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1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江西师大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中、高考和学科竞赛成绩更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层次,如何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创建全国知名品牌中学,将是我校以后长期努力的方向,为此,学校拟定出《江西师大附中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讨论稿)。希望全校师生本着热爱学校、关注学校发展的原则,对《讨论稿》提出建议(最好以书面形式,于本学期结束前交至校办公室)。欢迎大家畅所欲言,为我校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江西师大附中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讨论稿)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学校科学发展,呼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满足社会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我校办成理念一流、队伍一流、环境一流、设施一流、质量一流的全国知名品牌中学,依据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发展要求,根据我校的办学现状,特制定《江西师大附中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学校办学现状一、基本情况江西师大附中创办于1954年5月,是江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和首批优秀重点中学。在历届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几代附中人的不懈2奋斗,实现了转折翻身、并舟竞进、力擎旗帜的三大步跨越。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进一步丰富、提升了富有附中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形成了一系列运转有效的办学机制,师德师风不断端正和提升。学校一路弦歌不辍,一路华章出彩。近年来,我校被评为和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60所最具影响力中学”、“全国示范性优秀高中”、“中国百强中学”、“全国优秀体传校”、“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试验学校”、“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创建单位”、“中国基础教育卓越贡献奖”、“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十大和谐校园”、“江西人民最满意的学校”“江西省科研兴校先进单位”、“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人民最尊敬的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随着我校滨江校区正式开办,学校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这是我校建校55年来办学格局的重大变化,是学校发展的一次大跨越。新校区坐落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洲锦江路169号,东临赣江、西靠丰和北大道、南眺八一大桥,北望洪都、英雄大桥。新校区建设设计先进,布局合理,现代化气息浓厚;教育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校园风景如画,宁静幽雅,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胜地。学校现有教职工363人,其中在职教职工301人,离退休教师62人;其中专任教师268人,高级教师146人、比例为54.5%,研究生学历78人、比例为29.1%。学校初、高中分区办学,现有8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52个教学班,初中34个教学班,学生5000余人。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校以“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教育教学质量好享誉省内外,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今3后一段时期,是学校实现更好发展的机遇期,同时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的关键时期。二、现实问题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潮流,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优化办学品质、提升办学层次、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出发,目前我校客观上存在以下现实问题:1、学校文化建设尚未形成理想的科学体系。新老校区校园文化的定位、挖掘和开发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进一步加强。2、教师队伍结构不够理想,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他们有朝气,有活力,上进心强,但教学经验和能力相对不足;部分中年教师理念更新较慢,教学方法、手段较为传统、保守,转型不够及时;部分老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自我拓宽的渠道和方式,对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缺乏热情,吸收、运用和提高速度跟不上。整体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不强,专业发展的速度不快,教师培训及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还须加大。3、在省市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教师不多。省特级教师、南昌市名师、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还不够多,打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和名师团队的力度还须加大。4、学校教育教学方面尚未形成鲜明的特色。有些正在形成,需要潜心培植,精心打造,总结提炼,尽快变成社会和主管部门一致公认和称道的特色。45、科研兴校的氛围还不够浓厚。较多教师从事教科研的积极性不高,课题申报、研究结题的数量较少,作为科研成果推广的就更少,教师的论文发表数量也明显不足。6、如何积极应对高中教育逐渐走向均衡化、普及化。7、如何开展好新校区的二期工程建设,如何积极利用好新校区尝试国际合作办学。8、如何抓住新课程实验改革的契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学校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精神,探索和遵循基础教育办学规律,紧紧围绕建设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完全中学的办学定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师生全面、和谐成长,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为江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二、总体目标我校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弘扬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筑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办学理念,以迎接、举办60周年校庆为契机,以内涵建设为主题,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管理制度创新、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铸就办5学特色,提升办学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我校打造成一所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示范性中学。