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并购的现状,特点及绩效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并购的现状、特点及绩效分析——以工银亚洲并购华比富通银行为例辛显镇自2003年12月银监会决定逐步开放中国银行业市场,允许外国投资者最高参股25%以来,国际银行业纷纷掀起了抢滩中国市场,入股中国本土银行的热潮,这对中国本土银行带来了极大挑战。当今形势下,全球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外资银行不断在本国“攻城略地”抢占市场,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有实力的中国商业银行必须顺势而为,积极审慎地开拓国外市场,以实施国际化经营。一、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并购的现状及特点在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商业银行审时度势,抓住时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开展境外银行并购的初步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英国西敏寺银行所属的西敏寺亚洲证券公司,同时和香港东亚银行联合组成工商东亚金融控股公司;2000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香港友联银行,并改组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商银行于2001年整合香港分行与工银亚洲,重新定位了香港分行和工银亚洲的业务发展方向,其后至2007年底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工商银行在“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并购战略指导下,不断推进境外并购进程,先后收购了香港华比富通银行、印尼Halim银行、澳门诚兴银行和南非标准银行。其中,对印尼Halim银行的收购是工行在除香港以外的海外地区首次进行境外并购,也是该行第一次以收购方式进入东南亚市场,为该行今后在国际金融市场间进一步渗透和拓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也积极瞄准境外市场,通过制定正确的收购战略,成功并购了国外几家银行机构,大大开拓了其国际业务的发展。2006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持有的美国银行(亚洲),收购完成后,建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客户贷款从原来的第十六位飙升至第九位。建行通过此次收购,获得发展香港业务所需的网点渠道、人员、系统、产品和客户,从而快速搭建起在香港的零售业务平台,增强了为零售客户与商业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建行在香港业务也将依靠建行在中国大陆强大的网络与客户基础,形成良好的互动,为建行的客户提供优质的跨境服务。表1:中国商业银行境外并购主要案例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掀起的银行业并购浪潮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境外并购正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境外并购的历史演进,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经济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进程和成效。具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境外并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境外并购数量少,规模较小,发展比较迅速通过表1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7年的十年当中,我国商业银行发生了十四件境外并购案例,平均每年的并购数量不到2起,有的年份则没有发生并购事件。从参与境外并购的主体银行来看,基本上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大型的、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多数的商业银行还不具备条件实施境外并购。从并购交易的规模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动辄几百亿的规模相比,我国时间中资银行境外金融机构规模1998.02中国工商银行西敏证券亚洲有限公司约60%的股份1998.11中信银行嘉华银行61.38%的股份2000.04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友联银行53.24%的股份2001.08中国银行印尼中央亚细亚银行51%的股份2002.02中国建设银行香港建新银行30%的股份2004.05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华比富通银行21.5亿港币2006.12中国建设银行美国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100%(97.1亿港币)2006.12中国银行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100%的股份2006.12中国工商银行印尼Halim银行90%的股份2007.08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诚兴银行约79.93%的股份2007.10国家开发银行巴克莱银行3.1%的股权2007.10民生银行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股份2007.10中国工商银行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2007.11中银香港东亚银行4.94%的股份商业银行的并购规模明显较小,迄今为止,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已创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史上金额最高的并购案,但规模也不过约54.6亿美元。近年来,我国银行境外并购发展比较迅速,尤其是2006年中国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实行国民待遇以来,在外资银行不断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并购的形势下,中资银行适时制定海外发展战略,积极出击境外市场,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仅2007年的并购就多达5起,中国商业银行的境外并购迈出了一大步。(二)境外并购主要发生在亚洲国家和地区,香港占有重要地位实证研究发现,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东道国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管制对银行境外并购有重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外资进入的管制越松,越有利于跨国银行并购。亚洲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比较接近,文化背景差别不是太大,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也放宽了对外资收购本国银行的限制,例如,泰国允许外资在10年内持有本国银行100%的股份,印尼也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100%的银行股权,菲律宾允许外国人在银行中拥有的股份从40%增加到60%。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并购选择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比较容易的。