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一.污染污染是指由于微生物的侵染,在组织培养容器中滋生大量菌斑,使组培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现象,主要有以下5方面的原因:1.器具灭菌:实验的所有器具都要在121°C消毒25min,若灭菌温度不够或者时间不足,都会导致污染。灭菌时要求冷空气完全排除,否则会达不到指定温度。其次,要做好灭菌登记,杜绝出现人为失误造成的污染。此外,在接种过程中,每用一次都要在火焰上彻底灼烧,特别在接触到污染物时极易引起器具污染。2.外植体:很多材料在灭菌后其实还是带菌的,不过量比较少,短期应该观察不到被感染的现象。3.接种操作:首先,接种人员的手,手腕要用酒精棉球好好擦拭。其次,对于放置在外的培养物(灭菌好的培养基)其瓶子外壁上有灰尘与微生物,放入超净台前可以用酒精消毒一下。再者,很容易出现瓶口的污染,所以接种人员的技术要娴熟,干练。4.环境条件:加强环境的灭菌消毒。若有污染的材料不可以就地清洗,必须高压杀菌后再清洗,否则会导致大量孢子弥漫。此外,要及时打扫卫生,定期蒸熏消毒。保证环境的干净。5.超净工作台:要定期对初过滤器进行清洗和更换。此外,每次使用前要提前20min打开机器预处理,并对台面进行酒精喷雾消毒。二.材料死亡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材料死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外植体灭菌过度:一旦材料太小或灭菌时间太长,剂量太大,就会导致材料死亡,所以要严格控制时间。2.污染:大量污染会造成材料死亡。3.培养基配置出现问题:在激素配置或营养成分配置出现问题时,材料易死亡,常常发生在无生长点的材料和愈伤组织中。4.培养环境的恶化:温度过高,透气不好,培养过于密集,久不转移,有害气体的累积都会造成培养材料的死亡。【措施】:【1】.选用较为温和的灭菌剂,降低药物浓度,减少灭菌时间,或选取较为坚强的外植体(eg:生长季节取芽)【2】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操作。【3】认真配置各种母液及培养基,选用盐含量较低的培养基,也可以试着用1/2或1/4的培养基,并调整各激素的用量和配比。也可以适当添加抗生素,活性炭及必要的有机营养。【4】改善培养环境,及时转移和分瓶。【5】加强组培的过度管理。三.玻璃化是一种植物生理失调症,通常为植物体或叶片出现半透明或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其主要原因有6点如下:1.激素浓度:激素的影响包括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一方面指细胞分裂素的浓度,一方面指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当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或者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失调时,都会导致玻璃化,每种植物发生玻璃化时的激素浓度都不同,要提前查阅文献,找到合适浓度的激素。2.温度与湿度:温度主要影响植物的生长速率,温度升高时植株生长速度加快,但是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不良影响。温度忽高忽低易使得瓶内湿度增加,促进玻璃化的形成。为此,可以换用透气性比较好的牛皮纸封口。此外,若一个培养瓶中的培养材料越多,发生玻璃化的几率越大。3.光照:增加光照或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减少玻璃化的几率。当温度较高,光照不足时,很容易玻璃化。4.培养基的成分:在培养基中,适当提高碳氮比例,可以减少玻璃化的比例。5.对策:减少培养基中的含氮量,增加光照,调节培养温度,降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提高培养基硬度来防止玻璃化。四.褐化褐化是指培养过程中,由组培物质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导致培养基逐渐变为褐色,培养材料变褐死亡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1.材料的种类:不同植物发生褐化的几率不同。2.材料的年龄和大小:外植体的老化程度越高,含有的木质素越多,也比较容易褐化。此外,材料较小时比较容易褐化,而相对较大的材料则不容易褐化。3.光照:摘取外植体前,对母株进行适当的遮光处理,可以有效防止褐化。在接种后对材料进行一定的暗处理也可以降低褐化发生几率,不过处理过度是材料会死亡。4.温度:低温可以抑制褐化作用。五.黄化黄化是指在组培过程中,植株整体失绿,或叶片斑驳黄化的现象。主要原因是Fe不足,矿物营养不均衡,通气不良,乙烯含量过高,激素配比不当,糖量不足,PH变化太大,培养温度不适,光照不足等。解决方法是:配置母液时注意一仪器刻度是否都准确;及时转接培养物;使用透气性较好的封口膜,适当调节PH,无机盐浓度和激素配比要事先算好,不要忘记加糖,培养时加入抗生素也会影响导致黄化,可以适当的减少抗生素的量。六.变异和畸形变异和畸形是指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激素,环境等的作用,使得组培苗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发生变化,引起畸变,矮化,丛生,叶片变厚等的现象。畸变主要是由于激素种类和浓度导致的,温度过高也会导致变异。在环境变得恶劣时也会发生变异。对此,可以更具植物的种类与生长习性,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调节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改善环境等来减轻变异和畸变。七.组培苗瘦弱或徒长正常的组培苗应当叶色鲜绿,植株粗壮。如果在增值阶段出现芽苗瘦弱,徒长或节间过长,这种苗会长大,但就是比正常的瘦弱。有时即使是正常健壮的小苗,若生根阶段培养基或环境得不到保障的话,也会借鉴明显伸长,叶片变细,变薄,黄化等。这些苗过度培养时一死亡。原因:1.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产生过多不定芽,这些密集的芽若不及时进行转移与分割,很快会变成瘦弱苗。2.温度过高高温有利于苗的生长,温度过高,会造成节间生长过快。3.光照不足:组培苗会变黄,变细,变瘦,加速生长,使苗在短时间内变得更瘦弱。4.通气不良:通气不良是,会增加瓶内湿度,易导致苗的玻璃化和徒长。解决方法:1.根据植物特点减少分裂素的使用,加速继代培养的速度,适当减少接种的密度,适当降低温度,提高光照时间,调整培养基硬度,改用透气的封口膜。八.不生根或生根率低组培时经常会出现植物出根速率慢,效率低的现象,这些苗过度培养时,不容易适应外界条件。原因可能如下:1.激素种类和浓度:通常NAA用0~1.0mg/L时培养15天就可以升根,但是有些需要与IAA和IBA混合使用。生根率不会随着生长素的升高而一直生高。2.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和光照,温度低时,生根周期会延长。对于一些热带花卉来说,低温会使小苗不生根,温带花卉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时生根良好。改善措施:1.对难生根的植物,实验前要先查好比较适宜的种植条件。2.掌握各个操作中的要领和质量要求,尽量不要损伤材料。用于生根的苗尽量不要带有愈伤组织。九.过度苗死亡率高原因如下:1.组培苗的质量差。2.环境条件不适宜:基质的湿度过大会引起根部的溃烂,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组培苗的生长不适。还有光照,在过度期间要适当的用阴影网遮去大部分光照,之后再逐渐加强光照。但是在过度培养的后期,要提高光照强度,否则会造成定植成活率低。3.过度苗管理不精细:当发现组培苗出现不良状况时要及时的找出对策,防止其进一步的死亡。解决方法:1.有针对性的调整配方,改善组培条件,努力培养质量优良的小苗。2.及时出瓶,要防止出现根部的损伤。3.改善过度培养的环境,自动温控,及时灌水。4.加强过度苗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止。
本文标题: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9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