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巧用图形解析DNA复制的几类题
1巧用图形解析DNA复制的几类题黄柏丽(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068250)DNA复制这一类型题的考察重点主要是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复制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及标记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相整合、随着DNA的复制碱基突变等情境题中,结合上述知识画出简单的图形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当碰到相关题目的时候,只要能大致画出图形,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这就大大节省了做题的时间。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一般画两条染色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即2个DNA分子、4条DNA单链,如例1;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一般画一条染色体,即1个DNA分子、2条DNA单链,如例2;涉及到标记技术与碱基的相应题型时,画1个DNA分子,在相应位置清楚标明标记物、碱基,如例3、4。例1.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每个DNA分子的两条多核苷酸链均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那么,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精子占()。A.25%B.50%C.75%D.100%【解析】如图1所示,虚线和实线分别代表用15N和14N标记的DNA,圆圈代表着丝点。1条染色体有1个DNA分子,而1个DNA分子有两条链,进行减数分裂,DNA分子复制1次后成为两条杂合链,即含15N/14N的DNA分子,经2次连续分裂随染色体传递给精子,因此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均含15N。故答案为D。图1例2.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解析】如图2所示,虚线代表含32P标记的DNA,实线代表不含32P标记的DNA,圆圈代表着丝点。玉米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且中期染色体条数不变,而后期,染色体条数暂时加倍。32P标记的DNA分子,分裂一次,即DNA分子复制一次,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复制MⅡMⅠ中期后期图22妹染色单体,即每个DNA分子都含有放射性。DNA分子再复制一次,分裂到中期时,1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其中一条含有放射性,而另一条不含放射性,但是就整条染色体而言是含有放射性的,此时期染色体条数和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条数均为(20);分裂到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故染色体条数暂时加倍(40),而含放射性的染色体条数不变仍为(20)。因此正确答案为A。例3.一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一条染色体含有:()。A.4个双链的DNA分子;B.2个双链的DNA分子C.2个单链的DNA分子;D.1个双链的DNA分子【解析】遇到四分体这一类型题目时,解题的关键就是弄清四分体的概念,依据题意画出简图,答案一目了然。如图3所示,交叉的两条直线代表1个DNA分子,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四分体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因此一个四分体含有4个染色单体,即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所以应该含有2个双链的DNA分子。故答案应为B。例4.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解析】如图4可知,画两条不交叉的直线,类似于倒八字的形状代表1个DNA分子。以经连续两次复制得到的4个DNA分子上的碱基对为起点逆推,得知该DNA分子经过诱变处理后,其中1条链上的碱基发生了突变,而另一条链上的则是正常的,故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中正常的DNA分子和异常的DNA分子各占1/2,因此含有G与C、C与G的2个DNA分子是未发生突变的。这两个正常的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是相同的。即亲代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是G—C或C—G,因此P可能是G或C。故答案选择D。图4ATGCGCU_AP(G或C)UUTGC四分体图3复制其中一条
本文标题:巧用图形解析DNA复制的几类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7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