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经济自由化和开放程度都很高,与中国大陆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金融资源配置十分合理,金融监管比较严格,有利于国内银行学习先进的国际银行业管理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完成的并购大部分都发生在香港地区,在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规划中,香港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相信这个战略地位在未来会得以加强。(三)境外并购方式以横向并购为主,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很少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初期,横向并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和市场监管的放松,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国银行的境外并购则大多属于横向并购,多是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并购,而纵向并购和混业并购则很少见到。通过对境外银行的横向并购,我国商业银行在较短的时间内渗透到境外目标市场,有利于合理利用被并购银行原有的客户资源及服务领域,也有利于迅速地扩展业务、增强实力。但是,仅有横向并购还是不够的,并购的方式还过于单一,还不能很好的达到通过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所实现的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效果。这对提高我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实力有很大的影响,亦不利于将银行经营风险分散至不同业务领域。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商业银行法》也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也不能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这仅适用于中国境内,境外并购是不受这一法律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可以把境外并购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选择,积极开展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四)多数境外机构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收入结构单一,本地化程度差多数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资产业务都以债券投资和贷款为主,且大部分是参贷银团贷款。从负债结构看,受境外当地吸收存款困难等诸多限制因素,大多数海外营业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都是系统内存放和同业拆借,普遍存在着以市场短期拆借资金来发展长期资产业务的情况,资金来源和运用期限结构不匹配。受资产负债结构影响,中资银行境外营业机构往往存在收入结构单一问题,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与世界领先银行还有较大差距。二、“股权收益率”模型与银行并购绩效“股权收益率”模型是cole(1972)在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对银行的股权收益率逐步分解,可获得对银行盈利性及其潜在驱动原因全面而系统的财务分析方法。虽然目前衡量银行并购绩效的方法很多,但由于采用该方法时财务指标数据取得比较容易、概念比较明确、可比性比较强,因此本文采用股权收益率模型对银行境外并购前后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1、模型的建立。“股权收益率”具体的分解步骤表示如下:第一步:将股权收益率分解为资产收益率与股权乘数的乘积,即:ROE=ROA×EM其中,ROA为资产收益率,等于净利润除以银行的总资产。EM为股权乘数,等于银行的总资产除以银行总的权益资本额,该乘数反映了银行的资金来源状况及其财务杠杆的程度。在相同的资产收益率下,股权乘数越大,银行的股权收益率水平越高,但同时银行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第二步,将资产收益率分解为资产利用率与利润幅度的乘积,即:ROA=AU×PM其中,AU为银行的资产利用率,等于银行的总收入除以银行的总资产,反映了银行利用其资产获得收入的大小;PM为银行的利润率,等于银行的税后净收益除以银行的总收入,反映了银行在成本及税负控制方面所取得的效果。所以,在相同的收入水平下,则银行的成本开支越小,银行的利润幅度越大,其税后收益也越大。综上所述:ROE=ROA×EM=AU×PM×EM=总收入总资产×税后净收入总收入×总资产普通股面值总额(股本总额)2、模型的分析方法。(1)前后比较法。是通过比较并购前后ROE值的变化来进行评价的方法。若银行i并购前三年ROE均值为ROEpre,并购后三年ROE均值为ROEpos,用Δi表示其变化值,则有下式:Δi=ROEpos-ROEpre当Δi0时,则表示银行的盈利率有所提高,则认为银行i的并购是有效率的;当Δi<0时,则表示该银行的并购无效率改进。(2)有无比较法。在并购后,银行的ROE值与不受“并购事件”影响时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有如下关系式:Δi=ROEh-ROEn其中,ROEh为有并购事件发生时银行的盈利指标,ROEn为没有并购事件发生时银行的盈利指标。当Δi0时,表示银行的盈利率有所提高,则认为银行i的并购是有效率的,反之,则表示银行并购是没有效率的。由于有无比较法所需数据过于庞大,收集起来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且对于规模相似、所处环境相似的判断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本文将采用前一种方法,即主要通过所选取的样本银行在并购前三年与后三年的ROE值的比较来对银行并购效率进行分析。3、工银亚洲并购华比富通银行的绩效分析。中国工商银行于2000年4月并购在香港上市的友联银行,更名为工银亚洲,2001年7月,工商银行向工银亚洲注入香港分行的商业银行业务,促使工银亚洲的客户基础扩大,改善存款及贷款组合及服务产品组合多元化,通过整合,大大提高了工银亚洲的竞争力,工银亚洲已经成为中国工商银行拓展海外业务的旗舰。工银亚洲2003年末资产总额为7531.96亿港元,净利润52.21亿港元,资本充足率高达16.7%,每股收益为0.71港元。2004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收购华比富通银行100%的股权,收购价格为交易日时华比富通净资产的1.05倍,支付方式为现金和工银亚洲9%的股本,富通集团将指派一名人员进入工银亚洲的董事会担任非执行董事。并购华比富通银行后,工银亚洲规模进一步壮大,分行由20家增至42家,另增5家面向中小企业的商业银行服务中心;零售客户数量由4万名增加至约12万名。在分析中国工商银行(工银亚洲)对华比富通银行的并购绩效的过程中,考虑到无论是工银亚洲还是华比富通银行,其规模与中国工商银行相比,资产规模都偏小(不到1%),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并购事件对中国工商银行的绩效影响微乎其微,故将工银亚洲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并购华比富通银行前后对工银亚洲的绩效产生的影响。当然,从广义上来说,这仍然是中国工商银行实施的一次境外并购活动。表2给出了工银亚洲并购华比富通银行前后三年的主要经营指标,根据公式ROE=净利润/股东权益,ROA=净利润/总资产,EM=总资产/股东权益,AU=总收入/总资产,PM=净利润/总收入等,可以获得并购前后三年的主要财务指标对比。(见表3)表2:工银亚洲2001—2007年主要经营指标年份资产总额(亿港元)净利润(亿港元)总收入(亿港元)每股盈利(港元)股东权益(亿港元)资本充足率20014349.7233.0469.230.56627.9316.1%20026226.2048.24107.990.70920.6117.8%20037531.96
本文标题: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并购的现状,特点及绩效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1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