三、具体目标1、办学规模学校在未来五年内,由86个班级逐步发展为98个班级的规模,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全校学生人数控制在5000人左右;同时,抓住“教育优先发展”的契机,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实现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全额拨款,完成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开展并逐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使教育国际化水平成为学校发展的新亮点,尽可能让更多的学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2、办学条件以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的办学条件为依据,逐步更新老校区的教学设备,在新校区设施的配备上从高要求,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的要求。以迎接、举办60周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挖掘我校办学文化积淀,提炼学校精神,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成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启迪思想的隐性教材和教程。3、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办学活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形成具有示范性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努力使学校的管理水平达到:制度完善且执行有力;管理团队结构合理且协作有力;制度管理和人文6关怀有机融合且效果明显;学校的管理文化取得教职员工的广泛认同,形成教职员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4、教师队伍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团结协作、优势明显的具有现代素养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受到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或师德标兵的教师总数达到50人以上;加大教师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使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40%以上;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技术职务水平,使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60%以上。实行教师发展性评价,通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合格教师的评定,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培养“有个性、有纪律、有水平、有忧患”的优秀教师队伍,尽快形成一支由特级教师和优秀高级教师引领、以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主体的优秀教师团队。5、学科建设进一步强化教研组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使教研组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前线指挥中心、教学质量的保障中心、教师队伍成长的培训中心、教学教研的研究中心,使50%的学科成为南昌市的名科。适当调整教研组长队伍年龄结构,加大中青年教师在教研组长中的比例,促进学科管理队伍进一步年轻化,使我校的学科管理队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激励骨干教师、7成就优秀教师,努力达到每个学科有2人以上的教师在省市中学界本学科内具有较大的影响,或有2人以上的教师成为省市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全校在职教师中获南昌市“名师”达到10人以上,获省特级教师达到5人以上。切实加强和发挥备课组在教学中的阵地作用。使备课组成为所在年级教学质量的保障机构、年轻教师的成长园地、教学科研的研究基地,把备课组建设成为落实学校教学工作、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书育人的优秀基层团队。6、教育教学加强德育团队建设,创新德育方法,拓展德育途径,丰富德育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前提,以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常规,以责任教育为重点,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优秀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合力。通过德育与各项活动的有机融合,促进德育活动的系统化与课程化,形成“自主体验式”校本德育体系,以“习惯好、方法好、心态好”为基准,培养“身心强健、基础厚实、人格健全、善于进取、勇于创新”的学生。进一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管理,形成科学的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立体开放的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程建设与创新,形成保障课程开发与不断更新的制度与机制;围绕精品课程建设,构建合理有效、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45分钟要效益,推动校本教研,形成校本教学特色,形成有8价值的经验和理论总结,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7、教育科研以课题研究、学校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巩固和深化“十一五”省、国家级别课题研究成果为抓手,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活动的开展,大力营造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努力用学校研发的成果指导教学改革,促进教研工作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反思和教学小结工作,开展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研究,每学科每学年至少申报立项1个市级以上课题,各学科每学年至少承担一次市级以上的公开教学课,各学科每学年至少3人次获市级以上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一等奖或教学比赛一等奖。8、育华改制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民办学校的运行体制和要求,积极进行育华学校的改制工作。通过停止与江西育华学校资金往来、严格规范财务制度等措施,逐步解决我校与江西育华学校的历史遗留问题,使江西育华学校完全按民办学校的体制和要求运行、办学。9、办学绩效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与兴趣,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有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学业水平测试优秀率高;每年绝大多数毕业生能被一本以上高校录取;每9年都有成批学生在国内外的重大比赛中获奖。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特长明显。学校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在校生和毕业生声誉好,为社会所公认。学校不断创新办学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受到社会、政府和教育理论界关注合认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培养模式等成为典型,被广泛学习运用。积极支持兄弟学校建设与发展,参与社区建设,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市级及以上范围开设学术讲座,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学校发展措施一、优化管理机制,深化内部改革1、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学校将逐步完善学校科学、民主管理,形成人本管理文化。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为原则,规范各个处室的管理职责与管理程序,制订《江西师大附中处室管理规定》,注重各处室间的协作。根据“能上能下”的原则,实行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聘任制度和述职制度,定期考核他们的“德、能、勤、绩”,根据上级管理部门与教职工的评价,对中层干部予以年度考核,对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予以三年聘任。同时,致力于将管理文本转化为管理实践。2、优化学校管理职能
本文标题:我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2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