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文检课教案backups
12007《信息检索与利用》授课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一知识经济的概念及特点(一)1、概念:OECD认为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约定俗成)。准确地说,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经济。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经济指一种经济形态或经济时代。狭义的知识经济指知识产业。2、从内涵上看,(1)知识经济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2)强调的是以知识为核心(3)强调知识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4)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3、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主要标志是: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代表的软件和知识产业的兴起。盖茨的主要产品是软盘及软件中所含的知识。1975-1998年,微软公司的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期勒)的总和。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公司。(二)知识经济的特点OECD观点1、不断增长的知识编码化趋势:对于任何企业、组织来说,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是知2识在组织、企业范围内的有效传播,即实现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有效编码(知识溢出)。人类的知识中,有一些是可以编码化的,明确表达的,而有一些则是不能编码化的,这些不能编码化的经验知识即是隐性知识(缄默知识或粘性知识)。编码化知识的结果是知识的显性化。一个组织如果非常重视对知识实施编码化,固然能够在内部强化学习效应,保证关键知识能够在组织内部长期存续。如:通用电气(GE)业务领域非常广泛,既生产火车头、飞机发动机、电灯泡、工程材料,又拥有发电厂,其商用飞机的数量也超过了美国航空公司。GE各业务单元关联度低,但能成为成功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策略之一就是实现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有效编码。当GE的某一战略业务单元开发出某种创新的业务流程(如有效的顾客服务流程)时,该业务单元会将这一创新的业务流程推荐给总部的评价中心。总部通过认真的评估,在确认该流程创新具有推广价值之后,会对这一业务流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将它推广到公司内部的其他战略业务单元中去。如果某个战略业务单元不想采纳这一已通过检验的流程创新,必须提出站得住脚的理由。这样,GE就建立了强有力的支撑公司多元化战略的知识编者编码、溢出机制。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知识的传播,促进着信息社会的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的有效处理和传播。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社会生活的计算机化、自动化,人类的生活3越来越依靠计算机和网络,利用计算机学习、解决个人日常事物、查找资料和休闲娱乐等。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速了信息社会的形成。3、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知识老化速度加快的需要,是职业竞争的需要。知识经济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知识对我们的一生越来越重要。4、知识经济中的就业机会日益向高技能知识劳动者倾斜。知识可以创造财富,知识可以带来利润。所以企业家们会给予知识劳动者更多的机会、更高的待遇。OECD成员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失业率3.8%,受过较低教育的劳动者失业率10.5%。5、知识网络将促使国家创新系统的进步。知识网络系统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合作、交流,知识的共享使企业获得额外的资源补充,企业的创新活动可以发生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和不同领域当中,从而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6、科学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将具有引擎作用。在知识经济中,科学系统具有三方面的功能:生产知识,为生产和发展提供新知识;传播与扩散知识,通过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等形式;转让知识。4对知识经济的一般认识1、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和源泉。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微软、北方正、清华同方。2、人才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要素。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对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知识经济的第一要素是具有社会责任感,能进行知识创新并将转化为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人。新加坡30%的研究人员是从全球聘来的,美国更是以最优厚的条件吸引各国人才,如提供交通、补贴、给公司股票等方式。3、工农业产品中的知识含量增加农业:无土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无性杂交技术、大空育种技术工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4、智力劳动的软产品比例增加无重量经济现象:生产的产品所包含的物质将越来越少,而所包含的知识却越来越多。突出反映在知识经济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呈不断下降趋势。1965-1991年,发达国家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减少了87%;发展中国家44%。5、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比重上升5企业拥有的专利及技术诀窍的多少标志着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知识含量,商标的知名度则表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6、信息产业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信息产业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电视、摄像、收录机、音响等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如与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传递、交换、使用以及信息系统有关的各行各业。7、咨询业的重要性增加科技发展呈积分化、微分化和互相渗透、边缘发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有足够的知识、经验、精力应付自如,需求产生咨询业。8、教育倍受重视、产学研紧密结合。高校是知识创新和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社会、企业对教育的投资将大大增加。9、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因而其制度安排和价格体系应充分地使知识、信息得到有效的配置。新知识的探索与开发领域十分广泛,从而为经济的无限增长提供了可能。二知识经济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作为新时期的高级人才,必须具有以下特点:61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全局观念2更高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的重新构建)3广博专深相结合的T型知识结构(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4更高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开发应用能力5寻找和处理适用信息(情报调研)的能力6善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7更高的心理素质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第二节信息知识文献一信息的定义、特征、分类、功能(一)信息的定义从通信的过程来解释,1928年哈特莱发表《信息传输》,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符号表选择的符号数目一定,发信者所能发出的信息的数量就一定;1948,申农,发表《通讯的数学理论》,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的差异,用以消除随机性或不确定性的东西。