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惠州市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20
惠州市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20年)目录前言(6)一、惠州科技发展回顾(7)(一)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7)(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2)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13)(一)指导思想(13)(二)主要原则(13)(三)总体目标(14)三、区域布局(15)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16)(一)电子信息(17)(二)石油化工与新材料(19)(三)先进制造与现代装备(21)(四)生物医药与中药现代化(22)(五)节能、环保与循环经济(23)(六)纺织服装与鞋业(24)(七)现代农业(25)(八)现代服务业(27)(九)其他(28)五、重点工程(29)(一)关键领域重点技术攻关工程(29)(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30)(三)产学研与对外合作工程(32)(四)科技园区与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34)(五)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工程(35)(六)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示范工程(36)六、重点任务(37)(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7)(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38)(三)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竞争力(39)(四)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发展(40)(五)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40)(六)加强农业和农村科技创新,推动新农村建设(40)(七)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1)(八)实施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战略,打造自主品牌(42)(九)引进、培养和激励创新人才,为持续创新提供智力支撑(42)(十)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提升公众科学素质(43)七、保障措施(44)(一)加强组织领导(44)(二)加大对高新区的支持力度(44)(三)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45)(四)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融资机制(45)(五)改革科技管理体制(46)(六)建立运用政府采购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46)(七)加快科技型企业集聚区建设(46)(八)加强产学研合作(47)(九)大力扶持企业技术改造(47)(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47)(十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47)(十二)大力实施专利战略(48)(十三)加快制订行业技术标准(48)(十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49)(十五)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49)前言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年来,惠州市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绩显著,已经成为惠州市的支柱产业,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继续保持了全省领先地位,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科技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并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研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了稳步发展。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链条不完善、竞争能力不强等。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研发活动不断加速,新发明新技术不断涌现,国际经济和产业结构正面临新一轮的调整,地区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未来十到二十年期间,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以往科技发展取得的经验,在发扬优势的同时完善自身不足之处,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市科技竞争力,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为更好地给我市科技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导,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及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惠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惠州科技发展回顾近年来,我市科技工作围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条主线,把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作为全面贯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主旋律,把加快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科技园区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培育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措施,开拓奋进,务求实效,促进了全市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一)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2008年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技术自给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0%。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表明,2006年惠州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地级市第7位。在广东省党政领导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中,惠州市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的考核成绩位居全省前列;《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表明,2004年惠州科技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居全省21个地级市的第4位;两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惠城区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示范区。科技人力资源发展壮大。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专业技术人才149703人,其中高级人才547人。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市在岗职工总数的20.62%,与往年相比有了大幅度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自2003年以来,我市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5个,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2项,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各1项,火炬项目12项,星火计划项目22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1项;获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称号40项,成果推广计划17项,省级的其他项目共计230项。建立省、市各级重点实验室6家,在仪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科研投入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18项,实施重点科技成果推广34项;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4项,颁发市级科技进步奖156项。2008年,全市56家工程中心投入研发经费28.49亿元,依托的企业工业总产值748.68亿元,新产品产值达491.54亿元,税后利润达21.98亿元,技术自给率达54%以上。知识产权事业稳步发展。我市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1160件,其中发明专利252件,实用新型专利510件,外观设计398件。授权1011件,其中发明专利66件,实用新型专利426件,外观设计专利519件。自2001年以来,专利申请量累计7315项,授权4967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专利金奖1项、省专利优秀奖4项。全市累计注册商标11996件,其中国家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65件,市知名商标132件,中国名牌产品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31个。2.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08年底,我市企业共组建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心84家,比“九五期末增加14.5倍,其中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家(其中4家为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7家,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4家,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9家。另外,还建立博士后工作站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专业镇创新平台9个,省级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镇2个,省级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和星火产业带3个,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型企业不断增多。2008年,按照国家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我市共有44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08年,经省、市科技部门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到174家。创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达10多家,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此外,我市已有几十家企业分别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成立了华工研究院、武大研究院、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华工科技园等,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合作体系。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不断强化服务职能,在科技项目申报、中小企业培训、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努力为科技企业提供专业服务。3.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46.29亿元,比2007年增长8.67%;产品增加值206.44亿元,出口产品销售收入98.27亿美元,产品利税总额48.95亿元,其中利润12.65亿元。其它各项指标比“九五期末均成倍增长。高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电子信息产品占高新产品的比重由2002年的92%下降到2008年的70%,新材料由2002年的2%上升到2008年的22%,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与新材料两大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骨干优势行业实施高起点改造,提升了电子信息制造、纺织服装、食品、石化、医药和鞋类等行业主导产品的档次,组织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2008年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据初步统计,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9.07%,高新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4.63%,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为打造惠州特色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科技兴农成效显著。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加快,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架构的发展格局。推广应用了科学育种、科技养殖、立体种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种子包衣、良种脱毒等一批新技术;加大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力度,仅2007年就争取省、市立项45项,扶持经费516.5万元;加快农业创新平台和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建立省、市各类农业创新平台13个、农业示范基地5个;实施“马铃薯、甜玉米示范工程和良种产业化工程,培植八大优势特色产业,促使一批龙头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加强农技“信息直通车建设,完成了市、县(区)农业科技信息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省、市、县(区)信息资源共享,为我市农村铺就了信息化之路。科技在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骨干企业、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率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对投资过亿元的产业大项目,逐一实施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新工艺。扶持了一批循环经济与环保科技开发项目,大力开发与推广应用西湖综合治理、化工行业节能环保、生态林业等技术;培育了一批从事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类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组建了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类的省级工程中心各2家,市级工程中心4家。4.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科技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的实施意见》、《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惠州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与技术创新五年行动纲要》和《惠州市加快引进和开发使用高级人才优惠政策规定》等一系列科技扶持政策,为我市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开展产学研合作,完善科技合作机制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科技发展中一些长期困扰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自主知识产权少,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专利申请总量长期在全省中游徘徊,发明专利与前4位的城市差距非常大。二是各产业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电子信息技术、石化与新材料产品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95%,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相当薄弱,在区域分布上主要以惠城区(含市直)、惠阳区和大亚湾开发区为主。三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实力较弱,企业规模过小,目前全省三分之一地级市的民营科技企业工业产值总量占其全市的10%以上,我市还不足5%。四是科技创新的支撑条件相对不足。科技人才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科研机构数量少而且实力也不强。五是科技投入存在软肋,投融资机制和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市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与珠三角发达城市的差距还很大,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合作难、研究开发难等问题仍没得到有效的解决,科技中介服务能力也还
本文标题:惠州市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2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9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