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徐珊珊艾滋病防治教学设计
1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滦县第六中学徐珊珊一、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目前,艾滋病在中国正呈现快速蔓延的趋势。青少年既是可能感染艾滋病的脆弱人群,也是抵御艾滋病侵袭的生力军。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通过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不仅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预防控制艾滋病基本知识》为理论基础。二、教学背景分析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关注,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培养文明生活方式,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及增强预防艾滋病的技能,从而有效预防和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蔓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本课教学内容在全册书中的地位与作用《专题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在对个人及家庭)的危害;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以及预防艾滋病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本节课是6课时中的最基本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艾滋病,完成此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后面的一系列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对于“艾滋病”这个词,学生无论是从书报杂志上还是从电视广播中都看到过听到过,但一般只限于肤浅的了解,往往并不清楚什么是艾滋病,什么是艾滋病病毒,以及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又是怎样。(三)教学方式情景导入、视频获知、知识竞赛、小品导行(四)课前准备1、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及统计。2、游戏准备(课前把教室里的课桌摆放成马蹄形)。3、PPT教学课件。4、准备红丝带和别针。5、排演小品《做出最安全的选择》三、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艾滋病2、知道什么是艾滋病病毒以及有关艾滋病的基础知识3、了解防治艾滋病青少年应该如何做4、学习护理意外出血者的技能(二)能力目标通过知识竞赛、小品导行培养学生的知识巩固能力、表演能力。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艾滋病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3、让学生远离“艾滋”,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的情感。(四)教学重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五)教学难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四、教学过程(一)听故事初识艾滋创设情景导入:老师胸前佩戴着红丝带走上讲台。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课件播放相关照片及背景音乐,师讲述。)文楼村是位于河南省的一个偏僻小村庄,1999年时却成为各路媒体关注的对象,原因只有一个——艾滋病。文楼村共有人口3170人,因有偿卖血,近十年中有九百人左右感染爱滋病,涉及全村80%以上的人家。仅03年一年,就有26人死于艾滋病,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艾滋病死者的个个坟堆。文楼村小学的520名学生里,竟有近396人是因艾滋病造成的贫困生,他们有的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的所有亲人死去,无家可归,有的父母已经病入膏肓,稚嫩的肩膀承担着生活的重量。孩子们的童年是浸在苦水中的,一张张小脸上写满了艰辛。7岁的小伟只有20多斤,病毒夺去他的所有头发,奶奶头贴其后背就能听见其狂乱的心跳;9岁的女孩蒙蒙,父母亲因艾滋病一同死去,她天天为带病的爷爷端茶送水;独自与重病的母亲生活的小明,每个星期都要去面对父亲坟墓发呆……听完后谈感想:同学们你们听了刚才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师小结:是呀,一句话艾滋病太可怕了,它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痛苦。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谈论的话题就与艾滋病有关。展示课件,一系列关于艾滋病的图片。出示课题《认识艾滋,预防艾滋》(二)、广交流明确概念师谈话:同学们,对于爱滋病你了解多少呢?交流,出示问题:1、艾滋病含义及其起源: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传染率极高的传染病。它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讲述:我国首例艾滋病是1985年的广东省的曾毅。1995年死去的。他是血友病患者,因为需要一种因子,会议期间美国人送给我国的血液中有HIV病毒,至此我国开始传播了)2、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艾滋病病毒”视频播放感染上HIV但没有发病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发病的人称为艾滋病病人。从感染者到发展成病人,潜伏期短至6个月到1年,通常8-10年,长的可至20年以上。从遭受HIV感染到可以在血液中检出艾滋病病毒抗原,一般为2-3个月,这一时期称为窗口期。潜伏期和窗口期都有很强的感染性!)思考1、大家想一想,最终导致人体死亡的原因是什么?2、HIV在人体死亡过程中起什么作用?3师小结:是的,同学们它把保护我们不生病的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它们,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导致死亡。所以艾滋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病,患上了它就等于离死神不远了。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①性接触传播:同性恋(70%)异性恋(4%)②血液传播:输血血制品共用污染的针头、注射器。③母婴垂直传播:经胎盘和母乳。4、艾滋病的症状(一)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二)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三)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1):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2):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5、艾滋病临床表现有四种类型A、肺型:表现缺氧、呼吸困难、胸痛和X线检查呈弥漫性肺部浸润。肺部感染占艾滋病症状的50%,其中卡氏肺囊虫引起的肺炎占80%。B、中枢神经系统型:约30%艾滋病病例出现此型,由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或肿瘤、血管并发症及中枢系统的脑损害,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以及局灶性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严重后果。C、胃肠型:水样便泻,每天10-20次,失水。养分消耗与丢失,体重减轻,衰弱。病原体主要为隐孢子虫。D、发热原因不明型:4因病原体感染,出现高热、不适、乏力及全身淋巴结肿大。6、艾滋病的危害(1)、对个人的危害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2)、对家庭的危害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3)、对社会的危害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4)、对儿童的危害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据统计,在1981-1991年艾滋病蔓延的前十年里,全世界为其付出直接花费已达2400亿美元。我国目前一位艾滋病人的医疗费用达10万-18万元,约等于一个普通人20年至30年的收入。艾滋病传播迅速广泛,病情凶险,并且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所以艾滋病患者死亡率极高。1998年死于艾滋病的有250万人,其中成年人200万,妇女90万,儿童50万。据2000年8月在南非召开的国际艾滋病大会资料,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死于该病的人数已达1800万人。艾滋病亦成为2000年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因此,人们又把艾滋病称为“超级癌症”和“20世纪瘟疫”。6、艾滋病的安全地带(1)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2)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那些行为感染艾滋病:1.握手,2,拥抱,3.吃饭(3)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那些物品传播艾滋病:1.马桶,2.电话机3.餐饮用具4,卧具5.游泳池或公共浴池6.空气等等(4)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那些动物传播艾滋病;1.蚊子2.小猫,3.小狗等等7、了解艾滋病中的“对”与“错(1)、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握手、拥抱,一起乘车、吃饭、共处一室都有可能传染艾滋病。(错误)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5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握手、拥抱、共餐、咳嗽、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共用电话等行为都不会感染。其实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一旦离开人体就会死亡,一般的社交活动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体液中,只有当大量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足够量的病毒经一定途径进入被感染者体内的时候才会发生传染。(2)、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女性不能生小孩。(不完全正确)。医生的建议是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最好不生小孩,但每个人有决定自己是否生育的权利。如果病毒携带者决定要生小孩,需要尽早咨询医生,采取母婴阻断的措施(3)、共用注射针头、牙刷、剃须刀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正确)这是有风险的行为,刮破的毛细血管可能被病毒乘虚而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牙刷、剃须刀等不与他人共用。去医院输血或看病时,如果所输血液经过严格检测、注射用具真正做到一人一套,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4)、接吻有传染艾滋病的风险。(正确)接吻不会产生几十毫升的唾液交换量,而艾滋病病毒在唾液里的含量很低,所以不会传染,但与别人深度热吻可能有感染的风险。若口腔有破损处或口腔溃疡,同样存在感染的风险,这时应避免接吻。(5)、游泳、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正确)艾滋病病毒要进入到人体的血液系统或淋巴系统才能引起感染,游泳时艾滋病病毒不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内。艾滋病病毒在蚊虫体内也不能存活,它被蚊虫作为食物消化掉了。而蚊虫在叮咬吸血时,不会将它已经吸到肚里的血(它的食物)再反吐到被叮咬人的体内。(三)、如何预防艾滋病的感染1、不随意性交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
本文标题:徐珊珊艾滋病防治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9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