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微生物学细菌学总论参考答案
第十章细菌学总论第一节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EBDABDDADECABEE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DECCABCECBEEAE二.填空题。1.(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2.(生物膜)3.(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4.(聚糖骨架,四肽侧链)5.(芽胞)6.(染色体,质粒,质粒)7.(性菌毛,细菌粘附,传递遗传物质)8.(鞭毛,荚膜,芽胞,菌毛)9.(细胞壁,细胞膜)10.(球菌,杆菌)11.(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12.(壁磷壁酸,膜磷壁酸)13.(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14.(脂质双层,脂蛋白,脂多糖)15.(革兰阴性)16.(D-丙氨酸,五肽桥,肽聚糖)17.(核糖体,70S)18.(50S,30S,蛋白质)19.(休眠,强,繁殖,弱)20.(细胞壁)三.名词解释。1.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造成其不同程度的缺损,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的细菌称为细菌L型。2.芽胞:某些细菌的繁殖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叫芽胞,芽胞对理化因素具有强大抵抗力。3.荚膜: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4.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原核生物所特有的物质。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5.脂多糖(LPS):是G-菌的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性多糖组成。类脂A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6.异染颗粒:某些细菌用异染颗粒染色法染色时,甲苯胺蓝可同该菌细胞浆中的多聚磷酸盐颗粒结合,使颗粒染成与菌体不同的红紫色,这一现象称为异染现象,具有异染现象的颗粒叫异染颗粒。四.判断改错题。1.(×)磷壁酸2.(×)一个繁殖体3.(√)4.(×)细胞壁缺陷5.(×)无固醇类物质6.(×)和五肽交联桥7.(√)五.简答题。1.试述肽聚糖的主要结构及青霉素和溶菌酶对其抑制的作用机制。答:(1)肽聚糖,又称粘肽,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由三部分组成:①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排列,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②四肽侧链连接于聚糖骨架上的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③四肽侧链之间由肽链(如五肽交联桥)或肽键交连构成交联桥;由此构成完整的肽聚糖分子结构。(2)溶菌酶能水解肽聚糖骨架中β-1,4糖苷键;青霉素可抑制五肽交联桥与四肽侧链的连接,破坏胞内抗高渗屏障,导致菌体膨胀裂解。六.问答题。1.G+菌和G-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仅占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第二节细菌的物理性质第三节细菌的营养与生殖繁殖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CBABDBAECDDDBDC二.填空题。1.(光滑型,粗糙型,黏液型)2.(有鞭毛,无鞭毛)3.(动力,增菌)4.(20-30min,18-24h)5.(自养菌,异养菌,异养菌)6.(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7.(混浊生长,沉淀生长,菌膜生长)8.(充足的营养,合适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必要的气体环境,渗透压)9.(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转运,基团转运)10.(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三.名词解释。1.菌落:单个细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在其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2.生长因子:某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细菌生长的物质,必须由外界提供,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等。3.纯培养:多用于菌种传代和细菌的扩增,取一个菌落接种于适当的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后,可获得大量纯种细菌。四.判断改错题。1.(√)2.(×)异养菌3.(×)分解代谢产物4.(×)需氧生长5.(×)稳定期6.(×)对数生长期五.简答题。1.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答: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1)充足的营养—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2)适宜的酸碱度;(3)合适的温度--37℃;(4)必要的气体环境—氧气;(5)合适的渗透压。2.细菌在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各有哪些?答:(1)固体培养基:细菌经划线分离培养成菌落,根据菌落特点,分为三种类型:1)光滑型菌落(S型菌落):新分离的细菌大多为光滑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2)粗糙型菌落(R型菌落):菌落表面粗糙、干燥、有皱纹,有时呈颗粒状,边缘多不整齐。3)黏液型菌落(M型菌落):多见于肥厚荚膜或黏液层的细菌,菌落表面黏稠、有光泽,似水珠样。(2)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和保存细菌。有鞭毛的细菌可由穿刺线向四周弥散生长,培养后穿刺线模糊不清,呈云雾状混浊生长;无鞭毛细菌,不能运动,仅沿穿刺线生长。(3)液体培养基:细菌生长呈3种状态:①混浊生长,见于多数细菌,为兼性需氧菌。②沉淀生长,细菌沉于管底形成沉淀,为厌氧菌。③菌膜生长,多为专性需氧菌,在培养液表面生长,形成菌膜。六.问答题。1.什么是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简述各期特点?答: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到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于37℃培养,每间隔一定时间取一定量的菌液,分别计数菌数,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的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的一条曲线。细菌群体生长过程的规律表现为四个时期:迟缓期:细菌被接种于培养基后,对新的环境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生长曲线平缓稳定,一般为1-4小时。此期细菌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进一步分裂增殖而合成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对数期:此期细菌大量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此期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稳定期:该期细菌总数处于稳定状态,此期细菌死亡数与增殖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很多种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和抗生素等,细菌芽孢一般在该期形成。