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
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2010高考考纲解读】2010年《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一、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高考考点】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解说】所谓“常见实词”,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这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又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凡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都应当算作考查内容的常见实词;当然,也还应当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需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文言实词的考查常常是对某个实词提供四种解释,要求选出正确答案。或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或错误的一项。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解说】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进行的限定。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是指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些个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种用法。“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大致表现为常见用法。所谓“用法”,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虚词的词性,二是虚词的语法作用,三是虚词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值得注意的,高考《考试大纲》虽然规定了考查18个虚词,但从近年各省市考题出现的虚词情况看,有的省市的命题是超出18个虚词范围的。因此,我们在学习文言文虚词的时候,还不能只局限在18个虚词内,也要适当扩大一些范围。考点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解说】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包括以下考点: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在词语的“用法”上,文言更灵活,一词兼几类的情况非常普遍,临时活用的情况也很多,这就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句子构成形式。主要的形式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话用、动词的活用。了解这些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理解与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去抽象记忆到底有哪些种特殊句式与用法,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这里的不同用法指词类活用和句法一样都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语法并没有太大不同,但毕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限定在古今语法相异的主要方面。考点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及断句【考点解说】本考点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基本包括三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能够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义;二是能够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翻译成现代汉语”,从2002年起,由客观性试题变为主观性试题,要求将文言文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文言语句翻译题成为常考、必考内容,其分值也在逐年上升,因此,我们必须“取法于课内,积累于课外”。文言文断句,是考查考生诵读文言文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特别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和理解。近几年许多省份都考查了文言文断句。由此看来,文言文断句在今后的高考中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将有许多省份步入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因此,在复习中,文言文断句不可忽视。考点5:筛选文中的信息【考点解说】“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言、时、地等主要信息,从而对试题提供的选项信息进行辨析和判断,或者根据试题要求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表述。这一考点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文段中的有关词句、文段的层次结构、语言技巧,都可以成为筛选的信息对象,近年来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主要是:(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表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特点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的信息;(4)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考查的基本题型是客观选择题型。考查考生对某一方面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辨识的能力,这是高考考查的主导题型;从阅读材料中选出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要求选出符合某一方面信息的选项,这是高考的辅助题型。考点6: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解说】“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考查时,一般涉及某个论点的依据、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故应用性、综合性较强。“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本考点要求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分析时,要从选文的情理入手,透过一事、一言、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透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观点。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题型是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件事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地分析所叙述的事件或所说明的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感情倾向有时较直露,有时含蓄,因此,要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抽象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加以“概括”。【考点回顾】一、(2009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延缓【答案】B【解析】A项“奇”,意动用法,“以……为奇”;C项“诛”是杀的意思;D项“弛”是松懈、松弛的意思。【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B。所考查的实词在中学阶段都学过且出现频率较高,其词义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留存。要求根据具体语境把握含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B.发兵捕之.,久不得周怀政之.诛,帝怒甚C.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D.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答案】D【解析】A项第一个“其”代词,他、他的;第二个“其”副词,表祁使语气,一定。B项第一个“之”代词,他;第二个“之”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D项第一个“乃”副词,却,竟然;第二个“乃”副词,竟然。【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考查的虚词都是《考试大纲》规定的词,采用对文中的两个句子进行比较的方式,目的是要去考生根据具体语境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①迪深厚有器具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③⑥D.③⑤⑥【答案】C【解析】①是李迪性格才能,④是李迪因先前忤章献皇后意而被贬,⑤是李迪欲为皇上祈祷好年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要求筛选的都是体现主人公主要性格的重要信息,考查的重点是对文章内容和特定信息的准确把握能力。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答案】D【解析】A项错在“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应该是他祖上为了躲避五代战乱。B项错在“立即打击报复”。C项错在“不为众怒”,是不畏上怒。【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归纳概括的是与主人公的言行、性格和影响等有关的重要信息。重点考查在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中心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5.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列问段断句。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解析】文言断句可分四步: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难后易;第三步借助“特征”,利用标志性的语气助词判定句读,巧妙断句;第四步注意句式,辅助断句。文言断句在广东高考中已是练习第四年考查了,学生对这类题目应没有陌生感。这个文段是之前传记内容的延续,虽信息量较大,但总体难度不大。【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给文言文段断句”能力层级B,这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文言文的有效手段之一。古人很重视辨明句读,韩愈在《师说》中说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夜”中的“小学”,指的就是学句读(学断句)。(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译文:。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译文:。【答案】①(太后)对李迪说:“你从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大事,大概错了。”②皇帝下令不同意,但是认为他的胸襟很豪迈。【解析】翻译时一定要根据原文内容,尽量采用直译的办法,对文句进行准确翻译,不能任意扩充或想象。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对文意的理解又直接取决于对文中实
本文标题: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6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