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适合0—3个月宝宝的感知觉刺激本文摘录自《0—3岁宝宝教养手册》(马艺铭著)婴幼儿深受感官的指引,并在感官所获得的体验中成长与学习。一出生,宝宝就已生长在感知的世界里。宝宝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一切,都是对大脑神经的有力刺激。打开宝宝的各种感官通道,是发展其智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宝宝总对新奇的事物充满无穷无尽的好奇,并有抑制不住的、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他们如饥似渴地探求周遭的一切,连桌椅茶几、杯瓶碗筷、墙瓦砖石等大人眼中的平常之物都不放过,都要一一瞧个够、看个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外源刺激,为宝宝的迅猛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外源动力,支持其获得健康、完整的成长。但酣酣好睡的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较少接受到来自外部的刺激,可迅猛发育的大脑又需要外源刺激来支持其成长,这可怎么办呢?神奇的宝宝有自己的解决方案:浅睡时的快速眼动为宝宝提供了足够的内部刺激,保证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展(Boismier,1977)。快速眼动是宝宝处于不规律的活跃睡眠状态(浅睡状态)时,虽然眼皮是紧闭的,但眼睛仍在快速地不规则地动来动去。快速眼动是最早的眼部刺激,对宝宝大脑发育功不可没。深睡时宝宝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促使身体生长,因而有人总认为深睡比浅睡好,甚至为宝宝的浅睡而担忧。实际上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两者各有各的用处。否则,在人类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浅睡早应该被淘汰掉了。妈妈也无需担心深睡过少,只要宝宝睡觉时没有受到干扰,会自然而然地由浅睡转为深睡。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因应对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对刺激的需求也日渐增多起来,这就需要妈妈、爸爸协助他获得这种后天刺激了。既然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在内的五觉刺激如此重要,那就让我们一起协助小宝宝,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吧。1、黑白视觉卡在本阶段,宝宝对色调对比强烈、有明显明暗分界线的黑白图片较敏感。宝宝满2个月后,就会表现出明显的视觉集中,能短暂注视眼前的东西。让宝宝看看黑白视觉卡,给其一定的视觉刺激。为宝宝选购视觉卡时,图片中的图案或色块要相对大一些。若图案或色块过小,宝宝会分辨不出来。图案以黑白相间的条形图、方块图或圆形图最佳。不宜使用图案太花俏、图形间隔过小的视觉卡或图片。宝宝此时的最佳视距为30厘米左右。拿黑白视觉卡给宝宝注视时,应放在宝宝眼睛正前方30厘米处。每张图片让宝宝注视15~30秒,再换另一张。每次给宝宝看三四张图片即可。时间不宜过长,宝宝的有效注视也就能维持1分钟左右。时间过长会让宝宝视觉疲劳,并容易形成斗鸡眼。没有给宝宝购买黑白视觉卡的家庭,妈妈可自制黑白图纸给宝宝看。拿一张白纸,将其对折成两个或多个大小形状对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沿对角线折成两个或多个三角形,用黑色油笔将其中一个或相间的几个涂成黑色,一张自制的黑白视觉卡就做成了。自制黑白视觉卡时,涂色一定要均匀,边缘线要直。在宝宝眼里,妈妈自制的黑白视觉卡丝毫不输给市场上买来的视觉卡呢。2、彩图与活动挂件可在宝宝房的墙壁上贴些彩图,如动物图、水果图等,为宝宝的房间增添些色彩。选购图片时,宜选择由单一图案与单一背景色构成的图片。如苹果图,全白的背景色上配一个又大又红的大苹果,没有其他花哨的东西,简简单单的。这类图片简洁明了,视觉效果好。大人所欣赏的有蓝天白云、牧场人家般意境优美的风景图,看上去确实很美,但不适合现阶段的宝宝。粘贴彩图时,不需要贴太多,否则会显得凌乱,要有简洁美观的视觉享受。其高度不要过高,当妈妈抱着宝宝时,宝宝的视线与图片平行为宜。妈妈抱着宝宝欣赏粘贴在墙上的彩图,是锻炼宝宝静物注视的有效方法。欣赏彩图时,宜让宝宝一张一张地慢慢注视,给他一定的注视时间。当宝宝目光游离时,顺着往前移动让他看下一张。也可在宝宝床上悬挂些活动挂件,供宝宝醒着时欣赏。