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弟子规第十五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1《弟子规》第十五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讲课时间:二00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地点:南京西路某号,靠近镇宁路一授课老师心理准备1真诚心:愿做弘扬弟子规的一颗火种。用圣贤的智慧指引自己的讲课。2清静心:忘我。3平等心:有教无类,无论年龄、宗教、相识与否都是奉献的对象。4正觉心: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5慈悲心:愿来的人都能真正受益。愿天下人都有无怨无悔、幸福美满的人生。二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2教学重点:对“药”、“尝”、“昼”、“丧”、“咽”、“变”、“绝”的理解。3教学难点:理解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三教学辅助1动画片《王裒泣墓》2讲故事:汉文帝对薄太后亲尝汤药,汉代董永孝感动天第一部分学习《弟子规》时间需时主题内容备注9:0020min诵读《弟子规》9点准时开始朗读,要求学生点读。心眼口,信皆要。训导老师指引后到的学生9:205min介绍老师们,师生问好行鞠躬礼9:255min开宗明义9:305min学习“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汉文帝对薄太后亲尝汤药9:3515min学习“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动画片《王裒泣墓》9:5515min学习“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汉代董永孝感动天10:055min复习今天的内容朗读背诵解释这六句话10:105min布置回家作业1弟子规生活力行表2写日记、说日记10:0515min养老院活动谈体会10:20师生行礼下课2第二部分公益活动10:255min分发捡垃圾工具10:3030min公益活动11:00结束公益活动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一全篇朗读要求:,9点开始授课老师带领大家朗读,训导老师指引迟到的学生马上跟读。二师生问好1训导老师选出小班长感口令:“起立,给老师们行礼。”2全体学生站立。3老师们鞠躬回礼。三开宗明义1强调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学习了《弟子规》正在帮助我们走上一条幸福的人生路。你们如果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弟子规中的每一条规范,那么你会发现你开心的事多了、烦恼少了,你的爸爸妈妈笑得多了、批评你的时候少了,你周围的同学、老师、邻居越来越喜欢你,还会以你为榜样。我们从小就要立大志,你们都要成为圣人。2什么是圣人?圣人就是道德、智慧都非常高尚的人,3各言而志:读书志在圣贤。说说各自的志向,引导目标要远大,脚步要从小事做起,不能光喊口号。二出示学习内容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朗读三学习内容学习【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1请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父母怎么照顾自己的。2体会老年生活1)腿上绑沙袋走路32)戴老花眼镜走路3学习【亲有疾,药先尝】。朗读和解释这句话:这是告诉我们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麽样来照顾父母。过去药几乎都是中药,是汤药,刚煮好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长辈吃的话,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烫,太烫了会烫嘴,太冷了喝下去胃会不舒服。所以子女往往会倒一点点,喝喝看,它是不是太烫还是太冷。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4学习『昼夜侍,不离床』。朗读和解释这句话:昼就是白天,夜晚侍候在旁,不离开床边。为什麽要做到这样?父母养我们,这样的恩德非常大。想想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当我们会走路,他怕我们跌倒;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他半夜不晓得要看我们几次,摸了我们的额头,一摸再摸,怕我们发烧。随时随地都在关心我们,体贴我们。这个时候父母年纪已经大了,他们生病了,身体不好了,正是我们回馈的时候,所以说『药先尝』,应该的。「昼夜侍,不离床」,也是应当的。5讲故事:汉文帝对薄太后亲尝汤药6小结:现在如果父母生病的时候服用的西药,我们应该注意提醒让父母按时服药,不可以服错药。尤其病情危急的时候,更应该守在床边,稍微的闪失,都有可能使父母病情恶化。照顾年老的父母,这个时候为人子女应该要很细心很仔细地来服侍,就像我们小的时候父母这样照顾我们的一样。能让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得到好好的照料,不但是4父母他所期望的,同时为人子女有这样的机会为父母尽孝,我们也应该要好好的珍惜这一段因缘,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奉侍自己的双亲。四学习【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老师说过:“父母的生日,不可不记住,父母的年龄,不可忘记。一方面因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2学习【丧三年,常悲咽。】届时: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後,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礼节,不在於舖张,不在於浪费。我们在送走父母最後的这个丧事,也要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敬与追思。古人都有守丧三年的这种美德。为什麽要守丧三年?因为子女从出生到三岁才能稍微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吃饭、穿衣,为人子女在父母过世守丧三年,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以前,经常孝子就会在坟墓的旁边筑一个简陋的草棚子,就在那里居住。3看动画片《王裒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4看后小结:我们看到听到王裒这样的故事有很大的启发,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精神,对父母那样的追思,即使母亲过世了,他还念念不忘母亲最怕的是什麽。父母刚过世的时候,我们因为思念他,经常不自禁的眼泪会涔涔下来,这也是为人子女所经常有5的。如果有的父母已经过世,即使已经多年,我们想到当年父母跟我们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也不免会伤心落泪。4学习『居处变,酒肉绝』。这里就提到当我们生的人,面对家里有过世父母,在这个时候我们生活应该要简朴,想到平常父母跟我们一道吃饭,此刻一个位子空着,我们看到这种景象,往往是咽不下饭,吃不下食物。