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岩土工程若干重要概念辨析.
岩土工程若干重要概念辨析•《岩土工程勘察术语标准》修订•《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岩土工程勘察术语标准》•JGJ84-1011•主编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主编:毛尚之•审查会已通过,正在编报批稿•共9章,约1200条分9章•1总则•2基本术语•3岩土名称与类型•4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5岩土的工程特性•6地下水•7工程地质测绘与勘探•8岩土测试•9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以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理论基础,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改良、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一门科学技术。•工程地质学•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勘察•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分析等手段,对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工程地质勘察•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分析等手段,对某一区域或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的调查研究。岩土工程的外延•“利用”:作为地基承受工程的荷载,•作为材料回填,修筑堤坝等土工构筑物•作为边坡或地下工程的自承体•“改良”:岩土的加固和地基处理,•污染土和矿区被破坏的岩土环境的修复•“灾害防治”:岩溶、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等•“环境保护”:与岩土有关的工程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基本上覆盖了岩土工程的全部外延。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内容相近,关系密切,但又有实质性的区别。•研究对象都是岩石和土的工程问题,•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研究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的相互作用;•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的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内容、关心的问题,两者都是有区别的。岩土工程勘察和工程地质勘察•勘察就是调查研究。•就是对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二者既十分相近,又有一定区别。•二者的测绘、调查、勘探、测试等手段差别不大,研究的问题也很相近,但前者有更强的工程针对性,有了具体的工程,才有岩土工程勘察。后者则不一定,例如区域性的工程地质勘察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涉及环境的分支,应用岩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技术。•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岩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工程建设设和过正常的生活,良好的、适宜的、高质量的环境是必需的。同时,又必然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可能导致有害物质的积聚,工程的损害,生态的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岩土工程是应用岩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问题,包括工程建设对周边既有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影响,污染物运移造成岩土性质的改变,废弃物卫生填埋的岩土工程问题等等。•通过勘察、设计和研究,掌握现状、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措施,达到保护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由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如活动断层、地震、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潜蚀、风化、冻胀、融陷等。•地质灾害•由不良地质作用引发的危及人身、财产、工程或环境安全的事件。•断裂、地震、岩溶、崩塌、滑坡、塌陷、泥石流、冲刷、潜蚀等等,一般称之为“不良地质现象”。•现象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勘察工作应调查和研究的不仅是现象,还包括研究其内在规律,故用“不良地质作用”作为标准术语。•只是为了表述现象,仍可用“不良地质现象”。•“不良地质”,宽泛的名词,例如埋藏的暗浜、孤石,可以称之为不良地质或不良地质条件,但不能称不良地质作用。•灾害是危及人类人身、财产、工程或环境安全的事件。地质灾害是由不良地质作用引发的这类事件,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和环境改变。•活动断裂•全新活动断裂•发震断裂•能动断层活动断裂全新活动断裂•活动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现代仍有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又称活断层或活动断层。•全新活动断裂•全新地质时期(一万年)内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今后一百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发震断裂能动断层•发震断裂•近期有可能发生剧烈错动,导致地震的活动断裂。•能动断层•地表或近地表处有可能引起明显错动的活动断层。•工程使用时限内断裂是否活动,对工程的安全关系极大。活动断裂就是现代还可能活动的断裂,但如何鉴定其活动性,是个十分困难的问题。•较为可行的方法是,通过鉴定断裂近期的活动推测今后活动的可能性。因此,《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提出了全新活动断裂的概念,即以过去的一万年是否活动来推测今后一百年的活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采用了这一概念,称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发震断裂十分重要,如何鉴定也应有个可操作的办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提出了“全新活动断裂中、近期(近500年来)发生过地震震级M≥5级的断裂,或在今后100年内,可能发生M≥5级的断裂”,可定为发震断裂。•核电厂由于安全的特殊重要性,将活动断裂的时限定为10万年。并提出了“能动断层”的概念。•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抗震设防烈度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多遇地震•50年期限内可能遇到的超越概念为63%(重现期为50年)的地震作用。•设防地震•50年期限内可能遇到的超越概念为10%(重现期为475年)的地震作用。