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提高作物品质的方法和途径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提高作物品质的方法和途径一、作物品质简介概述:作物品质(cropquality)是指收获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作物品质的评价标准,即所要求的品质内容因产品用途而异。作为食用的产品,其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更重要,作为衣着原料的产品,其纤维品质是人们所重视的。评价作物产品品质,一般采用两种指标,一是化学成分,以及有害物质如化学农药、有毒金属元素的含量等;二是物理指标,如产品的形状、大小、滋味、香气、色泽、种皮厚薄、整齐度、纤维长度和强度等。作物品质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产品的经济价值高低,而且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因此,分析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质的途径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1作物品质仪器种类:作物品质仪器的种类主要包括凯式定氮仪、粗纤维测定仪、脂肪测定仪、精米机面筋测定仪、烟点仪谷物硬度计、降落数值测定仪、智能白度仪、淀粉分析仪、罗维朋比色计、圆形验粉筛、油脂测量仪、粘度测试仪、谷物容重器、磁性金属测定仪、粉质拉伸仪等,这些作物品质仪器将准确快速的辅助广大农民科研朋友。二、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2.1遗传因素作物产品品质性状,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食味和蒸煮品质等,一般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例如稻米香味(受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籽粒长度、垩白率等性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受主效基因和多基因的控制,正因为如此,作物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产品品质的差异;另一方面作物品种性状在遗传上一般都是数量性状,就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了。2.2环境因素2.2.1地理条件禾谷类作物籽粒(小麦、水稻、玉米、大麦、黑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提高;而大豆是南高北低;同时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随纬度或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低、雨量少、日照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分的合成。因此,地理条件严重影响着作物的品质。2.2.2季节条件季节不同,产品品质差异较大,如南京的早稻和晚稻相比,一般是早稻的米质较差。2.2.3温光条件温度适宜有利于作物品质形成,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籽粒蛋白质有所增加,研究表明:小麦在20-25℃条件下,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最高;水稻籽粒成熟期间的温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当烟草成熟时,若在24-25℃昼夜平均温度下,持续30天左右,有利于提高烟草叶的品质。由于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一般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产品糖分、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2.2.4水分条件作物品质的形成期大多处于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因此需水量多、耗水量大。如果此时遭遇干旱或渍水,一般都会明显降低品质。水分不足不仅会影响外观品质,也会影响内在品质。水分过多则会抑制根系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物质积累和代谢,降低品质。对于不同的作物或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水分对其品质的影响是不同的。无论是降雨量还是土壤水分的增加,蛋白质含量都有所降低;水分、温度、施肥不同时,也会影响到油料作物油分的含量和成分;当然,土壤水分含量、矿质营养以及光照、种植密度均影响作物的品质。而麻类作物生长期间水分充分供应,可促进形成品质优良的韧皮纤维,防止木质化。2.2.5营养条件2.2.5.1大量元素对作物品质的影响一般来说,就肥料而言,氮肥能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当氮磷钾配合时、产量和蛋白质均明显增加;氮肥用量高,油分中饱和脂肪酸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减少,促使脂肪酸价提高,使油分变坏;钾肥和磷肥有利于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的提高,而氮肥则降低淀粉的含量;对于甘蔗和甜菜,生长后期较低温度有利于糖分积累,当然氮磷钾配合使用以及增加钾肥用量均可提高含糖量;氮磷钾三要素有增加棉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纤维细度,全面提高棉纤维品质的作用。2.2.5.2微量元素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微量元素含量不足与过量都难以获得优质产品。硼能促进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受精过程,有利于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不同作物品种的施硼效果有很大差异,其中十字花科、双子叶植物尤其是具有乳液系统的双子叶植物,需硼多,施用硼肥效果好。施硼肥能克服油菜的“花而不实”,大、小麦的“穗而不实”,棉花的“蕾而不花”,苹果的“缩果病”,柑橘的“硬化病”,甜菜的“心腐病”,芹菜的“茎裂病”,花生的“有果无仁”等,且有利于根系生长,从而改善了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品质。锌营养能促进植物叶绿素与生长素合成,改善植物的碳、氮代谢,有利于细胞的正常分裂与生长。