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对“善”与“恶”本质来源的思考——对余全介老师解读“至善”引起的思考Y12农域孟庆友学号Y12095110014【摘要】在余全介和程继红老师所讲授的文化课中,都讲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善”的问题,其中余老师对儒家的“善”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认为“善是内圣外王、至仁。至善,就是极好,好到极致就是善的最高境界。但未对“善”的来源做出阐述,本文认为“善”与“恶”的意义来源于欲望,产生于对欲望的是否满足。【关键词】善恶善恶本源欲望善的本质是什么?恶的本质是什么?从何而来?善与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吗?古代的先哲们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深入探讨,有人认为善恶是相对的,没有善就没有恶,没有恶就无所谓善,可是这种相对的思考没有告知善与恶的本质及产生的机理和来源;也有人认为“善”与“恶”皆是人的本性,以儒家先哲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西方基督教为代表的性恶论,即人的本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导致了恶习的形成);人的本性是恶的(人生下来就是有原罪的,是恶的)。这种把善恶归结于与生俱来的、本性的观点我认为还有待于思考和研究,因为从人性论的角度讲,善恶是否是人的本性或本性的基础还是存疑的,比如孔子讲的“食色性也”,也是讲人的本性。我们认为善恶是基于人本性之上的概念,是人与人之间欲望能否被满足的评价,产生了“善”与“恶”的概念,“善”与“恶”不应该属于人本性的范畴。一.“善”在各语言中的意义在汉语中,“善”善有善良、慈善、善心、善行多种含义,是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的意思。《说文解字》曰:善,吉也;与之相近或密切相关的词汇是:“良”善也,“美”与善同意。《易•大有》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之语;《易•坤》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尚书•毕命》中有“彰善瘅恶”一词。《左传•昭公十二年》的“供养三德为善”,《论语•子路》的“不如乡人之有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与“善”相关的“良心”一词,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朱熹对其解释道:“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清人焦循也持有相似说法:“良之意为善,良心即善心,善心即仁义之心。”“善”的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的写法分别是good、bon、gut、buono、αγαθον。在英语词典中,对“善”的解释是:(1)某种好的东西;某种符合宇宙道德秩序的东西,值得称赞的特征;好的要素或部分。(2)繁荣或福利的促进,某种有用的或有益的东西。(3)某种具有经济功利或满足经济需求的东西;个人的具有固有价值而非通常价值的属性,不包括金钱、安全和可转让票据;制造或生产供出售的某种东西。(4)好人。(5)为达到目的需要的品质;不道德行为的证据。二.对善恶论述的主要观点1.孟子、荀子对“人性”及“善恶”的论述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基础是指人的道德特性,即人作为“人”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本性,孟子将这种本性归结于“善”,其来源于人生而具有的“四端”(即所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可告子和荀子提出的“生之谓性”,人的耳目口鼻之欲看作人自然本性的一部分,但他认为人的这种本能欲望与禽兽一样,不能体现人与禽兽的区别,所2以,他选择人的特有属性——德性(善,至善)视为人的本性。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孟子.尽心下》中又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1]。在他看来,耳目口鼻四体之欲当然是人的本性,但是这种本性与禽兽相同,所以君子不将这种本性看作人的本性,而只将仁义礼智这种异于禽兽、体现人与兽之间差异的德性看作人的本性,道德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如果人失掉了这特性,也就失掉了“所以为人”,就不再是人了。荀子认为,善是人为之“伪”,是对人本性克服的结果,其善恶标准在客观。在《荀子•正名》中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在《荀子•性恶》又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2]。意思是:性是“生之所以然”,是人的生命本来就有的,是天生的;是不用学习就能够得到,不用经过努力就可达成的。