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善建议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善建议2010年02月09日12:26:55来源:中国金融界网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但调查显示: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中还存在盈利难度大、支付清算网络不畅、资金实力不强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解决,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一、被调查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此次调查的村镇银行为湘乡市村镇银行(湖南省第一家村镇银行)、桃江建信村镇银行(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和我国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调查显示,村镇银行业务运行具有以下特点:(一)决策效率高。村镇银行是一级法人机构,没有多层级管理,决策比较灵活、效率较高。如湘乡市村镇银行在设计信贷审批流程时,充分考虑一级法人决策半径短的优势,明确了董事会、董事长、行长的职责权限(授信额度200万元以内由行长审批,200-500万元由董事长审批,500万元以上由董事会审批),有利于信贷业务的快速决策与实施,该行开业当年就盈利150万元。(二)信贷创新多。如湘乡市村镇银行为龙洞乡农民肖明求发放土地流转质押方式贷款2万元,有效激活和启动了湘乡市土地流转市场;为湘乡市泉塘镇农民王松林发放林权质押贷款10万元,有效调动了林户造林的积极性;与借款人梅桥镇农民肖俭村、湘乡市交通局签订应收账款质押合同和“三方协议”方式发放了贷款50万元,有效支持了农村乡村道路硬化建设;为湘乡市工贸新区黄显文发放库存商品质押贷款50万元,起到了金融支持农民经营创业的示范效应。再如,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推出“产业链担保方式”,由下游企业长沙天鹰高压开关电器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向上游企业高桥福利铸造有限公司发放200万元贷款,克服了先前因抵押物不足而无法融资的障碍,解决了企业资金紧张的燃眉之急。(三)贷款利率低。如曾都汇丰村镇银行6个月至1年期贷款平均利率仅为7.14%,低于当地农村信用社2.9个百分点;湘乡市村镇银行也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执行-10%至70%的浮动标准,村镇银行较低的贷款利率吸引了较多的农村地区资金需求者,真正让“三农”享受低廉的金融服务。(四)业务发展快。如湘乡市村镇银行在全国近100家村镇银行中,率先第一家走出城区到湘乡市棋梓镇设立支行。2008年4月,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人民币增至4000万,并于2009年5月开始开办外汇业务。二、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一)盈利难度大。与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大中型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经营规模偏小,资金运营缺乏规模效应。且员工工资、日常经营等支出较大,财务负担重。以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为例,2009年1至6月份,该行账面亏损245.3万元。此外,曾都汇丰村镇银行若开办银行卡业务,须建立独立的网络系统,其投资将超过600万元;加入中国银联网络系统,又需费用300万元,财务压力较大。又如,桃江建信村镇银行开业初期投入较大,分摊成本较高,年摊销成本近200万元。另外,该行2009年度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干部都不在该行列支人力费用,待以后年度此项开支列入该行财务核算,其财务成本将大大提高。(二)支付清算网络不畅。目前,村镇银行无联行行号,未能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资金汇划十分不便,限制了村镇银行结算业务发展。如桃江建信村镇银行只能通过建设银行桃江县支行进行资金的手工清算,资金汇划到账速度慢,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此“汇路”硬伤,导致存量客户更愿意选择现金方式交易,这使得该行现金备付率居高不下,耗费了资金成本;而对于潜在客户,汇路的不通畅直接增加了其存款营销的难度。同时,村镇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一,吸引力不高。如,目前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的业务种类只有存、贷、汇等3种传统业务;可供客户选择的支付工具也只有现金支票一种,结算方式也仅有汇兑一种,个人支票、银行卡等新兴电子支付工具均未开办,限制了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三)资金实力不强。一是村镇银行设立于农村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其储蓄存款的增长。二是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少,网点辐射范围不广,城乡居民存取款十分不便,吸储能力不强。同时,现代化支付手段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村镇银行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减少了资金来源。三是融资渠道受限。现阶段村镇银行还不是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不能从货币市场上直接拆入资金,其他融资渠道也受限。(四)信贷支农创新压力较大。一是县域经济一般比较落后,农村处在转型的初始阶段,农业与金融天然的结合不密切,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不强。且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限制了村镇银行业务的拓展。二是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以及农业信贷的短期性、分散性、和风险性决定了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加上无操作性强的成功经验可循,因此,村镇银行要在支农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一个较长和渐进过程。新的信贷信贷产品的推出需要更广泛的协作与支持,其推广也只能由点及面、逐步推开。三是“三农”融资抵押担保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导致村镇银行的信贷业务不能有效的进行风险缓释。四是部分政府职能部门跟进协调滞后。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林权抵押贷款融资中,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推进此项工作的职责和流程缺失,造成评估、登记无法实施,导致创新的金融产品难以推向市场。五是人力资本缺失。村镇银行设在县城或村镇,没有高薪的激励,难以吸引和留住金融人才。(五)风险控制任重道远。相对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内控相对薄弱。其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使信贷资金安全面临较大挑战。三、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政策支持力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实行低于农信社的差别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给予村镇银行更大的流动性;积极解决给予村镇银行政策性贷款利差补贴、允许申请央行再贷款、提供征信服务等方面的障碍问题;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存款人对村镇银行的信心。