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2)、积累文言文字词,疏通句意。2、能力目标(1)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2)品味语言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孟子的智慧和对人类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1、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2、品味语言特点。3、把握论证方法。三、教学方法:引导、点拨。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深刻理解这句俗语含义。二、资料助读(多媒体出示)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000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语气、节奏。2、学生自由读课文。3、分组读、指名读、小组间开展朗读比赛。4、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自主疏通句意5、小组质疑、研讨、交流。6、提示重点字词(多媒体出示)(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去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7、指名疏通句意。(师生点评)四、再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3)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明确: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3)“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五、小结:本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引战例证明论点,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六、作业:1、背诵全文。2、整理重点字词句。
本文标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5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