不确定,是对客观事物的不了解,不肯定,通讯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消除接收端可能会发出哪些消息的不确定性。因此,信息被认为是用以消除信宿对信源发出何种消息的不确定性的东西,简言之,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从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1950年,维纳,控制论的创始人,认为信息是我们用于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内容的名称.区别于物质\区别于能量。从认识论的角度,1988年,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7态或状态改变的方式,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荷载的内容。从与数据和知识的关系来解释,信息是数据处理的最终产品,是经过收集、记录、处理,以可检索的形式储存的事实或数据。美国霍顿认为,原始数据总是与新生事物联系在一起,对原始数据的评价产生了信息,成熟的信息构成知识,而事实的最终死亡形成相关的知识库。数据是被我们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和知识则是更概念化的。(二)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扩散和传递性增值性可存储性和可压缩性可知性和共享性特殊性和差异性多维性(三)信息的分类1按信息的生成领域信息可分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和思维信息---自然信息:指自然界事物变化特征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反映和表征。如河流、山脉、天体、动植物的状态与属性的描述。天气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动物间交换的语言等。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媒介。---人类信息:指人们依据物质运动的规律,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来表征特定的意义,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信息。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信息,包括一切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描述。又可分为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等。科技信息:进行科学研究产生并利用的信息,如各种发明、发现、专利、创知识信息数据8造等经济信息:反映经济活动的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的信息,经济政策、商业贸易、金融、市场、生产、需求信息等。文化信息:文化生活的反映,涉及文学、艺术、教育、体育等。----思维信息: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只有通过人脑的思维加工,才能成为信息进入人脑进而进行社会交流,转化为显在信息。2从主体的认识层次: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语法信息:主体有感受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语义信息:主体有理解力,能够领会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语用信息:主体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如:S=Лr23按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可划分为感官载体信息、语言载体信息、文字载体信息、电磁波载体信息、缩微载体信息、光波载体信息、声像载体信息、电子计算机载体信息等信息的功能1信息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2信息是思维的材料,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介3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社会财富的源泉4信息是决策的依据,是管理的基础5信息是知识和智慧的来源,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二知识的定义、特征(一)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所获得的对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从信息的角度,知识是人类对信息的理解和升华,是9系统化、精炼化的信息,是对某一系统信息的认识、理解并加以存储的产物。对个体,知识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与更新的结构系统。显性知识(公开知识)、隐性知识(个人的经验、体会、秘方、诀窍等),编码化成显性知识。(二)知识的特征1意识性:知识是一个个观念的东西,常以经验、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思维方式和范畴体系表现存在。2实践性:实践是知识产生的基础和归宿,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创造、检验和发展知识。3继承性和积累性:每一种新知识的产生既是原有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又是更新的知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4时效性:知识会老化、更新,尤其是一些技术性、工艺性和社会性的知识。5信息性:知识是被人类认识、理解和系统化的信息。6主观性和客观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人往往不一致。正确认识,与客观规律一致时,容易成功,反之可能会受挫折。7积分化、微分化倾向和发展的渗透性:知识的积分化表现在新知识的综合、如航天科学、新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等;微分化表现在知识、技术研究的深化和细化,如数学、物理、医学等;渗透性表现在各学科间相互交叉和融合,如计算化学、工程数学、消费心理学等。8共享性、垄断性:是一种人为属性9功能的双重性: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也可使社会倒退、甚至催毁人类文明。10三文献的定义、功能、发展趋势、类型(一)文献的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二)文献的功能是存储和传播知识信息1保存人类的知识和文化。文献保存着人类历史上从古至今的知识宝藏,促进人类文明进步。2文献是传播、交流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3文献是人类学习的工具。了解历史,探索未来。4可用于对个人、组织、地区、国家的政策、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三)现代文献的发展趋势1文献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文献总量在飞速增长,尤其是近20年来。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各种文献总量12000万册,平均每天出版文献32万件。一方面文献信息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利用有一定障碍。2文献分布集中又分散。某一专业的大部分文章发表在少量的专业性期刊中,还有一部分则刊登在大量的相关专业期刊或不相关专业期刊中。3文献时效性增强。文献老化加速,半衰期缩短。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目前尚在使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出版的年限。据统计,各类文献的平均寿命,图书10-20年,科技报告10年,学位论文5-7年,期刊3-5年,标准文献5年。114文献内容交叉重复。同一内容的文献以不同文字发表,每年翻译图书占总量的10%,同一
本文标题:文检课教案backups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