国第一考。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还是钟情于此,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这上面,想考个一官半职,拿个饭碗。那么公务员考试到底是社会的流行病,还是一种非理性的”唯考是利”,还是受教育者本身的问题。对于这一股“报考公务员热”风,我们需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不能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个性。一、“公务员热”并不是一直就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政府公务人员下海经商是一大潮流,联想的柳传志,万科的王石,SOHO的潘石屹等很多企业家,都是放弃了“铁饭碗”,端起了“泥饭碗”。而现在,政府公务人员下海的情况越来越少见;相反,报考公务员却越来越热,人们又愿意重新端起了“铁饭碗”。“公务员热”实际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的集中体现。下面我们从社会各行业的现况逐一进行分析:1、岗位设置增多水涨船高,公务员招录去年有八千多个岗位设置,今年有一万五千岗位设置,录取职位多了,报考人数增加。2、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诱惑力大首先是公务员职业稳定,公务员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可能被裁,而且公务员工作时间有规律,“朝九晚五”,除了特殊岗位外,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加班情况,这点很重要,因为“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其次是公务员待遇高,各种保障体系健全。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3、社会当前严峻就业压力我们从“公务员热”中也能看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都不太好,要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外向型经济模式升级成高效率、高附加值创新型经济,由此会剩余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自1999年我国大学开始实行扩招政策以来,在校大学生数量开始增多。据统计:2004年全国有240万高校毕业生寻求工作,2005年这一数字上升为340万。到2006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410万。这次中央和国家机关集中招考,一次性提供8400余个岗位,这对于正在寻求就业岗位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具有非同寻常的诱惑力。报考队伍中出现了往年罕见的高学历现象,即“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教堂,本科生一食堂”的情景,促使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不得不同台竞技,就业竞争的激烈,由此可见一斑。缓解就业压力,可谓任重道远,值得每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研究,献计献策。所以在如此恶劣的就业环境面前,找一份如公务员这样待遇优厚,环境稳定,发展前景光明的工作显得尤为珍贵。4、盲目跟风缺乏科学定位不少学生在报考时出于一种“趋同心理,看着周围的同学报考,自己也跟着报,面对激烈的考试竞争压力,部分考生临阵脱逃。实际上,并非人人适合从事公务员岗位,在对这一职业向往的同时,应该冷静而又理性地思考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要履行怎样的职责以及自己是否合适。另一方面表现在公务员考试带有盲目性,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追求一种很稳定且资源相对很丰富的“铁饭碗”,是非常受欢迎的。由于对公务员缺乏认识,盲目报考,有的大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以后,发挥不了专业特长,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得不到施展,反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不良影响。二、“考公务员热”现象缓解的对策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考公务员热”现象的确存在过热现象,确实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给这种现象降降温,使通过公开考试竞争,选拔录用公务员这种良性1、科学管理公务员职位完善公务员监督制度加大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监督制度,积极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避免社会保障之应保未保、覆盖面不广的现象发生。另外,党和各级政府应不遗余力地、千方百计地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人数和规模。此外,公务员作为其中的一种选择,有职业和收入都相对稳定、握有公共权力的好处。但是,不能滥用公共权利。2、树立平等的职业观当人人以官为荣时,社会的价值观将被扭曲,对于建立创新、科学、积极、平等、公正、奋斗的社会不利。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舆论宣传工具的优势,批判在部分考生心中存在和作祟的封建官本位思想以及功利主义思想,在全社会深入持久、轰轰烈烈地开展职业平等观教育,使职业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人心中树立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劳动最光荣的良3、正确引导就业观念转变择业观念鼓励大学生把握身边机会,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引导大批青年学生到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充分的体现大学生的价值。只要政府和教育机构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认真研究和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可以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差,相信“考公务员热”这一社会现象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4、坚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人才观两大观念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均衡发展为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爱岗敬业,鼓励人才到基层、到农村、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磨砺心志。重视和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摸清考生心里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循序渐进式的诱导,使其思想朝正确方向转化。树立起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使他们能够充满信心,积极应对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各种困难和考验。经贸152班201525062陈兰玉
本文标题:当前公务员报考热原因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