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小儿佝偻病预防与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好发年龄为3个月~2岁。它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1.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维生素D由皮肤经日照产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此外空气污染所致的尘埃、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楼林区、生活在室内、玻璃窗户等阻碍紫外线、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区等都影响皮肤生物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2.维生素D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海水鱼,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从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3.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影响钙、磷的吸收。人乳中钙、磷含量虽低,但比例(2∶1)适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钙、磷含量较高,但钙磷比例(1.2∶1)不当,钙的吸收率较低。4.需要量增多:早产儿因生长速度快和体内储钙不足而易患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偻病;2岁后因生长速度减慢且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5.疾病和药物影响:肝、肾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小儿胆汁郁积、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难治性腹泻等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而患佝偻病。长期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而引起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表现(一)初期生后3个月左右发病。主要表现为夜惊、多汗、烦躁、枕秃(由于汗液刺激,婴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轻度骨骼改变,血磷、血钙正常或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腕骨X线片可无异常或见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夜惊(经常于睡眠中惊跳,或轻微刺激即惊醒并常常哭闹);多汗(头部经常出汗,有酸臭味,每睡必浸湿枕头,与室温、季节、衣着等无关);烦燥不安(易兴奋、爱哭闹,好发脾气,失去正常小儿活泼性)。上述症状属于非特异症状,但多见于佝偻病活动期,如除外其他因素影响,结合有轻度骨骼改变体征,可作为早期诊断参考。(二)激期常见于3个月-2周岁的小儿。除初期症状加重外,主要有以下改变:1、骨骼的改变颅骨软化(囱门增大边缘变软,或颗枕部按之呈乒乓球样弹力性软化(乒乓颅))、方颅、出牙迟、囟门关闭迟;肋骨串珠、肋软骨沟(肋骨软化受隔肌牵拉向胸壁内陷形成横沟称哈氏沟、仰卧位)、鸡胸(胸骨软化向前突出)、漏斗胸(剑突内陷);驼背、脊柱侧弯;手镯、脚镯(腕部骨样组织增生呈钝圆形隆起)、膝外翻、膝内翻、骨盆扁平。方颅囟门关闭延迟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漏斗胸手镯蛙腹2、全身肌肉松弛,有蛙腹。3、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行成缓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4、血生化改变,血钙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30,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5、X线片,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杯口样改变,骨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干骺端距离加大,骨质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三)恢复期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逐渐恢复正常。(四)后遗症期不同程度的脊柱畸形和下肢畸形。会坐者脊椎骨向后突起或明显侧弯,检查时应注意体位以免误诊。下肢畸形:会走者两下肢因重力牵拉形成“O”或“X’型腿。O型腿:立体时两足靠拢,查两膝关节距离,3厘米以下为轻度,3~6厘米为中度,6厘米以上为重度。X型腿:立位时两膝关节靠拢,查两踝之间距离,轻、中、重度判定标准同0型腿。维生素D缺乏还表现在生长发育落后,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泻等病,容易骨折。维生素D缺乏病的治疗预防和治疗均需补充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防止骨骼畸形和复发。1.一般治疗: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肝、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激期阶段勿使患儿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2.补充维生素D:初期每天口服维生素D治疗量,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激期口服,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若不能坚持口服或患有腹泻病者,可肌注维生素D大剂量突击疗法,1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钙剂4~5天,以免发生医源性低钙惊厥。3.补充钙剂: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剂。4.矫形疗法: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矫正骨骼畸形。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应加强体格锻炼,可作些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例如俯卧撑或扩胸动作使胸部扩张,纠正轻度鸡胸及肋外翻。严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术矫正,4岁后可考虑手术矫形。佝偻病骨关节畸形,最多见是膝内、外翻畸形,对此畸形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年龄及病情而定。手法按摩:适用于3岁以下患儿,用一手握着踝部,另一手放在畸形部凸侧,轻柔反复地向反向用力加压,矫正畸形,重复50次。每天做2~3次,治疗期为1.5~2年。支具矫正法:适用于4岁以下畸形较轻者,连续治疗1.5~2年。常用有以下三种方法。①夹板矫正法:用于单侧肢体畸形患者,在按摩之后,用夹板矫正,木板的长度及宽与小儿患肢相适应。膝内翻者,木板放在肢体的外侧,膝外翻者则木板放在内侧,板与肢体膝部间放一棉垫,板之两端用10cm宽的布带将木板与肢体绕在一起,用力应适当,由小到大。②布带捆绑矫正法:适用于双侧畸形患儿,膝内翻和膝外翻分别在两内踝间和两股骨内髁间加棉垫,又分别在两膝部和两踝部用宽布带扎紧。③垫高鞋底矫正法:患儿穿平底鞋,膝内翻者鞋底外侧垫高,膝外翻者鞋内侧垫高,垫的厚度为1~1.5cm即可。维生素D缺乏病的预防坚持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早产儿或日照少地区出生婴儿出生后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始服维生素D。婴儿期:出生后2周即可用维生素D预防。每天法:每天服VD400-800单位至1岁。每月法:每月一次或分次口服每季法:每季1次服D15-20万单位至1岁。注意:有条件者用每天法,每月法和每季法可根据具体情况。不能同时用口服法和肌肉注射。如果在夏季可多晒太阳,可暂时停止服用。幼儿期:1岁后夏季可多晒太阳,冬季补维生素D。一般给予维生素D15-20万单位1次口服,在高发地区间隔2-3个月在给一次。注意:小儿在应用维生素D预防时,一般可不另给钙剂,但6个月后断奶婴儿,人工喂养儿、食欲低下、生长发育过快或患有急慢性疾病者可补充足量钙剂。2)户外活动,合理晒太阳。对于婴儿及儿童来说,日光浴是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3的重要途径,是预防佝髅病最经济、最方便、最安全又最有效的方法,但必须开窗或到室外接受日照方为有效。3)预防腹泻、贫血等急、慢性疾病。常用食物中钙含量食物名称含量mg/100g食物名称含量mg/100g食物名称含量mg/100g带骨刺鱼松7705咸小黄鱼385鱼刺或火腿猪肉松14674虾皮2000海蟹384芝麻564全脂奶粉1030海参357韭菜∕红豆100干酪900紫菜343马铃薯99海米882银耳330羊奶140芝麻酱870大豆367牛奶120发菜767豌豆84人乳34银鱼干761豆腐丝284芹菜160毛蟹679豆腐240杏仁140炒南瓜子235黑豆250核桃仁119炒西瓜子237五香豆803大白菜61妇幼健康处方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地址:路707号
本文标题:小儿佝偻病预防与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9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