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李健金融学第16章货币供给
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十六章货币供给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第五节货币供给的数量界限与控制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货币供给机制的变化货币供给过程及其特点市场经济和二级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计划经济和复合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给机制与经济机制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与特点分析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及其构成中国基础货币的构成基础货币及其概念基础货币的一般构成基础货币的收放渠道和方式对金融机构债权与基础货币国外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对政府债权与基础货币负债业务与基础货币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货币供给机制的变化市场经济和二级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计划经济和复合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主要制约因素存款扩张的倍数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给过程及其特点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及其公式推导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准备-存款比率居民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企业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的主要决定因素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分析通货-存款比率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货币供给机制政府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五节货币供给的数量界限与控制货币供给的数量界限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之争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货币供给的控制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货币供给数量界限的理论分析货币供给增长率的确定第十六章货币供给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货币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货币供给公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超额准备金率提现率准备—存款比率通货—存款比率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的外生性货币供给增长率第十六章货币供给本章与各章的主要联结点●本章是全书的重要章节,它与上一章的货币需求,构成了货币市场上的供求双方,为分析货币均衡问题提供了条件。●本章与其它章节有很强的关联性,比如说与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存款性货币机构以及非存款性货币机构,还有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章节都有重要联系。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MoneySupply):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货币的行为过程。◆货币供给量(MoneySupplyQuantity):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货币供给有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之分,名义货币供给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实际货币供给则相反。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二、货币供给机制与经济机制◆市场经济和二级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经济主体及其行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经济活动的理性化程度较高;金融体制方面,采用“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的二级银行体制,形成“基础货币-存款货币”双层货币供给机制。◆计划经济和复合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在高度统一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体制则以“大一统”的银行体系为特征,采用复合银行体制。货币的供给完全由计划决定。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货币供给机制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的货币供给机制与特点: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和计划金融体制。货币供给完全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金融体制向多元化转变,形成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体制,同时,双层货币供给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三、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与特点分析◆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Ms=B×m.Ms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例题:假定一段时期内,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为5000万人民币,货币乘数为5,求货币的供应量。解:5000万×5=2.5亿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原理16.1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第十六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过程及其特点◎货币供给过程涉及的四个行为主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人△借款者◎货币供给过程的三个特点△货币供给的主体是央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源与流”的双层货币供给机制△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十六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过程及其特点◎货币供给过程的两个环节△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一、基础货币及其构成◆基础货币(BaseMoney):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中国基础货币的构成:中国的基础货币(图1)在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储备货币栏中,主要由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款和非金融性公司存款等项目构成。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二、基础货币的收放渠道和方式◆国外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图2)◆对政府债权与基础货币(图3)◆对金融机构债权与基础货币◆负债业务与基础货币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原理16.2中央银行通过国外资产业务、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等资产业务收放基础货币,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负债业务调节基础货币。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一、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以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形式存在的存款货币是货币供给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信用业务对于存款货币具有决定性作用。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原始存款(PrimaryDeposit):一般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派生存款(DerivaticeDeposit):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不断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第十六章货币供给◆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厂商A向甲银行存入100万,甲银行将其中的80万元贷给厂商B,厂商B将80万元转帐支付给厂商C,而厂商C在乙银行开户,乙银行就增加了80万元派生存款。乙银行再将其中的部分贷放出去,这个过程可以一直延续并逐渐收敛。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原理16.3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的贷款,通过转帐支付又会创造出新的存款。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三、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主要制约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例。◆提现率:又称现金漏损率,是指现金漏损额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例。超额准备金即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第十六章货币供给四、存款扩张的倍数◆存款扩张倍数:又称存款乘数,即总存款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最简单的存款乘数公式:这里,K表示存款扩张倍数,以p代表原始存款,以D代表总存款。DKP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第十六章货币供给◆包含提现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的存款货币乘数:存款扩张倍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金率)用公式表示为:这里,R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是提现率,E是超额准备金率1KRCE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原理16.4存款扩张倍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和超额准备金率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一、货币乘数及其公式推导◆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乘数效应: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用图表示如下:CRDC第十六章货币供给◆货币乘数公式的推导:分子分母同除以D可得,式中,C/D为通货—存款比率;R/D为准备-存款比率。sMCDmBCR1CDmCRDD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二、货币乘数的主要决定因素◆由货币乘数(图4)的公式可以知道,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通货—存款比率(Currency-DepositRatio):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准备—存款比率(Reserve-DepositRatio):指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大小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三、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分析◆居民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主要通过通货—存款比率发生作用◎居民对储蓄种类的选择影响准备—存款比率,另外其资产选择行为将从分母上同时影响这两个比率。◆企业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企业的持币行为影响通货—存款比率◎企业的理财及其资产组合将影响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通过对贷款的影响,进而影响货币乘数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第十六章货币供给◆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的行为影响准备—存款比率◎银行的贷款意愿影响准备—存款比率◎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同时影响准备—存款比率和通货—存款比率◆政府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根据弥补赤字的方式不同,政府的增税、举债以及向央行直接借款这三种措施将从不同角度影响货币乘数。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第十六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Ms)基础货币(B)货币乘数(m)央行的资产负债业务通货——存款比率(C/D)准备——存款比率(R/D)国外资产业务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债劵发行业务居民的经济行为企业的经济行为金融机构经济行为政府的经济行为货币供给的决定与影响因素分解图第十六章货币供给第五节货币供给的数量界限与控制一、货币供给的数量界限◆货币供给的数量界限:从供给的角度谈经济生活中多少的货币数量才是适当的。理论上说,货币供给应该取决于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即交易性货币需求和资产性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增长率的确定◎货币供给增长率:指本期与上期的货币供给量之比,主要反映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程度。◎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三:即经济增长率、就业增长率以及物价增长率。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二、货币供给的控制◆市场经济中,货币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因此,对货币供给数量的控制尤为重要。◆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工具和方式有很大差异。◎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控制贷款来控制货币。◎市场经济体制下,央行可以通过三大法宝等手段来控制货币。第五节货币供给的数量界限与控制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EndogenesisCharacterofMoneySupply):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货币供给的外生性(ExogenesisCharacterofMoneySupply):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第五节货币供给的数量界限与控制第十六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之争◎经济学界对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一直争论不休,即有的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有的认为是外生的◎多数经济学家都采取折中的做法,即认为央行对货币的供给有一定的控制力,但是不能完全决定第五节货币供给的数量界限与控制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争论◎但是,事实上,该问题非常复杂,不能用“非此即彼”的逻辑来进行判断◎总的来说,央行在货币供给中应该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调控责任,但同时随着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不断增强,需
本文标题:李健金融学第16章货币供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