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 德国的经验最宝贵
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德国的经验最宝贵2016年01月30日来源:凤凰国际智库德国对中国的启示:建立大空间经济作者:李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摘要:通过民主和自由经济的力量,今天的德国已经成为欧盟的领导者。借助欧洲大市场,德国不仅繁荣了本国经济、赢得了经济安全,它还通过这个平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可以借鉴德国的发展经验,联合周边的国家,发展以我为主的大陆区域经济,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现有的世界经济秩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现在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中国是个世界大国,这种认识源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事实。历史上的德国也经历过这样的时期。1871年德意志民族国家建立,此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德国人开始谈世界大国,是在1890年前后。到一战前,德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经济实体。但其蓬勃向上的历史进程止步于一战,在与西方世界的战争中,德国败下阵来,从此在政治上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至今仍背负着沉重的道德十字架。德国是如何看待自由世界经济体系的?怎样才能摆脱、突破、战胜西方的制约、遏制和围剿?如何才能推行欧洲乃至世界的新秩序?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德国的思考及其历史经验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早在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民族的思想家、理论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就指出,亚当·斯密的世界自由贸易论不是什么普世的原则,因为它主要对英国这个早期的工业化岛国有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推行自由贸易有利于它进一步开拓市场和摄取原材料。同时英国是个岛国,拥有强大的海军,这使它不仅占有了大量的财富,还拥有了更为重要的控制财富的能力。英国海军占领了直布罗陀等海上交通要道,随时可以用武力威胁、封锁敌国的贸易通道,从而削弱甚至阻断其经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李斯特强调,德意志的小邦国根本无力对抗英国主宰下的自由世界经济体系,他们必须联合起来,发展依托欧洲大陆的大空间经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尚未统一,李斯特所讲的大空间具体指统一、独立的德意志民族国家。这是德国最早的区域化思想,到了19世纪下半叶,随着德意志民族国家建立和欧洲、世界经济的突飞猛进,德国的大空间经济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像当时的宏观经济学家、柏林大学的校长古斯塔夫·施莫勒尔、政治家弗里德里希·瑙曼等一批社会精英明确提出,伴随着世界经济不断的一体化、密集化,民族国家间的矛盾不是缓和了,而是愈发激烈起来。在这样一个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偏安一隅。仅靠着一国的单打独斗,是不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要想在世界经济当中立足,必须要联合周边的国家,发展大陆大空间经济。当时德国人设想的中欧经济大空间主要包括了德国、奥匈帝国及东南欧地区。但德意志帝国的现实政策,显然未能跟上这种思想认识。1888年威廉二世上台,他采取了所谓的新路线,执行新的世界政策,要争作世界大国。德国积极地拥抱世界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间,为了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及海外贸易通道,德国海军走向深蓝,开始建造大型公海舰队,与英国展开了激烈的海上军备竞赛。1898帝国通过了第一个造舰法案,准备打造两只中型舰队,每只包括8艘主力战列舰。紧接着,于1900年通过第二个造舰法案,舰队和舰只的数量翻番,要打造4只舰队,共32艘战列舰。并且提出三舰速度,即每年制造3艘战舰,这样到1920年,德国便可拥有60艘大型战舰。德国海军的实力将大大提高。但作为一个后起国家,德国无力改变英国独霸海洋的格局,无法突破英国主宰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到一战前夕,德国海军的年度预算不及英国一半,同时也不及美国与俄罗斯。在一战中,西方国家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政策,阻断了德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由此引起的物资匮乏削弱了德国的军事力量,这是德国战败的重要原因。即便在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后。西方仍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海上封锁,造成大量德国人因饥饿而死亡。一战结束后,不少德国人对西方抱有幻想。认为只要自己进行议会民主制的改革,就可以受到西方的宽恕和优待。1918年10月,就在战争结束前夕,德国进行了议会民主制的改革,皇帝统治下的专制帝国变成了议会民主制国家。但是,令德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得到的却是侮辱和惩罚性的《凡尔赛条约》。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失去了十分之一的人口,七分之一的土地,所有殖民地及国外资产被没收,军队被消减。一战期间,德国在国外作战的野战部队就多达500万,但《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能拥有10万陆军。另外,德国不允许有坦克,不许有潜艇,不许有飞机,民用航空也不行。与这些制裁措施相比,最让德国人不能够接受的有两点,一是把发动一战的责任全部推到德国头上,并以此作为政治和道德的依据,强迫其支付天价赔款;二是,一战后德意志帝国周边的民族,都可以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而唯有德意志人不能实现民族统一。《凡尔赛条约》明令禁止德国人与奥地利的德意志人合并成为一个大德意志帝国。这哪里是什么民族自决的理想,分明是西方大国肢解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工具。在这种恶劣的国际环境下,德意志地区的社会精英们更加认识到建设大空间经济的必要。慕尼黑大学的地缘政治学家卡尔·豪斯霍菲尔认为,英美国家的海军控制着海上贸易通道,像一条巨蟒一样威胁、缠绕、窒息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像德国这样的大陆国家,要想获得经济上的安全,必须建立大陆大空间经济。为此,他还做过精确的计算:只有建立从法国波尔多到中国青岛的大陆联盟体系,才能在战略资源上与英帝国抗衡。如果英美联手,他们将无敌于世界。也就说,从一战后的情况看,西欧、东欧、俄罗斯,再加上中国都联合起来,也无法撼动英美的世界霸权体系。除此之外,奥地利人库登霍夫·卡莱基认为,一战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五大政治经济区域,有欧洲、美洲、英帝国、俄罗斯,还有包括了中国和日本的东亚区域。他主张德国应该向西联合法国,实现泛欧联合,用关税同盟统一欧洲大市场,最终建立以法德为轴心的欧洲联邦。只有这样,欧洲的小国才能与其它的区域联合体抗衡。法德在两战间未能走向和解。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纳粹着重强调了大空间经济的军事战略意义。在他们看来,建立这样一个大空间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德国经济的自给自足能力,只有拥有了欧洲大陆范围的大空间经济,德国才能抗击西方的长期海上封锁。更进一步讲,只有掌握了乌拉山以西的欧洲大陆的全部资源,德国才有可能抗衡美国,争雄世界。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和考虑,希特勒发动了侵略苏联的战争,争夺东方的生存空间。但在二战中,纳粹德国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这说明,武力统一欧洲经济大空间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欧洲的前提是各国的独立和平等,只有通过平等的联合,才能逐步实现欧洲统一的梦想。二战以后,通过民主和自由经济的力量,德国终于赢得了自己的经济大空间。今天的德国已经成为欧盟的领导者。借助欧洲大市场,德国不仅繁荣了本国经济、赢得了经济安全,它还通过这个平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德国百多年来的历史,我们看到它经历了从积极投身世界经济,到建设欧洲大陆大空间经济的历史转变过程。建设欧洲大陆市场,绝不是要脱离、逃避世界经济,而是要摆脱为人所制、为人所困的局面,在一个更广阔、更有力的平台上,去影响、塑造、乃至主宰世界经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应该借鉴德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联合周边的国家,发展以我为主的大陆区域经济,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现有的世界经济秩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本文标题: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 德国的经验最宝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5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