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微生物:微生物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技术方法和开发应用的科学。二、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1、史前期——朦胧阶段(约8000年前-1676)特点:人们虽然没有看到微生物,但已经不自觉的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止有害微生物。2、初创期--形态学时期(1676-1861)特点:这一时期微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代表人物——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先驱者3、奠基期--生理学时期(1861-1897)特点: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查找各种病原微生物,把微生物学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的新水平,建立了系列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赫。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主要贡献:(1)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2)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3)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4)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柯赫:细菌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a)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纯种分离技术);b)悬浮培养法;c)流动蒸汽灭菌;d)细胞染色技术和显微摄影。(2)在病原细菌的研究方面的贡献--a)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发现分枝杆菌是肺结核的病原菌;c)建立了确定病原体的柯赫原则。4、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1897-1953)特点: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微生物学家的研究工作从上一时期的查找病原微生物转移到寻找各种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代表人物——E.Bü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5、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1953-现在)特点:微生物学从一门应用学科发展为前沿基础学科,其研究工作进入分子水平,而微生物因其不同于高等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而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应用研究方面,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认为控制的方向发展,与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紧密结合,成为新兴生物工程的主角。代表人物——J.Watson和F.Crick:分子生物学奠基人三、微生物共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五大共性: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体积小,面积大。原因:由于微生物是一个如此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名词解释:原核生物,细菌,缼壁细菌,原生质体,芽孢,伴孢晶体,菌落,菌苔。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缼壁细菌:指细胞壁缺乏或缺损的细菌。包括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和支原体。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去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对渗透压变化敏感的细胞。一般由G+形成。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又称内生孢子)。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即ð内毒素)。菌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部)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菌苔:如果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各“菌落”互相连成一片,这就是菌苔。二、细菌的细胞结构有哪些?基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核区。特殊构造:糖被、鞭毛、菌毛、性毛、芽孢、伴孢晶体。细胞壁的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3)作为渗透屏障,阻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溶菌酶、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损伤。(4)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的物质基础。细胞膜的功能: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②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结构屏障。③是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有关组分(如: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膜多糖等)的重要场所。④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基地。⑤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三、试比较G+和G-细菌细胞壁的异同。四、简述细菌细胞膜液态镶嵌结构模型。(1)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2)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3)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4)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故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5)脂质分子间或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6)脂质双分子层犹如“海洋”,周边蛋白可在其上作“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似“冰山”状沉浸在其中作横向移动。五、简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革兰氏染色机制(参见P18)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乙醇脱色:G+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且不含类脂,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项目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1、肽聚糖层层次多,厚层次少,薄2、磷壁酸多数含有无3、外膜无有4、类脂和脂蛋白含量一般无(仅抗酸性细菌含类脂)高5、脂多糖(LPS)无有6、对机械力的抗性强弱7、细胞壁抗溶菌酶弱强8、产毒素以外毒素为主以内毒素为主9、对青霉素和磺胺敏感不敏感G-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文联度差,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细胞退成无色。复染: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重要性:革兰氏染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这一染色,几乎可把所有的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两个大类,因此它是分类鉴定菌种时的重要指标。又由于这两大类细菌在细胞结构、成分、形态、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生态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任何细菌只要通过简单的革兰氏染色,就可提供不少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信息。六、简述芽孢的形成过程及其耐热机制。形成过程:(1)轴丝的形成(2)隔膜的形成(3)前孢子的形成(4)皮层形成(5)孢子衣的形成(6)芽孢形成耐热机制:①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②DPA-Ca(吡啶二羧酸钙盐)学说(具体内容见P26)七、细菌、放线菌的繁殖方式?细菌:细菌行无性繁殖。放线菌: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名词解释: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生活史,霉菌,无性孢子,有性孢子,子实体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有完整细胞核、结构精巧的染色体和多种细胞器的微生物。包括真菌(广义,菌物界)、显微藻类(植物界)和原生动物(动物界)。酵母菌:是一个通俗名称,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生活史:又称生命周期,指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后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霉菌:是丝状真菌统称,通常指菌丝体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无性孢子: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菌丝分化形成的繁殖性小体。有性孢子:指经过两性细胞结合,经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繁殖性小体。子实体:指在其内或外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菌丝体组织---繁殖器官。二、简述真菌的特点。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②以产生大量孢子进行繁殖;③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④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⑤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⑥陆生性较强。三、简述酵母菌的特点。(1)生活史中,个体主要以单细胞状态存在;(2)多数营出芽繁殖,也有的裂殖;(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四、列表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区别。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壁主要含纤微素、葡聚糖、几丁质多数含肽聚糖鞭毛结构如有,则粗而复杂(9+2型)如有,则细而简单细胞膜有甾醇无甾醇(支原体除外)细胞器有线粒体等细胞器无线粒体等细胞器核糖体沉降系数为80S沉降系数为70S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无核膜、核仁五、简述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生活史类型(代表性例子)及特点。繁殖方式:生活史类型及特点:各类型特点:六、简述霉菌菌丝体类型及其特化形态有哪些?菌丝体类型:营养菌丝体--伸入培养基吸收营养气生菌丝体--向空中生成,形成繁殖器官特化形态:营养菌丝体--假根、匍匐菌丝、吸器、附着枝、附着胞、菌核、菌索、菌环和菌网气生菌丝体—各种形态的子实体七、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原生质体制备方法。细胞壁成分的异同:细菌:分为G+和G-。G+肽聚糖含量高,G-含量低;G+磷壁酸含量较高,而G-不含磷壁酸;G+类脂质一般无,而G-含量较高;G+不含蛋白质,G-含量较高。放线菌:为G-,其细胞壁具有G-所具有的特点。酵母菌和霉菌:为真菌,酵母菌的细胞壁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而霉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蛋白质、葡聚糖。原生质体制备方法:G+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G-菌原生质体获得:EDTA鳌合剂处理,溶菌酶放线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霉菌原生质体获得:纤维素酶酵母菌原生质体获得:蜗牛消化酶八、简述蕈菌锁状联合的过程及其其生理意义如何?锁状联合过程:见P61生理意义:保证了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每节(每个细胞)都能含有两个异质(遗传型不同)的核,为进行有性生殖,通过核配形成担子打下基础。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的鉴定标准,凡是产生锁状联合的菌丝均可断定为双核。锁状联合也是担子菌亚门的明显特征之一。第四章病毒和亚病毒一、名词解释:病毒,真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噬菌斑,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菌,溶原性,一步生长曲线。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和RNA的遗传因子。真病毒: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的病毒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类病毒(viroid):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拟病毒(virusoids):又称类类病毒(viroid-like)、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satellite),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朊病毒(prion,virino):又称“普列昂”或蛋白质侵染因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噬菌斑:噬菌体连续重复感染细菌,使大量的细菌死亡,在培养细菌的平板上,肉眼可见一个个透亮不长菌的小圆斑,称为噬菌斑。烈性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能在宿主细胞内正常复制、装配并最终裂解细胞,形成裂解循环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宿主后,其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并随宿主基因组复制而复制,但并不引起宿主裂解,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或溶源性噬菌体。溶源性: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并不立即控制细胞进入裂解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并随宿主基因组复制一起复制,但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此现象称为溶源性或溶源现象。溶原菌:含有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菌。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包括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3个时期。二、简述病毒的特点(1)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化学大分子的特征。(2)每一种只含有一种
本文标题: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6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