罕遇地震抗震设防烈度•罕遇地震•50年期限内可能遇到的超越概念为2%~3%(重现期为1641~2475年)的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我国抗震设防原则三个水准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50年超越概率63%的地震烈度对应于统计的“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约低一度半,是第一水准烈度,称“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即1990年中国地震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峰值加速度),或取第二水准烈度,称“设防烈度”;•50年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取第三水准烈度,称“罕遇地震”,当基本烈度为6度时为7度强,7度时为8度强,8度时为9度弱,9度时为9度强。•抗震设防烈度就是原来的基本烈度。•潜水•承压水•层间水•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潜水•地面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饱水带中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其含水层称为潜水含水层。•承压水•充满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稳定水位高出其顶板的地下水。其含水层称为承压含水层。层间水上层滞水•层间水•存在于上下两个隔水层间含水层中,无压或有压的地下水。•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潜水与承压水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自由水面。•潜水有自由水面,潜水面与潜水的水头相同;承压水的水头高于含水层顶板底标高,不存在自由水面。•潜水埋藏较浅,上无连续隔水层,与大气和地表水联系密切,能积极参与水循环;承压水通常埋藏较深,受隔水顶板的限制,与大气、地表水联系较弱,通常为侧向补给。•潜水面起伏与地形大体一致;承压水含水层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潜水含水层厚度随补给、排泄条件而变化;承压水厚度基本不受补给、排泄条件的影响。•计算地下水向井中渗流时,如含水层等厚,潜水的过水面积不断变小,承压水的过水面积不变。•.承压水过度开采可能导致两个隔水层之间出现非饱和带而变成潜水,为了与上方没有隔水层的潜水区别,工程上常称为层间潜水。•受季节影响,水位上升时,潜水局部地段有上覆隔水层的地方可能表现出承压性。•上层滞水与潜水的本质区别在于:上层滞水隔水层底板范围有限,故上层滞水的分布范围也小,且隔水层以下通常还有非饱和土存在。•上层滞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变化都很大,暂时性的,对供水没有意义。•渗透破坏渗透破坏•土体骨架由于渗透力作用而发生的破坏现象。主要包括流土和管涌。流土管涌•流土•向上渗流的地下水,流速超过临界状态时,渗透力使水流逸出处的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造成地面隆起,水土流失的现象。•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通过骨架孔隙通道随渗流水从内部逐渐向外流失,形成管状通道,使土体破坏的现象。突涌流沙•突涌•上部隔水层的有效自重压力小于下部承压水水头压力时,承压水冲破隔水层,造成隆起、突水、涌土的现象。•流沙•砂土在空气或水的作用下发生流动的现象。•渗透破坏:地下水自下向上运动的渗透力引起•主要包括流土和管涌。流土比管涌更危险。•流土发生在颗粒较细而均匀的土•管涌发生在颗粒粗细不均匀的土•流土发生时,土颗粒全面悬浮,迅速失去强度•管涌开始流失的是其中的细颗粒,逐渐发展为管状通道,是渐进式破坏。•除了典型的流土和管涌外,•接触冲刷(渗流沿两个渗透系数差別很大的地层界面,沿接触面带走细颗粒的现象)•接触流土(渗流垂直两个渗透系数差別很大的地层界面,细粒地层中的颗粒被带入粗颗粒地层的现象)。•突涌:以静力平衡为判据。与渗流无关,表层为非饱和土也可能发生突涌。•基坑坑底破坏多数还是流土。•液化也是一种土的强度丧失,但渗流破坏是由渗透力引发,液化是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突然增大。静态液化或流滑:饱和松砂剪应力增大时,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剪缩势可使超静孔隙水压力大幅升高,土强度骤然下降,导致砂土流动。•砂沸:地震液化时超静孔隙水向地表排出而发生喷水冒砂现象,虽由地震引发,但机制也是渗流破坏。由于发生突然,故砂沸比流土更猛烈,形成一堆一堆的“砂火山”,“砂火山”下还有管状的涌砂通道。•流沙:理解分歧较大,流动的是土就是“流土”,流动的是砂就是“流砂”?•用得十分广泛:•沙漠表面的砂粒随风流动的现象称流沙;•河道底部泥沙随水流动的现象称流沙;•隧道衬砌不良砂土随水涌出的现象称流沙;•坑壁或土坡失稳,砂土随水流失的现象称流沙;•砂土液化产生流动的现象称流沙;•流滑、流土、管涌,有时也称流沙。•外延很广的概念,凡是砂土在风或水的作用下发生流动的现象都可以称流沙。•流沙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一种砂,•流沙的外延太广,内涵不够专一,宜慎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试•工程物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试•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球物理原理,根据介质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选用适当仪器,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借以探测地质界线、地质构造及其他目的物的勘探方法。简称物探。•地球物理测试•运用适当的地球物理原理和相应的仪器设备,测定地质体或地下埋设物的物理性质或工程特性的测试。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解决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问题的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地球物理勘探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介质的物性差异进行勘探与研究,因此物性差异是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当应用地球地理方法目的只是为了测定岩土的物理参数(波速、电阻率等),而不做解译推断时,可称“地球物理测试”;•当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目的是为了推断地质构造、地下埋设物等地下情况时,称“地球物理勘探”。•合称“地球物理探测”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解决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问题,如•探测场地的工程地质界线、地下洞穴、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检测地基加固效果等,•简称工程物探。•液限试验•塑限试验界限含水量试验碟式仪液限试验锥式仪液限试验•界限含水量试验•测定粘性土液限、塑限和缩限的试验。又称阿太堡界限含水量试验。•碟式仪液限试验•使用碟式液限仪测定粘性土液限的试验方法。•锥式仪液限试验•使用一定质量、一定锥尖角度的圆锥,以一定的贯入深度为标准的测定粘性土液限的试验方法。搓条法塑限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搓条法塑限试验•滚搓土条使之直径为3mm时开始断裂,测定粘性土塑限的试验方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使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根据圆锥沉入土中的深度同时测定液限和塑限的试验方法。•液限试验4种,锥式3种,碟式1种:•碟式仪
本文标题:岩土工程若干重要概念辨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9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