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子女真的也无心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当我们守孝的期间,应该要遵从古人的礼节。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饮食、我们日常生活都要特别的节俭,可以说是对父母的一种哀悼。虽然我们现在物质环境这麽好,但是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我们能替父母,把父母生前如果他有留下很多财物,我们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让父母的钱财遗留人间,替他布施或者做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也是一种尽孝的表现。五学习【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1学习【丧尽礼,祭尽诚。】这里提到办丧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但是这个礼节并不是很舖张,很浪费,应该要庄严肃穆。丧礼很舖张,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个不是真正的孝道,反而是一种浪费。每一个人、每一个子女,或者晚辈,能在此刻,能有孝思追念之心,这样才是尽到丧礼,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的丧礼不是真正的尽到礼节,应该是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祭尽诚』,这里「祭」所指的是祭拜的时候要真诚。我们祭拜祖先,或者在祭拜刚过世的父母,要有怎样的心?要有他彷佛就在我们旁边这样的心。「祭神如神在」,6虽然他们已经远离了我们,但是我们在祭拜他,就好像我们呼请他回来一样,这样的亲切,让父母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宽慰。2讲故事故事:《孝感动天》(看地图)3学习『事死者,如事生』。解释:祭拜的时候应该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好像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追思父母,不一定是形式,经常能想到父母他所教育我们,他所指导我们,所教诲的种种言行,或者其他这个很有道理的情形,我们都要牢记在心里。4小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人能感恩祖先,能感恩过世的父母,这样我们就不敢胡作非为,我们有父母在,我们有祖先在,我们不敢贻羞祖先,我们不敢丢自己祖先的脸。所以,如果我们祭拜的时候,能用这样的心,很诚敬,就好像他们就在我们周遭,跟我们在一起,这样的祭拜才有意义。备注:参考案例钱学森家族1911年12月11日(农历辛亥年十月廿一),钱学森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是独生子。父亲钱均夫(1880——1969)名家治,后以字行,祖籍杭州。钱学森是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领导了中国的火箭、导弹及航天计划,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小行星3763被命名为「钱学森」。钱学森于1918年入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1921年转校北京高等师范学院第一附小。1923年钱学森入学北京高等师范学院附中,1929年毕业。71929年秋,钱学森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铁道机械工程。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同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外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曾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家族:父:钱均夫(1880——1969)名家治据介绍,钱均夫是钱缪的第三十二世孙。当代亦有众多政治家和学者出自这个家族,诸如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复、钱穆等,人们都惊异于钱氏家族的才华,原来他们的祖先是当年吴越国武肃王钱缪。钱缪的后裔不仅人才辈出,而且遍布世界五大洲。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1912年,钱均夫在上海创办了“劝学堂”,以传播民主革命的思想,1956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馆员,1969年去世。是一位爱国的革命人士,新中国文史专家。钱均夫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在钱学森幼年的知识启蒙里,是父亲首先向他开启人生与智慧之窗。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博学多才、谦恭自守的钱均夫,营造了家庭宁静的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这对幼年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1935年,钱学森准备留学美国之前,钱均夫提醒儿子,在国外攻读专业之余,要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他特意为儿子买了《老子》、《庄子》、《墨子》、《孟子》以及《论语》、《纲鉴易知录》等一类典籍。他说:“熟读这些书籍,可以对祖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摸到一些头绪。”钱均夫还说:“任何一个民族的特性和人生观都具体体现在它的历史中。因此,精读史学的人往往是对祖国感情最深厚、最忠诚于祖国的人。”当钱学森即将登上远行的轮船时,钱均夫抖动着双手,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急促地塞到儿子的手里,说道:“这就是父亲送给你的礼物。”说罢,老人快步走下舷梯。钱学森怔怔地望着父亲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出口处,这才连忙打开手中的纸条。只见上面写道: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乃父告之。钱学森不禁潸然泪下,默默地背诵着家父的临别教诲,在心里说:“我尊敬的父亲,你的教诲,儿子铭刻在心,你老人家尽管放心吧!他在父亲钱均夫爱国思想的熏陶下,决心以科学技术复兴中华为已任,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的层层阻挠回到了祖国,投身于创建中国航天事业当中。母:章兰娟章兰娟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聪颖过人,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极强,具有数学天赋。她心灵手巧,富有想象力,尤善针带刺绣。她随手绣出的金丝珍珠鞋,可称之为巧夺天工的工艺品。钱学森在回忆他的母亲时说:“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
本文标题:弟子规第十五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5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