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庄墓职高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1庄墓职高高三语文月考试题(第二次)2008-10-1命题人:刘如法班级姓名得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8分】1、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舸(ɡě)遏(è)止蛊(ɡǔ)惑赡.养(shàn)桎梏(gào)B.夯(hāng)实孱(chàn)头倏(shū)地嗫嚅(rú)摧山坼(chè)地C.苑囿(yòu)麇(qún)集觱(bì)篥肇(zhào)端潦.水(lǎo)D.锁钥(yào)骁(xiāo)勇倩(qiàn)影旖旎(nǐ)郁忿(fè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尽管球队卫冕的前景微乎其微....,但是也要有一个成绩的底线,就是最少要获得明年亚冠的参赛资格,也就是说必须要确保前两名,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B.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方的教育体系也登堂入室....,私塾成了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科学成了新宠。C.美国就有亨特兄弟哄抬银价而招致交易所限制措施惨遭滑铁卢的事例;所以,期货市场根本就不存在大户战无不胜的神话,小户亦不必存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力感。D.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法国先贤祠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的欣赏价值的杰出的艺术,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B.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最新年度调查显示,刚刚过去的2007年,在富民优先的政策指引下,我省城镇居民的“腰包”更加殷实,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78元,比上年增长16.3%。C.在和平建设的火红年代,作为人民领袖的毛泽东于百忙之中,先后七次视察徐州,在亲切教诲之余,与徐州发展关系密切的党政军领导共谋建设大计,开创了国家领导人视察地级市之最。D.易建联在雄鹿队客场负于山猫队后,对全队防守评价仍较为满意,他说,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全队都没有因为比分被追上来而自乱阵脚,而是靠防守把比分拿下来,缩小了与对手的差距。4.“金阳光房地产公司”对2007年与2006年不同年龄结构的购房群体购房增减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下面的图表是这次调查的统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文字,解说这幅图表的主要内容。(3分)2007年购房群体的年龄结构与2006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变化为:2(2)请你根据这幅图表呈现的统计结果,对扬州的房地产公司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5.展开想象,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补上适当的语句。要求修辞和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内容一致。(4分)春天的雨,象南国少女的爱,温婉如水,含蓄娇媚;夏天的雨。春天的雨,;夏天的雨,使人想起黄钟大吕,金戈铁马,想起浑厚悠远的信天游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春天的雨,缠绵,温柔,纤细;夏天的雨,豪爽,酣畅,粗犷。【古诗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18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质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卮肩。”则与一生卮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3(《鸿门宴》)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戮力合力B.若属若:如果C.瞋目瞋:瞪D.翼蔽翼: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7.在文中的空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2分),8.与“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一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然,籍何以至此B.得复见将军于此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9.选出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话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A.孰与君少长B.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C.封闭宫室,还军霸上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10.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不一致的一项()。(2分)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才能不及中人C.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分)②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12.上面所选的文字中运用了两处破折号,其作用相同吗?请简要说明。(2分)13.在《史记》这样的煌煌巨著中要记录的历史事件很多,为什么司马迁在“鸿门宴”中详细交代了各人的座次,你认为这是“闲笔”吗?请简要说明。(3分)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京口月夕书怀(南宋)林景熙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1)首联中的“凉”字,写出了诗人深切的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凉”的?通过写“凉”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4(2)有人说,本诗第二联颇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之诗意。请简要说说两者的异同之处。(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2),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3)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琵琶行》)(4)念去去,,。(柳永《雨霖铃》)(5)令初下,群臣进见,。(《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人生如梦,。(苏轼《赤壁怀古》)(7),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8)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文学类文本阅读必考题(20分)】我与地坛①(节选)史铁生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一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惟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末,回旋飘转亘古不散。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那时您可以想象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时间毕竟是不早了。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5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莽礼的号角就已吹响。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注】①《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文章描述了“我”瘫痪以后的心路历程,包括对生命的感悟,对母亲的追怀,对地坛中人事景物的深沉思考等。全文共七个部分,这里选的是第七部分,略有删改。16.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6分)(1)(2)(3)17.文章四、五两段中,“孩子”“老人”“热恋中的情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6分)(1)孩子:(2)老人:(3)热恋中的情人:18.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答:19.综观全文,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答:【社科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20—24题。①横在山之陬,水之滨,卧在江南烟雨里,北国迷茫风雪中,无论石拱的木架的,无论藤编的,舟浮的,简素、玲珑、野朴,永远是小桥的品格。比之现代的长堤大坝,小桥没有宏丽的桥头堡,没有高大的石墩跨粱,甚至连雕龙绘凤的栏杆也常常略去。就那么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②然而,这一撇,曾经跨越了多少危崖峭壁,急流险滩,茫茫岁月,给行路人带来希望和信心,向着遥远的彼岸不停地追索着。③小桥是一道凄美的风景,那瘦骨伶仃的支柱,那宽宽窄窄的桥板,临水兀立,幽独而自怜。是谁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又是谁小桥人独立,望尽天涯路。④自古以来,桥头就是折柳送别的最佳所在。在那细雨蒙蒙,柳色青青的渭城早春,唐代大诗人王摩诘在灞桥头与友人依依相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似海的深情,不仅让桥下的流水为之动容幽咽,以至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历尽人生坎6坷的南宋诗人姜白石过垂虹桥时诗兴大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萧。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小桥演绎了几我凄切曲折的人生故事。⑤然而,小桥上伫立最多的应是无尽的离愁吧?“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寒树鸟初动,霜桥人
本文标题:庄墓职高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7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