在财政政策方面,建议地方政府建立县域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及专项奖励基金,对村镇银行发放涉农贷款进行风险补偿或奖励;给予稳定性较好的农田水利、以工代赈等涉农性的财政资金对口支持;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支持其发展壮大;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发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各类保险品种,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在法律方面,加速解决农村住房和宅基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建立健全农村土地、鱼塘、水面等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法律制度,解决农村贷款缺乏抵押物品的矛盾,健全农村担保体系。(二)进一步加快支付系统建设。人民银行应当积极研究办法,帮助村镇银行加速完善结算渠道。村镇银行要积极依托股东行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可采取先间接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征信管理、外汇管理等网络系统,提高服务能力,待时机成熟后再适时加入大小额支付结算系统。同时,村镇银行要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推广个人支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银行卡以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兴电子支付工具,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村镇银行开展的相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鼓励群众和中小企业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二是人民银行可根据村镇银行发放支农贷款比例,确定再贷款额度,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三是合理设置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建立流动银行,扩大服务半径。四是适度调整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运用政策。允许村镇银行从邮储银行“买入”资金用于发放贷款,不再必须按“同业存款”处理。五是鼓励有条件的村镇银行发行次级债券,适当放宽加入货币市场的政策条件,增加村镇银行其他融资渠道。(四)完善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对村镇银行实行统一监管与分层次监管相结合,对不同地区的村镇银行可以根据其规模和业务范围实施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和级别采取差别监管。引导村镇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促进村镇银行稳健经营。适当放开村镇银行的地域经营限制,允许经营状况良好的村镇银行跨县域开展业务。(五)加强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村镇银行要主动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联系,了解当地重点发展农业产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同时与当地经济合作组织接洽,把握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和农户金融需求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探索并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另外,除有贷款的需求外,部分农民也有理财需要,村镇银行可借鉴城市银行的理财经验,设计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六)增强农户的信用意识、合作意识和现代意识。地方政府要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户“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意识,使广大农户把讲诚信作为生产经营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要增强农户合作意识,通过合作社、行业协会、联保小组等形式,进一步拉紧利益联结纽带,开展互助合作,解决协会或小组成员临时资金困难,共同抵御信贷风险,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引导广大农户增强现代经营理念,从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转向集约化规模经营,从而促进农业由传统、分散、低效向现代、规模、高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有效的金融需求。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困境及改善建议摘要:从2007年村镇银行开展试点以来,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村镇银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村镇银行现今遇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并对村镇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政策上和村镇银行自身完善的建议。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风险;小额信贷;免费论文2007年,县以下的存款有10.12万亿,但是贷款额度仅有5.72万亿,存贷之间相差4万多亿。从供给的度来说,农村金融网点覆盖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构覆盖率低,有的甚至是空白。竞争也不够充分,在针对农户的贷款方面,现阶段只有农信社在做。邮储银行的农户贷款也才起步。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需求之间的问题主要包括:资产质量低下,服务效率低,或者服务质量与素质相对比较差;服务种类也比较少,信用环境不好,信用制度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国家于2006年底做出了重要调整,银监会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2007年10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村镇银行97家,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九十多家村镇银行已实现有效贷款40多亿元,其中支持农户和农民的贷款占到60%以上,一半以上的村镇银行已经过了盈亏平衡点。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准入资本范围、注册资本限额,投资人资格、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一方面,村镇银行的进入,可以有效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而另一方面,又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村镇银行虽然是农民自己的银行,是“穷人的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由于经营环境受地域自然条件、开放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等限制,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更关键的是,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村镇银行要成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一、村镇银行面临的风险村镇银行进入农村市场,面临的风险非常之多。截至2007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良贷款率高达16.4%,其中农林牧渔贷款不良率27.1%,农户贷款不良率12.8%,均远高于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贷款率7.5%的水平。涉农贷款不良居高不下以及其发放不足量主要是由
本文标题:当前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善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75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