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政治精简知识点提纲
必修一一、生活与消费1、判断商品的依据:(1)具有其应有的全部使用价值;(2)具有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商品—货币—商品。3、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4、通货膨胀:持续的物价上涨。通货紧缩:持续的物价下跌。5、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6、商品的价值量:(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二、生产、劳动与经营企业如何经营:(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企业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承担社会责任。三、收入与分配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大决定性作用;2、政府应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3、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5、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修二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2)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委会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民主的实现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民主决策的途径:社情民意反应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2)民主监督的途径: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4、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依法行使权利。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宗旨:为人民服务。3、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4、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5、依法行政:(1)依法科学民主决策;(2)坚持依法行政;(3)自觉接受监督。①政府为什么要依法执政:a.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造福人民,一旦被滥用,贻害无穷;b.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的政府。②监督体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2)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3)人大代表的义务: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受人民监督。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中国共产党:(1)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4)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5)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6)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当代国际社会1、主权国家:(1)构成要素:主权、人口、领土、政权。(2)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3)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2、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3、国家利益:(1)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2)利益冲突时国家冲突的根源。4、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5、我国的外交政策:(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必修三文化:美术、哲学、思想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一、文化的作用1、对社会的作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1)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2)经济政治相互交融。2、对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对人的影响:(1)文化影响人,总是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3)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①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发展,文化创新1、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大到政治经济活动,小到聚会旅游)3、传统文化:(1)继承: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2)特点:相对独立性,鲜明的民族性。(3)如何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文化创新:(1)要立足与社会实践;(2)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3)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5)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三、中华文化1、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3、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如何弘扬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5)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精神。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2、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5、加强道德文化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6、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7、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必修四一、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的作用:(1)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3、规律的客观性△方法论:(1)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二、认识论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意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3、真理是客观的,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三、辩证法1、联系观:(1)联系的多样性,客观性,普遍性;△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居于主导地位;②部分离不开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2、发展观:(1)发展具有普遍性,其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事物又在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3、矛盾观:(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方法论: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具有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分析、解决矛盾。(3)矛盾具有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四、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1、社会历史观:(1)社会形态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形态具有反作用;(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价值观(1)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是人们的向导;(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本文标题: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政治精简知识点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1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