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组织2
第9章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机构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andOrganizations教学内容9.1国际货币体系概述9.2国际货币体系演变9.3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展望9.4国际金融机构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成及作用机制2、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史3、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弊端4、基本掌握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背景、宗旨和业务活动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为了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1.国际货币体系是在国际经济和金融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惯例和规则的总结与演变。2.国际货币体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无十分严格的界定,具有一定的松散性和灵活性特征。3.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规则和措施对各国只有一定的约束力而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性。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2、货币的可兑换性与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4、黄金、外汇的流动转移是否自由;5、国际结算的原则四、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第一阶段:国际金本位时期。1879-1913年:典型金本位时期。1914年-20世纪30年代初期:畸型金本位时期。第二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年底—20世纪70年代初。第三阶段:牙买加体系1976年1月至今。国际金本位制1879年~191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1973年牙买加体系1976年~今由历史看未來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明得失可以知兴替掌握汇率走势—由国际货币制度的演进看起(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自发形成——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1880~1914;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一战以后;金本位制的瓦解)金汇兑本位制崩溃(1929~1933经济危机)第二节国际金本位制(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1、自由铸造2、自由兑换3、自由输出、输入金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一致价值符号价值稳定汇率固定;自动调节(三)国际金本位制的基本内容国际货币——黄金比价——铸币平价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国际收支调节——自动调节机制(四)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逆差→黄金流出→国内通货减少→收入和物价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利率同时上升→国外资本内流→国际收支趋向平衡逆差顺差货币供给减少货币供给增加黄金流出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黄金流入价格水平上涨出口减少进口增加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价格-铸币流动机制)2、汇率的决定与变动•铸币平价(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黄金输送点为界限=铸币平价±单位货币黄金的运送费用•汇率=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五)国际金本位制的评价1.积极作用1)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2)有利于各国经济政策协调2.弊端与缺陷1)经济增长受黄金供应量的影响2)政府的干预将破坏金本位制的纪律约束作用:由于各国汇率由含金量确定,汇率波动受黄金输送点限制,各国间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通过自动调节,避免政府政策的人为失误。由于没有外汇管制,有利于商品和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达到最佳组合和配置。缺陷1.黄金与一般商品劳动生产率差异和经济发展的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英国1870-1913年批发价格年均变动率为-0.7%。流动性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2.限制了政府利用货币政策的能力。银行券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剥夺了政府运用货币政策解决政治和经济问题的能力。@1914至1945年世界三大乱源:(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2)经济大恐慌(1929-1930);(3)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六)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1914一战爆发–黄金禁运,纸币停止兑换黄金–严重的通胀,货币黄金可兑换性被禁止–1915~1922,世界黄金生产下降了1/3•战后初期–1922年,经济与金融会议–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1931年国际金融危机–抵御危机袭击–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第三节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1944年7月,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背景: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美国——“怀特计划”;英国——“凯恩斯计划”•(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国—怀特计划1943.3英国—凯恩斯计划1943.41.《国际稳定基金方案》2.存款原则3.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资金总额为50亿美元,由成员国用黄金和本币等交纳。1.国际清算联盟计划2.透支原则3.设立世界性中央银行,由该行发行Bancor作为清算单位,Bancor等于黄金,各国可以用黄金换Bancor,但反过来则不行。美国—怀特计划英国—凯恩斯计划4.认缴分额=本国GNP,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差额。根据各国缴纳份额的多少决定各国的投票权。5.发行Unita的国际货币。作为计算单位,含金量为1371/7格令。相当于10美元。6.稳定汇率。各国规定本币与Unita之间法定平价。不经基金同意,不能变动。4.承担分额=三年进出口贸易额平均。不缴纳黄金和现款,只是开设往来帐户。顺差时将盈余存入帐户;逆差时可以申请透资。