由此看出,荀子对于人性的规定,是自然属性的意义,是天生的,基本等同与告子的“生之谓性”。《荀子•性恶》中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3]。这段话中,荀子从人的欲望,人的本能去讨论人性。他认为“性”既包括感官的感受和“好恶喜怒哀乐”之情,还包括“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荀子•性恶》)的生理欲望等,所有这些就是“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因此,在人性界定方面,孟子所讲的“人性”与荀子所讲的“人性”的意蕴不同。孟子在不否认人本性的“利欲心”的同时更强调人本性中的“道德心”,即“善端”及“教化”到“至善”。作为人“道德心”要胜于“利欲心”,所以“道德心”才算人性,所以才提出性善论。而荀子认为,“道德心的善”是后天教化大于先天所赋,所以认为天生自然的“利欲心”是人性的基础。因此,孟荀二人所说的“人性”,其赋予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两个观点的核心一个形成了性善论,一个形成了性恶论。2.叔本华对善恶的观点叔本华是西方近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开启者,他从意志论思想出发,对传统的、人们普遍持有的善恶观念做出了一种深度解析,将善恶分为相对性善恶观和绝对性善恶观。他看来:“本来意义上的善恶概念,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善“是指一客体对意志的某一固定要求的相适性”[4]。无论对物来讲,还是对人而言,只要是迎合意志的,只要是满足意志目的的,就是好的、善的;反之,就是坏的、恶的。也就是说,一切都以是否满足意志的欲求目的为评价善恶之标准,这样,必然会造成善恶的相对性。叔本华认为:“绝对性善恶观对自我意志的满足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一个个体若为肯定自己的意志欲望而竟至否定别人的意志欲望,就称其为恶。相反,若是自愿且不求回报地甚至不吝牺牲自己的意志利益帮助别人实现意愿,就是善,并且越是这样做,善的程度就越高”[5]。叔本华的绝对性善恶观,恶必是出于利己动机对他人意志利益的否定和损害,善则是出于利他动机对他人意志利益的肯定和帮助。3.奥古斯丁对“恶”的解析奥古斯丁认为:恶是人的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恶直接来源于贪欲,贪欲使人用意志进行自由选择,恶源于人选择属世之物而背离永恒世界。其把恶的来源归纳为两个关键要素:贪欲和选择,贪欲是恶行发生的动因,选择是其行为实施的途径[6]。三.“善”与“恶”的本质意义来源于欲望的满足“善”的中文造字结构是“羊”“草”“口”,这其中就有满足食欲的意义。中文字意主3要包含:“良”、“仁”、“吉”、“好”等意思,外文字意主要包含:“好的东西、特征或要素”、“有用或有益的东西”、“满足需求的东西”、“达到需求的品质”、“好人”,从以上的字意表达的共性字意是:“有好、可欲、有益、有用、满足需求等意思,其基本是从满足人的欲望或者说是服务与人的需求的角度产生的”,可见在不同的文明产生的文化中,对“善”赋予的意义基本是满足需求和可欲这个意义产生的,善的定义来源于满足人的欲望。在《孟子•尽心下》里提到“可欲之谓善”,意思是可以达到、可以实现、可以满足欲望的就是善,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就是善。这时善的概念已不再是早期,仅仅指羊多、食物等原始含义,而是从对食欲的满足扩展到一切事物对人的生存、生命的欲望的满足。因此“善”的意义来源于对人食欲的满足,由此扩展到对人的生存、生命的欲望的满足。美国哲学家艾德勒认为,“凡能解决我们的需求、满足我们需要的善,不管它是实在的还是表观的,都属于人类善这个范畴。可以说善来源于欲望的无偿满足,即无偿满足欲望既是善(善行、善心、善意);反之,不被无偿满足有可能是恶(恶行、恶性、恶心、恶意等),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公平交易。“人对我的善”与“我对人的善”本质都是欲望是否被无偿满足,只是善的对象和提供善的客体不一样,但是善的产生没有离开人的欲望和对人欲望的无偿满足。因此,无论是相对性善恶还是绝对性善恶,我们可以看到都是以是否满足意志的欲求目的为评价善恶之标准,区别只是绝对性善是一个个体自愿且不求回报地甚至不吝牺牲自己的意志利益帮助别人实现意愿;绝对性恶是若为肯定自己的意志欲望而竟至否定别人的意志欲望,就称其为恶。这种相对性与绝对性对善恶的区别没有脱离善恶本质的起源,即善恶产生于欲望。参考文献[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34[2]同[1][3]同[1][4]杨伟芳.叔本华善恶观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同[4][6]崔宏伟.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中恶之起源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12.6
本文标题:对善与恶来源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6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