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手术室—术中输血的相关问题
2012-07-31继续教育讲座术中输血的相关问题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麻醉科定义在围术期输入血液(包括自体血以及异体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成分输血是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术前评估1.输血史及输血并发症。2.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3.服用药物:阿司匹林。4.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出血。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血型、乙肝或丙肝相关检查6.术前脏器功能评估7.告知家属或患者输血的风险及益处。术前准备1.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3.停止或调整抗凝治疗药物。4.对慢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或拒绝输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5.血液疾病患者进行病因治疗。6.自体输血术前许可,可以术前采集自体血。7.RH阴性或其他稀有血型术前估计好需要量。围术期输血检测指标1.标准方法计量:吸引器和纱布计量2.生命体征监测。3.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圧积和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PT、APTT、INR、血小板功能评估、血栓弹性图。血液成分的有关指针一、浓缩红细胞血红蛋白70g/L;术前有症状的难治性贫血:心功能Ⅲ-Ⅳ级,心脏病患者及对帖剂、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无效者。术前心肺功能不全或代谢率增高的患者。血液成分的有关指针计算方法:浓缩红细胞补充量=(HTC预计×55×体重-HTC实际测定值×55×体重)/0.60血液成分的有关指针二、浓缩血小板术前血小板50×109/L(产妇可低于)血小板50-100×109/L,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是否输血小板;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性渗血,经实验室检查确定有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指征得限制。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司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熟率、控制出血的功能、出血所致的后果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温、体外循环、肾衰、严重肝病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每单位浓缩血小板可使成人增加约(7~10)×109血小板数量。血液成分的有关指针三、新鲜冰冻血浆(FFP)PT或APTT﹥正常1.5倍或INR﹥2.0,创面弥漫性渗血;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FFP:5~8ml/kg);每单位FFP可使成人增加约2%~3%的凝血因子,或使用10~15ml/kg,可以达到正常凝血状态,同时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剂量。不应该将FFP作为容量扩张剂。血液成分的有关指针四、冷沉淀纤维蛋白原浓度﹥150mg/dl,一般不输注冷沉淀;存在严重伤口渗血的、且纤维蛋白原浓度小于80-100mg/dl;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因子Ⅷ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纤维蛋白原浓度应维持在100-150mg/dl之上,应根据伤口渗血及出血情况决定补定量。一个单位冷沉淀约含250mg纤维蛋白原,使用20单位冷沉淀可恢复到必要的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液成分的有关指针五、全血六、大量失血的药物治疗七、相关因素的治疗
本文标题:手术室—术中输血的相关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5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