施锌肥能克服植物的生长受抑、叶片失绿变白、畸形、茎节短缩、生长点坏死、根系细弱等,如玉米的“白芽病”,水稻“僵苗”,落叶果树的“小叶病”,柑橘的“斑叶病”,油桐的“青铜病”,果树小叶丛生等病症,从而达到增产。2.2.6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不仅会对作物产量造成巨大损失,对作物品质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臭氧浓度的提高会降低大豆的油酸含量,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则会增加脂肪中油酸的含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使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向氨基酸和蛋白质转换的速率下降,使作物体内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下降。2.2.7土壤通常肥力高的土壤和有利于作物吸收矿质营养的土壤,常能使作物形成优良的品质。如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改土,可起到明显提高作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土壤质地会影响作物的品质,在壤土、砂土上种植的花生总糖和蔗糖含量明显地比粘土上种植的花生高些;种植在砂土上的花生油酸/亚油酸比率(O/L)最高,粘土上的次之,壤土上的最低。土壤的盐碱含量不但会影响作物产量,而且还会影响作物的品质。盐胁迫会影响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但对脂肪酸的组成有一定影响(常汝镇等,1994)。但在非氯化钠盐土上种植红麻,因为皮/骨值一般大于非盐碱地麻,有利于提高红麻纸浆质量。2.2.8病虫害病虫的危害对作物的外观品质(如籽粒大小、外观光泽度和整齐度等)和营养品质(如降低有益成分,增加有害物质含量等)会造成严重影响,有的甚至不能食用。如,灰斑病会降低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营养价值;黄曲霉危害严重的花生会因黄曲霉素含量过高,引发癌病而影响消费者健康。三、提高作物品质的途径3.1培育和选用优质作物品种小麦:它的蛋白质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即高蛋白质品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大多数能保持较高的含量。据研究认为:春小麦品种、地方小麦品种,其蛋白质含量比冬小麦和育成的品种要高一些。水稻:粒形细长、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籼稻,其稻米透明度高;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粳(jingo)稻,均有较好的食味品质。玉米:高油玉米含油量高达8-10%,最高的达到20%;高蛋白质玉米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一倍以上;花生:花生新品种蛋白质含量18-34%;脂肪含量43.6-63.1%;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4-46%,油分22-23%;3.2建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如新疆优势棉区,东北玉米优势区,山东、河南小麦优势区,湖南水稻优势区。3.3改善栽培技术措施3.3.1种植密度和播种期合理密植是提高和保证作物品质的重要措施。不同的种植密度主要是改变了作物生长的光照条件及单株营养供应水平。生产上常出现因种植密度过大、群体过于繁茂,引起后期倒伏,导致品质严重下降的现象。但是,对于收获韧皮部纤维的麻类作物而言,在不造成倒伏的前提下,适当密植可以抑制分枝生长、促进主茎伸长,从而起到改善品质的效果。播种期不同,植株生长发育和物质形成期间所遇到的温、光、水等条件也不同,这些条件的变化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作物有利于品质提高的适宜播种期,需要在确定品质形成的环境条件限制指标的基础之上,针对当地的气候变化条件加以探讨和确定。3.3.2施肥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的不同,可以起到改善品质的作用,也可能对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总的来说,有机无机配合、氮磷钾配合,可提高作物品质。平衡施肥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3.3.3灌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适当地进行补充性灌溉,通常能改善植株代谢,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因而能改善作物的品质。对于大多数旱田作物来说,追肥后进行灌溉,能起到促进肥料吸收、增加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特别是当干旱已经影响到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时,进行灌溉补水,不仅有利于高产,而且有利于保证品质。3.3.4生长调节剂不同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比例的动态变化,调节着作物生长发育进程与物质合成与运输,因此在作物的生育过程中,可通过施用生长调节剂改善品质。3.3.5收获时期适时收获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不同作物、不同产品用途有不同的最佳收获期。公司简介: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托普云农潜心十二年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同时提供面向土壤、农业气象、种子、植物生理、植物保护、粮油食品等监测检测精准农业仪器装备。迄今为止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70余项,软件登记证书18项,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院士工作站,研发实力强!受到多位行业专家及行业领导认可,智能硬件及农业信息化应用遍及全国!上市公司(股票代码:833692)、大品牌,质量信得过、售后有保障!
本文标题: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提高作物品质的方法和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8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