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内容提要]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对于活跃市场,推进改革,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各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稳健发展,近年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了对他们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同样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已日益突出,它们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及障碍。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中小企业存有的理论认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偏见和误区;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方面办理时间长、审批手续多、所费成本大、进入门槛高;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宏观管理滞后;融资渠道困难重重;技术创新意识淡薄;领导者素质差,管理意识落后等等。并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就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以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健康、持续、有效的成长,对政府在制订政策、措施方面提出了若干如: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改善中小企业发生与发展的外部环境;设立统一的全国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并辅以基层与其相类似的管理机构,以形成中小企业管理网络;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立可行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系统等建议,并就我国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策建议前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以其对生存环境的应变能力,向人们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在任何一种体制类型的经济中,中小企业都是一股重要而活跃的力量。中小企业是就企业规模而言的。我国在1999年以前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经过6次调整,最终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均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参与划型的企业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当然也就涵盖了国有中小型企业,及几乎所有的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城市区街企业以及相当一部分三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没有象东欧各国和俄罗斯那样碰到那么大的经济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益于非常多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应变能力强,资金占用少、投资省、见效快,而且具有经济类型复杂、产品品种繁多、企业数量庞大和分布领域广泛的特点,它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在工业化发展思路上,我们至今仍存在着对中小企业认识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双重困境,同我们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的“大企业情结”不无关系。工业化就其自然过程而言,在起点上一定是以小企业为基础的。在工业化的演进过程中,一部分企业走向大型化同样也是企业成长机制的必然结果。但在企业成长机制中,中小企业并非仅是大企业成长的环境因素,而是有着大企业无法替代的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钱颖一教授曾指出,过分强调大公司、大企业是一个偏差。从世界各国来看,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均占95%以上,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且,不少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壮大起来的,最为典型的如美国的微软和英特尔公司等。我国台湾何以能逃脱上次亚洲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特别兴旺发达。东南亚各国危机从表面上看是金融方面出了问题,但实际上经济泡沫的存在、那些擅长钱权交易与政府官员狼狈为奸的大财团、大企业才是罪魁祸首。我国台湾经济的一个特点是大企业的地位相对不突出,中小企业特别兴旺发达。这与台湾坚持均富政策,不给大企业种种优惠有很大关系。第一部分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首先,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之中产生并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工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有732万个,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9.7%;从业人员10844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数的73.6%;工业总产值51394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2.5%。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还体现在其领域分布上,由于中小企业分布最广的地区是中小市、县、区、城镇等,这也就决定了中小企业也是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次,中小企业具有大型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大型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通常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而且还需要很多配套机制,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监督成本往往就显得要比大企业低。同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表明,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一大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优势,使其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类似前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分散和化解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因为我们知道,在资源日益减少和稀缺的全球经济中,分散化的小企业不仅效率高,而且对细微而迅速的变化反应更敏锐,而这种迅速的变化正是今日市场和社会的特征。反应敏捷、应对灵活也正是生存的必需。因此,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分散化和经济繁荣密不可分。再次,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稳定经济社会秩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现已超过13亿,就业压力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999年我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为2384万人,2000年为2550万人。有学者估计,即使全年GDP增长8%,也只能安排就业650万人左右,将近有1900万人无法就业。从未来10年的城镇就业压力看,每年平均将会有2000万人左右需要在城镇就业。目前看来,已经形成了4000余万的城镇贫困人口,如果不注意城镇就业机会的创造和扩张,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我国将积累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形成巨额的城镇贫困人口,由此将产生和形成相当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那么我国的就业出路何在呢?笔者以为,我国要想较为满意地解决未来10年的就业问题,减少城镇贫困,减轻社会保障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失为一条可以选择途径。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数据表明,在1000多万下岗职工中,找到工作的有600万人,其中有353万人在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中就业。这个成绩基本上是在我们没有自觉采取政策措施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不难想象,如果我们进一步采取措施的话,还将能吸收更多的人就业,最终起到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效果。第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直接的体现是大量中小型外商投资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到1997年底,在我国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数为235681户,已经开业的有14.5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750万人。利用外资不仅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经济增长,引进了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培养了人才,形成了开放型的经济体系,而且也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思想观念的更新。第二部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理论认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偏见和误区。由于客观因素的局限,人们在较长时期内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理论认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偏见和误区。中小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企业,那种以所有制划线或所有制歧视的观念,常常使非公有制企业感到竞争的不公平。尽管党的十五大和修改后的新《宪法》确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新方针,而且国家经贸委也出台了《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意见》,但要清除长期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旧意识影响,清理原有的政策、法规,修订过时的规定,把有关方针及条款、意见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第二,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方面,办理时间长、审批手续多、所费成本大、进入门槛高。在我国通常筹办一个中小企业,从开始到最后注册登记,少则1个月,多的达几个月,甚至个别的长达半年到一年。这样的话,一个企业注册下来,市场需求极有可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商机也将早已不复存在;而且,繁杂的审批环节使得兴办的中小企业,注册成本加大,进而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部分,最终导致投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大。另外,延误的时间过长,将耗费投资者大量的精力,从而会影响投资者资金周转的效率;高大的进入门槛,也常常使许多投资者望门止步。如注册企业注册资本金要求很高,许多行业的企业,还要交纳所谓的风险抵押金、服务质量保证金等等。如此重重障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三,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机构多,各类检查繁杂,使得中小企业的税收和苛捐杂税负担过重。从中小企业全部负担看,各种苛捐杂费约占2/3,税收只占1/3。结合实际情况,我们不难看出,经济越是不发达而且中小企业越是少的地方,这些负担就越重;负担越是重,中小企业发展就越难;中小企业越发展不起来,数量就越少,政府各部门和其他各方面就越要向有限的中小企业伸手,于是一种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繁重的税务负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第四,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宏观管理滞后。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在修改《宪法》时承认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但是在法律保护上却没有体系性的明确的和可操作性的法律和法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也较为分散,口径不一致。管理范围仅限于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管理方式也有较强的行政管理特征。因此,常常导致政令不一,企业无所适从,从而进一步导致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缺乏全面掌握,更缺乏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上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和扶持。第五,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融资渠道困难重重。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融资问题,而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是否有一个完善的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是其得以发展的关键。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来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够。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构成中占有绝对比重,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近一半,工业总产值占70%以上,并且是解决我国就业压力的主要力量,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很大。由于我国的经济政策有许多是根据企业的规模制定的,因此国家经常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好于大企业,使中小企业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且,我国金融系统从设置到服务项目,大都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往往被忽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这种现状,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称。中小企业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极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据调查,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老化、产品老化、产品档次低、信用等级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融资问题已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生产经营处于低水平状态,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中小企业,虽存在暂时困难,但银行一旦支持就能起死回生;有些科技开发虽有风险,但成功了效益很大,但都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二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目前,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滞后,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中仍然占主导地位。直接融资的比重约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25%左右,扣除国债直接融资部分,直接融资在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中仅占10%左右。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金的80%来自银行,从而导致企业长期高负债、高成本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弱。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融资来于银行,加之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缺乏严格约束,违约普遍、重贷轻还的现象比较严重,以致银行负担过重。另外,由于有的中小企业,在既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又不具有自我融资或向社会公开融资能力的情况下,被迫在社
本文标题: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1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