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免疫名词解释抗原:指能与T细胞表面TCR或B细胞表面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面议效应的物质。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产生应答,发挥非特异抗感染效应,亦可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的细胞,并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抗体:抗体是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补体:补体是存在于新鲜血清中的一种不耐热的成分,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作用。由于这种因子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故称为补体。细胞因子:CK是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所合成与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效应(调节细胞生理功能、参与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以及肿瘤消长等),不同于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分子的另一类分泌型分子。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天然防卫机制。这种功能没有特意的针对性,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作用广泛,可遗传,故亦称非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等非己物质进行识别,进而增殖与分化,产生免疫效应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这种功能是由后天生产,不是先天所有的,不能遗传给后代,但有免疫记忆性,当机体再遇同种抗原时即可产生针对该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故又称为特异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是指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并成分泌抗体,并由抗体执行的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由TD—Ag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必须有抗原提呈细胞和Th细胞参与,而TI—Ag不需Th细胞参与即可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细胞性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其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成熟T细胞表面的TCR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称为抗原识别阶段(感应阶段)。在抗原与其他辅助因素作用下,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此为第二阶段(增生分化阶段)。效应性T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抗原的过程,为第三阶段(效应阶段)。超敏反应:当机体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机体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称为超敏反应。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所表现出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导致自身正常组织结构损伤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人工自动免疫:应用经处理的抗原刺激物,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保护的方法称为人工主动免疫。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成。这些外毒素经处理后丧失毒素活性,保留免疫原性,并可诱导机体形成特异性抗体。人工被动免疫:用人工方式输入异种或同种异体的免疫效应物质,如抗毒素和人免疫球蛋白制剂,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保护以预防感染的方法称为人工被动免疫。抗毒素:针对外毒素的抗血清称为抗毒素,通常以外毒素或类毒素免疫马等大型动物而获得。临床常用白后破抗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抗毒素属异种血清,使用时须注意超敏反应的发生。问答简述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法式囊(禽类)、胸腺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造血干细胞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系统抗原提呈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噬酸性粒细胞、噬碱性粒细胞等抗体补体免疫分子细胞因子MHC分子CD分子简述机体固有免疫的构成。(一)生理屏障:1、皮肤和粘膜屏障。2、血脑屏障。3、胎盘屏障。(二)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称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什么是抗原?简述抗原的分类及其意义。一、根据抗原来源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1、异种抗原: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2、同种异型抗原:来自同种而基因不同的个体的抗原性物质。3、自身抗原:某些在特定情况下进入血液与免疫系统接触并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物质。4、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二、根据B细胞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辅助分类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须在巨噬细胞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须T细胞辅助。三、1、内源性抗原: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的抗原。2、外源性抗原: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外的抗原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及其功能。IgG:激活补体,调理吞噬,中和毒素和病毒,是抗菌,抗毒素和抗病毒的主要抗体。也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对新生儿抗感染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参与Ⅱ型、Ⅲ型超敏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抗体。IgM:杀菌、溶菌、促吞噬、激活补体以及凝集作用比IgG高500~1000倍左右。检查IgM水平可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它也是参与Ⅱ型、Ⅲ型超敏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抗体。IgA:有血清型IgA和分泌型IgA。分泌型IgA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通过与相应病原微生物结合,可阻止病原体在局部黏附,发挥调理吞噬作用,是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新生儿易患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可能与其合成不足有关。IgD:确切功能尚不明确。B淋巴细胞表面的IgM可作为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淋巴细胞进表达SmIgD,成熟B淋巴细胞可同时表达SmIgM和SmIgD,受抗原刺激可被激活。当B淋巴细胞上只表达SmIgM时,抗原刺激后易出现耐受。IgE:又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对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有特殊的亲和性,是引发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新生儿抗感染抗体有哪些?如何获得。IgG、IgM和SmIgA。IgG可从母乳获得,三个月后也可自己产生。IgM可自己产生。SmIgA可由母乳获得。比较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等非己物质进行识别,进而增殖与分化,产生免疫效应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这种功能是由后天生产,不能遗传,但有免疫记忆性。天然免疫即固有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天然防卫机制。无特意的针对性,先天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作用广泛,可遗传。简述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其防治原则。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变应原进入机体后致敏,再次进入机体的相同变应原诱导靶细胞释放及合成生物活性介质,并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防治原则:变应原检测、脱敏治疗、药物防治。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1、靶细胞为机体细胞膜固有细胞:同种异型抗原;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感染和理化因素。2、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表位或抗原—抗体复合物,使体细胞成为靶细胞:激活补体;调理吞噬;ADCC作用。防治原则:查明变应原,以避免接触。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C)形成;IC沉积;IC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防治原则:采用抗生素治疗及时控制感染性疾病。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T细胞致敏;致敏T细胞的效应。防治原则:避免接触致敏原。微生物名词解释革兰染色:鉴定细菌的一种方法。主要步骤包括用结晶紫染色和碘液处理后,再用酒精或丙酮洗涤,不褪色的为革兰氏阳性,褪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肽聚糖:肽聚糖由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抗胞内高渗透压、保护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的主体成分。脂多糖(LPS):位于细胞壁最外层,通过疏水键附着于脂质双层上,又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具有毒性作用,可引起机体的发热反应,故称内毒素或热原质。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向细胞壁外分泌的一层光镜下可见的黏性、胶冻状物质。其化学成分是多肽或多糖,与细菌致病性有关。菌毛:菌毛是许多Gˉ菌菌体表面附着的短而直的丝状物。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菌毛可分普通菌毛和性菌毛。芽胞: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折光性较强的结构。其结构致密性,对热等不良环境有强大的抵抗力。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股DNA。质粒可自我复制,可决定细菌的某些性状,还可自行丢失与消除。质粒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菌,这一现象可发生在同一种属内或不同种属间。质粒并非是细菌生长繁殖不可缺少的遗传物质。消毒: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防腐:防腐指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以防止物品的腐败变质。无菌:无菌是指不含活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指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污染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正常菌群: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称为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在某些情况下,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使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引起疾病,这类细菌就称为条件致病菌。医院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它包括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带菌者:体内带有某种致病菌并不排出体外、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人;有些传染病患者恢复后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排菌,均称之为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之一。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主要特征有:①个体极小,能通过除菌滤器,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才能看见。②构造简单,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算(DNA或RNA)。③严格的寄生性,必须在易感的活细胞内进行增殖。干扰素:干扰素指细胞受病毒感染或某些其他物质作用后,细胞干扰素基因活化,编码产生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低分子蛋白质。问答题试述学习病原生物学的重要性。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中重要的人物和事件。试述细菌的毒素。什么是微生物的三大类八大种?举例说明。简述破伤风与狂犬病的防治原则。什么是医院感染?如何控制医院感染?简述病毒的结构及其结构有关的功能。简述乙肝三系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简述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病原体、所致疾病、传染性、传播途径)。
本文标题:微免复习提纲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5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