衰亡期:随着培养环境越来越恶劣,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速度明显增快,此期细菌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细菌形态呈现肿胀或畸形衰亡,甚至自溶。第四节细菌的新陈代谢第五节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CAEBBEDCECEBCA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DDCCBBACCBABAD二.填空题。1.(侵袭力,毒素)2.(蛋白质,类毒素)3.(革兰阴性,脂多糖)4.(内毒素,外毒素)5.(外毒素,抗毒素)6.(神经毒素,细胞毒素)7.(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过度吞噬)8.(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9.(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因素)10.(肉毒毒素)11.(碱性多肽,细胞膜)12.(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DIC)13.(皮肤与黏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14.(热原质,毒素,侵袭性酶)三.名词解释。1.感染:指病原菌突破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在机体一定部位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引起不同程度病理变化的过程。2.半数致死量/感染量:指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感染所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3.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与细菌的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4.毒血症:指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流,而是产生的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5.败血症: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状。6.菌血症: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流,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7.热原质:即细菌的脂多糖,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故称为热原质。热原质耐高温,高压灭菌不被破坏,除去热原质的最好方法是蒸馏。8.带菌者:某些病原菌在引起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并未被及时清除,可在体内继续存在且经常或间歇性地排出体外,称为带菌者。9.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些抗生素类物质,可抑制与之亲缘关系较近的细菌生长,称为细菌素。细菌素的抗菌谱较窄,产生受质粒控制。10.隐性感染:当入侵的病原菌毒力较弱,数量较少,同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或相对较强时,细菌感染没有对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不出现明显症状时,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四.判断改错题。1.(×)阳性菌或少数革兰阴性菌2.(×)有3.(×)不能解离4.(×)败血症5.(√)6.(×)越大7.(×)不可以8.(√)五.简答题。1.简述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的结果?答: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其后果与病原菌的种类、毒力和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密切关系,可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结果:(1)完全吞噬:病原菌被吞噬后,在吞噬溶酶体中被杀灭,然后将消化后的残渣排出胞外,此为完全吞噬。例如化脓性球菌被吞噬后,一般在5-10分内死亡,30-60分内被消化。(2)不完全吞噬:有些病原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和伤寒沙门菌等胞内寄生菌,在机体免疫力缺乏或低下时,只被吞噬而不被杀灭,称为不完全吞噬。有的病原菌甚至可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导致吞噬细胞的死亡或随游走的吞噬细胞而扩散到其他部位。(3)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释放溶酶体酶,这种过度的吞噬有时会造成邻近组织的损伤。六.问答题。1.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内毒素外毒素来源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存在部位细菌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出从活菌分泌出或细菌溶解后逸出化学成分脂多糖蛋白质稳定性160℃,2-4小时才被破坏60-80℃,30分钟被破坏抗原性弱,不形成类毒素强,可形成类毒素毒性作用较弱,各种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强,各种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症状2.论述人体屏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答:人体屏障结构包括:(1)皮肤粘膜屏障:皮肤与粘膜构成了机体的外部屏障,是机体抵御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作用主要有:a.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健康完整的皮肤与粘膜能有效地阻挡细菌的侵入。b.分泌杀菌物质。例如皮肤的汗腺分泌乳酸,使汗液呈酸性,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皮腺分泌的脂肪酸,肠液中的蛋白酶及唾液、泪液、乳汁中的溶菌酶等,有一定的杀菌作用。c.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寄居的正常菌群,可通过底物竞争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抗菌物质,对某些病原菌有拮抗和抵御作用。(2)血-脑屏障:能阻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液进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婴幼儿因血-脑脊液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故较易发生脑膜炎等感染。(3)胎盘屏障:能阻止母体血流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免受感染。第六节细菌的检查方法第七节放线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CEBDEBBBDBDEB二.填空题。1.(革兰染色,抗酸染色)2.(阳性,阴性)3.(革兰阳性,革兰阴性)4.(口腔,内源性)5.(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6.(硫磺样,菊花)7.(青霉素,外科清创)8.(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三.名词解释。1.放线菌:是一类丝状,呈分枝生长的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广泛分布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大多数不致病,对人致病的主要是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中的细菌。四.判断改错题。1.(×)革兰阳性2.(√)3.(×)1000
本文标题:微生物学细菌学总论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6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