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挡土墙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1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1四、施工工艺流程....................................................1五、施工注意事项....................................................6六、质量保证措施....................................................7七、环保措施........................................................7八、安全应急预案....................................................8挡土墙施工方案1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坐落于海棠湾开发区南区的西南部,田岸后大岭的东南侧山脚下,地界东南侧临223国道,处于海棠湾规划区的C7-01和C6-01地块。场地地面高程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坡地地势。高度大于1.5m的挡土墙长度约为1975m,高度小于1.5m的挡土墙长度约为4835m。现场设计拟采用毛石挡土墙和钢筋砼挡土墙两种。施工时优先利用现场开挖产生块石进行毛石挡土墙施工。挡土墙砌筑高度采用随户型高差进行施工,每户顶面高度相同。二、编制依据本工程设计依据海棠湾青田小镇挡土墙施工图纸及以下标准、规范:2.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4、《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J008)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3.1、施工部署根据现场安置区施工进度,保证建筑物不受山洪影响,合理安排挡土墙施工。根据高度需要搭设操作平台时,操作平台搭设随挡土墙施工进度进行,上部自由端长度不大于0.9m。3.1.1工期要求:主体结构施工至±0.00m前挡土墙全部完成。3.1.2质量要求:达到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3.1.3劳动力计划施工队每个班组需配备两名专兼职安全员,测量2人,木工2人,石工20人,砼工10人,钢筋工5人。3.2、施工准备3.2.1主要施工材料32.5水泥,中砂,C25商砼,石料(强度MU30尺寸控制在30~40cm,厚度根据已有石料进行切割),水泥砂浆M7.5。3.2.2主要机具设备J-2经纬仪、DS3水准仪、50m钢卷尺、挖掘机。四、施工工艺流程4.1、毛石挡土墙4.1.1测量放线挡土墙施工方案2基础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按围墙边线、高程点测放挡土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伸缩缝位置,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挡土墙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4.1.2基坑开挖(1)挡土墙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刷底。基础的部位尺寸、形状埋置深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2)基础开挖为明挖基坑,在松软地层或陡坡基层地段开挖时,基坑不宜全段贯通,而应采用跳槽办法开挖,以防止上部失稳。当基底土质为设计要求持力层时,将其整平夯实。并进行施工验槽,确保基底土层与勘察和设计基础持力层相吻合。(3)基坑用挖掘机开挖时,应有专人指挥,在开挖过程中不得超挖,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4)基坑刷底时要预留10cm的反坡(即内低外高)预留坡底的作用是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挡土墙向外滑动。(5)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要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留做其他安置区施工区域填方用。(6)在基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稳定。当土质好时,槽边的堆土应距基槽上口边缘1.5米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7)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载能力。基底尽量避免超挖,如有超挖或松动应将其夯实,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砌筑作业。(8)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安全围护。4.1.3砂浆拌制(1)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应先倒砂、水泥,最后加水。搅拌时间宜为3分钟,不得少于90秒。砂浆稠度应控制在50mm~70mm。(2)砂浆配制应根据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进行。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宜在2~3h内使用完毕。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3)砂浆试块:根据试验取样标准进行留底取样。4.1.4墙体砌筑规定及要求(1)为了控制好墙身内外侧的坡度,在砌筑前,首先用松木板钉好坡度架,其坡度按各段设计图纸进行控制。坡度架制作好后立于砌筑段的两端,并拉小线进行砌筑。挡土墙施工方案3(2)砌筑顺序以分层进行为原则。底层极为重要,它是以上各层的基石,若底层质量不符合要求,则要影响以上各层。分层砌筑时,应先角石,后边石,最后才填腹石。(3)相邻挡土墙设计高差较大时应先砌筑高墙段。挡土墙每天连续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4)砌筑挡土墙应保证砌体宽度符合设计要求,砌筑中应经常校正挂线位置。(5)砌石底面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捣实,不得有空缝和贯通立缝。砌筑中断时,应将砌筑好的石层空隙用砂浆填满。再砌筑时石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工作缝应留斜茬。(6)挡土墙外露面应留深10mm~20mm的勾缝槽,用1:2水泥砂浆重量比进行现场搅拌勾缝。(7)毛石分层砌筑以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平齐,竖缝应错开,不能贯通。(8)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石块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均要有砂浆隔开,不得直接接触,竖缝较宽时可在砂浆中塞以碎石块,但不得在砌块下面用小石子支垫。(9)砌体中的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密实并备有各种小石块,作挤浆填缝之用,挤浆时可用小锤将小石子敲入缝中。现场大块石头可采用石材切割机切割成所需形状。(10)预埋泄水管参照04J008图集中P15页、P18页进行施工。泄水孔采用A100PVC管,坡度为向外找2%坡,泄水孔突出墙体外露50mm管口,首根排水管距地面高度50cm,水平间距2.5m,呈梅花形布置。竖向按墙高分类,H1.8m时采用1根,1.8≤H2.5m时采用2根,H>2.5m时采用3根。泄水孔墙背填料选用P18页B型进行施工。泄水孔应保持直通无阻,进水口填级配碎石反滤层进行处理,回填碎石厚300mm。