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山那边……贵州黄平县新州三小支教队队员马俊平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题记“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这次支教的感受,或许这句在字里行间中凸显出那种力透纸背的辛酸的诗句是最妥帖的。对于生在北方、长在平原的人而言,我从小就习惯了一望无垠的视野。去贵州支教前,那种山外还是山的闭塞感在我是只能想象无法体悟的;去贵州支教后,那种山外山的阵势带给山里穷苦人家的孩子们的压抑感在我是郁结于胸而无法释怀的。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负责语文学科的教学和班主任两项工作。支教前,根据队长对支教地点和支教对象特点的介绍,我初步猜测那里的孩子应该跟我们家乡农村的孩子差不多,快乐活泼又略带羞涩。于是我将课程的主题确定为“相信自己”,希望能通过半个月的指教,提高他们的自信度,让他们朝勇敢、坚定、自信的方向发展。但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落差,让我忽然倍感中国教育发展的坎坷之坚与自己未来从事教育行业的责任之重。就贵州黄平县新州三小的孩子而言,我觉得用“原生态”来概括他们比较合适。这种“原生态”既包含一种调皮、放任、顽劣,也包含着那种天真、善良、勤奋。到了支教地点之后,我才从思想上深刻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所谓“留守儿童”。贵州黄平县新州三小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的。在我们所教的五年级的学生中,甚至还有几个是自己一人在家,靠父母在外通过银行卡打钱生活的。我们在家访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的家庭大多生活贫苦,他们除上学、做作业的时间之外,根本没有玩耍时间,做饭、放牛这种事情基本是由他们承担的。如果遇到爷爷奶奶要早起赶集卖农产品,有些孩子甚至得早晨5点起床做饭给爷爷奶奶吃。接下来他们就不得不在课堂上打盹、提不起精神。这种生活状况是我这个同样是农村出身的人在此之前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的21世纪的孩子们会经历的事情。好在他们并没有对此有所抱怨,他们开朗、乐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笑着活下去”的理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除了勤奋、善良外,还特别的多才多艺,并不像我原本所想的只会考试、学习。由于他们大多是苗族孩子,大多都有一副好嗓子,而且有舞蹈天赋。一些小女孩儿直接模仿电视上的热舞,自编自演,很有小童星的气质。看着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苦难背后的笑脸,我突然感觉自己多年来的生活似乎有点儿养尊处优,突然觉得自己以老师的名义出现在他们面前是多么地大言不惭。不过,一些与之相反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必要的监督,再加上当地出现的“大欺小”的现象,这些孩子出于自我保护,也拉帮结派,课下里会出现打架现象,课上他们常常通过各种途径“沟通”,扰乱课堂秩序。曾经一度,他们让我这个代理班主任的十分头痛。提起这些孩子,我想起当时班上的一些热心同学给我提的建议,我需要对这些人“狠”点儿。因为平时他们的老师上课时,只要一听到他们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乱说话,就直接扇他们一耳刮子,他们就不敢再说话了。如果像我这样只是把他们叫出去讲道理,他们根本就不会“怕”我。听到这个建议,我内心又不禁一颤,曾经查处了那么严的“体罚”现象在这里竟被孩子们认为是维持课堂秩序的最佳办法。而且“体罚”的目的就是让调皮的学生“怕”老师,至于他们的学习状况完全不在老师关心范围内。其实在执教过程中,我们也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孩子在家大都比较听话,而且也特别懂礼貌。跟他们单独聊天之后,我们还发现这些孩子的知识面还比较广,完全具备学习成绩优秀的潜质。只是一些老师姑且算是矫枉过正的态度,让叛逆的他们有意不好好学习,形成了师生对立的尴尬局面。提到老师,黄平县新州三小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他们到小学五年级竟然还是只有英语课本没有英语老师。我们的英语科目辅导不得不打乱原来的计划,从26个字母起步,然后过渡到简单的单词记忆。从英语课堂上的活跃气氛,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对英语的喜爱。但长期的英语老师缺乏却让他们的英语学习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投入这么大力度,我几乎不能想象这样一个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至今还没有英语老师。而一些来自距新州三小几百米远的黄平县中心校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来听我们的辅导内容时,都认为我们的授课内容太简单。但这些却是我们根据新州三小学生的学习状况临时调整的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内容。由此可见,在师资配备上,黄平县的师资力量明显地表现出城乡差距极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孩子的升学大事。说了这么多,仔细想想以自己现在的能力,对这些生活在山那边的孩子们,我只能寄予同情与提供微薄的帮助。教师素质欠缺,师资分配不均,父母监督缺乏等问题在重重的大山之外,无疑又给这些山那边的孩子们设置了一层障碍。尽管日益发达的交通可以让他们便利地走出大山,走进大城市,但如果能在他们以“农民工”的名义走进大城市之前,能在他们享受教育权利的年龄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或许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在大城市中走得更远更高更好。这里仍然借用我临行前送给孩子们的那句话:童年不同样。虽然他们经历了很多城市的孩子们所不能想象的苦难,缺少很多城市的孩子所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我真诚地祝福他们能用自己的乐观、勤奋、善良活出自己的模样,活得有模有样;真诚地希望有更多的热心人能关注山那边的他们,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光明与希望,让他们相信他们的未来会像王家新在诗歌中所唱响的: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一一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本文标题:山那边贵州支教感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8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