透资总额为300亿美元。5.发行Bancor作为清算单位,Bancor等于黄金。6.顺差国和逆差国共同负担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强调汇率弹性。CommonGroundsbetweenWhiteandKeynes1.都强调解决经常项目不平衡。2.都只看重工业国的资金需要;忽视发展中国家。3.探求汇率稳定;防止竞争性货币贬值。•英国被迫放弃国际清算联盟计划而接受美国的国际稳定基金方案。•1944年发表了《专家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的联合声明》,同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基金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英国被迫放弃国际清算联盟计划而接受美国的国际稳定基金方案。•1944年7月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并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生效。(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核心内容1)“美元——黄金”本位制2)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可调整)•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为±1%“双挂钩”其他货币—美元—黄金3)建立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IMF给成员国提供辅助性的储备供应来源4)取消外汇管制5)制定稀缺条款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战后的金汇兑本位制1.英镑区+美元区+法郎区2.允许居民兑换黄金3.没有国际机构维持国际货币秩序1.美元+黄金2.只允许外国政府向美国兑换黄金3.有IMF来保证国际货币体系运转二次大战前后的金汇兑本位制的对比(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意义:•1、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体系,解决了国际储备供应不足的问题。•2、推行的固定汇率制减少了外汇风险,促进了国际贸易、信贷和投资的发展。•3、制定的取消外汇管制的一系列规则有利于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促进国际货币事务协商,建立多边协作体系等方面做出了贡献。缺陷:1)内在矛盾:“特里芬难题”美国的责任是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但是:美元供给太多就有不能兑换黄金的危险——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则不能满足国际经济发展对清偿力的需求——清偿力不足问题表:美元输出的增加和黄金储备的下降(单位:亿美元)黄金储备美元输出美元悬突额1962160.0115.345.31963156.0131.624.41964154.7160.8-6.11965140.7172.7-32.01966132.4209.6-77.21967120.7233.2-112.51968108.9264.5-155.61969118.6376.6-258.01970110.7321.7-202.01971102.1269.1-167.0链接:铸币税•铸币税(Seigniorage),也称为“货币税”。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简单地讲就是发行货币的收益。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印刷成本也许只有一美元,但是却能购买100美元的商品,其中的99美元差价就是铸币税,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使用别国的货币,就是主动放弃了大量的财富。其他缺陷:•2)美国可利用该国际货币制度牟取特定利益•3)限制汇率政策的运用•4)在特定时期会引发特大规模的外汇投机风潮(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的条件•1、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2、美国应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以保持美元对黄金的有限兑换性;•3、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以美元危机为线索,爆发—拯救—再爆发—崩溃1.第一次美元危机(1960年)1960年,欧洲金融市场,抛美元、抢黄金拯救措施:•互惠信贷协议(美国与14国签订)•借款总安排(IMF与十国签订)•黄金总库(8国共同签订)2.第二次美元危机(1968年)•侵越战争,财政金融恶化,通账,贬值•拯救措施:•黄金双价制(官价与市场价)•创设SDR(1969)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35.1235.1935.2041.9035.2037.3743.6364.90112.25186.5伦敦黄金市场的金价变动3.第三次美元危机(1971年)•拯救措施:•“新经济政策”•史密斯协议1973年2月,再次爆发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第四节牙买加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的形成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特征牙买加体系的评价一、牙买加体系的形成•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达成《牙买加协定》——牙买加货币体系的开始•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1976年牙买加协议主要内容:•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取消黄金条款,实现黄金非货币化•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修订基金组织的份额三、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特征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仍是主导货币、最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最主要的国际价值贮藏手段。欧洲单一货币欧元今后将是美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SDR的作用不断增强黄金的国际储备地位逐渐下降,但仍是主要的储备资产2、多种形式的汇率制度安排–独立浮动,46国–无预先宣布汇率轨迹的管理浮动,32国–爬行浮动幅度,6国–爬行钉住,5国–水平幅度内的钉住,7国–其他惯例的固定钉住,44国–货币管理局安排,8国–无单独法律货币的汇率安排,38国3、多样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方式总需求调节汇率机制调节对商品贸易和资本流动实施控制加强国际协调四、评价作用:–浮动汇率制度改变了以往汇率制度僵化局面–多元化国际储备解决了特里芬难题–拓宽了国际收支调节渠道弊端:–汇率体系的不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缺乏统一的货币标准–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五、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方案•1、恢复金本位制方案•2、创立世界中央银行的方案•3、建立特别提款权本位方案•4、以固定汇率制为基础的多种储备体系方案•5、控制短期资本流动方案•金磚四國-BRICs(商業週刊)•金磚四國-BRICs(商業週刊)Brazil:巴
本文标题: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组织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