4.1.5施工顺序挡土墙根据现场情况,划分施工流水段,流水作业。每层砌筑1.2m,待挡土墙验收合格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墙背料回填。回填完成后进行上部挡土墙砌筑。4.1.6墙背填料(1)回填墙背填料需待挡土墙验收合格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采用不透水性土,必须做好反滤层及泄水孔,挡土墙背应全部用水稳性和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填筑。(2)墙背回填要均匀摊铺平整,并设不小于5%的横坡逐层填筑。逐层夯实,严禁使用膨胀土和高塑性土,每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根据碾压机具和填料性质应进行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分层厚度及碾压遍数,以正确地指导施工。挡土墙施工方案4(3)压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临近墙背1.0m的范围内,应采用蛙式打夯机、内燃打夯机、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振动平板夯等小型压实机具碾压。4.2、钢筋砼挡土墙4.2.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及坐标点测放出挡土墙中心线、基础平面位置线和纵断高程线,做好平面、高程控制点。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伸缩缝位置,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挡土墙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4.2.2基坑开挖(1)挡土墙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刷底。基础的部位尺寸、形状埋置深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2)基础开挖为明挖基坑,在松软地层或陡坡基层地段开挖时,基坑不宜全段贯通,而应采用跳槽办法开挖,以防止上部失稳。当基底土质为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黏性土等时,将其整平夯实。(3)基坑用挖掘机开挖时,应有专人指挥,在开挖过程中不得超挖,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4)基坑刷底时要预留10cm的反坡(即内低外高)预留坡底的作用是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挡土墙向外滑动。(5)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要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留做其他安置区施工区域填方用。(6)在基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稳定。当土质好时,槽边的堆土应距基槽上口边缘1.5米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7)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载能力。基底尽量避免超挖,如有超挖或松动应将其夯实,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垫层浇筑。4.2.3垫层浇筑。基坑验槽后进行砼垫层浇筑,采用旧木枋充当模板进行使用,垫层砼采用C10商砼100mm厚。4.2.4钢筋制作与安装(1)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钢筋复验、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绑扎时要仔细查看钢筋布置图纸,核对准确无误后绑扎。(3)钢筋绑扎前应将垫层泥、水清理干净,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泄水孔应及时配合安装。挡土墙施工方案5(4)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好垫块,间距不大于1.5m,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垫块采用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厚度应与保护层厚度相同,垫块内预埋火烧丝。(6)在绑扎基础钢筋网片时,应设置足够强度的撑脚,间距600mm,以保证钢筋网片的定位准确。稳定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变形。4.2.5模板安装(1)按位置线安装墙体模板,模板应支牢固,以防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松动、跑模。(2)按照模板设计方案拼装外侧的模板并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Φ12拉杆,间距600mm。(3)支模时要严格按施工图纸要求安装A100PVC泄水孔,间距2m,高度分布按墙高分类,1.5≤H2.5m时采用3根,0.8≤H1.5m时采用2根,H0.8m时采用1根,H≥2.5m适当增加,距地0.2m一根,墙中间一根,距离面层以下0.2m一根。(4)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牢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并办理预检手续。b=300mm,h=500mm,对拉螺栓水平间距600mm。4.2.6浇筑墙体混凝土(1)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在底部接茬处先均匀浇筑15mm-20mm厚与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砂浆结合层。(2)混凝土应按规范规定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应连续进行浇筑,每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墙体混凝土施工缝宜设在设计伸缩缝处。挡土墙施工方案6(3)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用木抹子按设计标高控制线对墙体上口进行找平。4.2.7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的情况,适当延长。4.2.8模板拆除(1)当混凝土浇筑3天后即可拆除侧面模板。(2)首先逐段松开并拆除拉杆,一次松开长度不宜过大。不允许以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3)逐块拆除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墙体防止损坏。(4)将模板及支撑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4.2.9操作平台搭设操作平台搭设双排架,内立杆距挡土墙边为500mm;立杆纵距1.5m、横距(中对中)0.8m;大横杆步距1.8m,落地架扫地杆离地面起200mm。操作平台拆除在挡土墙模板拆除完成后进行。4.2.10墙背填料(1)回填墙背填料需待挡土墙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采用不透水性土,必须做好反滤层及泄水孔,挡土墙背应全部用水稳性和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填筑。(2)墙背回填要均匀摊铺平整,
本文标题:挡土墙施工方案A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1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