悬挂一段时间后,宜调整挂件的位置,防止宝宝因固定从某一位置注视而形成斜视。风铃等容易弄出声响的挂件,不能24小时全天候地挂在那里,应在宝宝睡觉时将其取下来,否则会让宝宝产生听觉疲劳。“床头挂着色彩鲜艳的挂件,旁边摆着各式毛绒玩具,电子玩具“勤奋”地发出声音,宝宝脚上还系着铃铛,头顶的风铃不时地叮当作响……”这是在很多新生儿家庭都能看到的场景。这种情形是很容易造成过度刺激的,宝宝有时不明原因地哭闹,就是因为他周遭的环境太过嘈杂。可怜的小家伙无法言语,要不然他会大声向你抗议:太过分了,这么乱还这么吵!还有,那讨厌的电视就不能小点声吗?3、“巡家”宝宝大部分时间在睡觉,虽然从医院回到家已有一段时间了,却还没有好好看过自己的家。当宝宝状态好时,妈妈可抱着这位新主人巡视他的新家。带宝宝巡家时,妈妈可逐一把家里的家当,让宝宝看到、听到。就把自己当作博物馆的解说员,宝宝则是非同寻常的尊贵客人。在巡视过程中,注意观察宝宝的目光和神情,配合适当的停顿,让宝宝有时间观察感兴趣的物件。当宝宝目光移开面前的物件时,妈妈随之将宝宝抱至下一个物件前。当宝宝巡视到水果、植物盆景等物时,妈妈不妨抱宝宝闻闻果香或花草的味道,让宝宝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发展了嗅觉。细心的妈妈也许会发现,宝宝并非像我们成人一样盯着物件的中心位置或主体部位看,而是对明暗相间的位置更感兴趣。如花瓶上明暗交界的位置、窗帘的边缘、梳妆台光影处等,宝宝都会定定地看上一小会,直到眼睛有点疲劳才离开。蒙台梭利将这种现象称为对光感的敏感。她认为,0~3个月的宝宝,已进入了光感的敏感期,此时白天醒着时应拉开窗帘,让孩子感受自然光,夜间睡觉时则应关灯。在“巡家”的过程中,你这位尊贵的客人自然还看不明白眼前的东西,也听不懂你精彩的介绍词,不过没关系,让他受到视听刺激就行了。过段时间,宝宝对家里的一切有认知了,对“巡家”就会变得不那么热心,这时妈妈可变换一下物品的陈列位置和摆放角度,以给宝宝不同的视觉刺激。给宝宝视觉刺激,应避开强光源。生活中的一些强光源,如浴室里用来取暖的强光灯、光亮度很强的节能灯、相机的闪光灯等,都不要让宝宝直视。给宝宝照相时,最好不要使用闪光灯。4、视觉追踪将红色的气球放到宝宝面前,当宝宝盯着气球看时,左右慢慢移动气球,引导宝宝进行视觉追踪。妈妈将球凑近宝宝时动作要慢,别动作太急吓到宝宝。当你想将左右移动改成上下移动或转圈时,宜将球放在宝宝正前方稍做停顿,让宝宝视觉定位后再改成上下移动或转圈。更简单的做法是,妈妈在宝宝面前竖起一根指头,轻轻晃动几下让宝宝观察到,见宝宝目光落在手指上,随后慢慢左右移动手指,让宝宝追随着看。“手指手指在哪里,手指手指在哪里?宝宝宝宝看过来,手指手指在这里。”妈妈可一边玩一边自编些有韵律的词句说给宝宝听。若宝宝对你光秃秃的手指不感兴趣,可在指头上套个手指偶或小圆环之类的东西,或在指头上画个笑脸,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练习次数无需多,来回移动几次即可。刚开始时,宝宝会移动视线来进行小范围视觉追踪。当能转动头部后,宝宝就会转动整个头部来追踪运动的物体,这样就扩大了追踪范围。不过,当宝宝长到4个月左右时,由于眼球转动更灵活,宝宝只需转动眼球也能完成较大范围的追踪动作后,便不再转头追踪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节能反应”。节能反应能节省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实现体内生物能量利用的效益最高化。这不得不让我们由衷地赞叹:人类生命蓝图的设计真是太精细了。5、美妙莫过于音乐婴幼儿很早就展现出对音乐的感知力。发展学家林奇在实验中发现,6个月的婴儿通常能察觉到音乐中走调的音阶,无论他们面对的是熟悉的本土音乐还是从未听过的爪哇语音乐。相反,实验中的成人却无法察觉到爪哇语的走调音阶。实验证明,神奇的婴儿生来具有“乐感”,并有在众多音乐中分辨好坏的能力(MichaelLynch,1900)。请为宝宝精心挑选一些好的音乐,如莫扎特的轻音乐、理查德·克莱斯曼的钢琴曲、班德瑞的大自然之音。像莫扎特那些经久流传的经典音乐,穿越岁月之河长传至今,细细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音乐的一个奇特之处在于我们无需学习就能理解它,甚至无需理解就能被它打动。它跨越一切中间环节直接与你的身心连接,与你的每一个细胞共鸣共振。它们或舒展悠长,把你带回广袤而宁静的内心世界;或干净轻快,激越你的青春与活力,愉悦你的身心。小宝宝具有比大人更敏锐的感知力。在音乐面前,他就是只纯天然、纯感官的小动物,他会全开放地让音乐全然进入自己的感官,全然地进入自己的情绪,让音乐全然地拨动自己的每根神经、每丝感觉。宝宝丰富的感知觉,不知不觉在音乐声中得到滋长。好的音乐不仅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发展,更是宝宝很好的情绪营养素,能让宝宝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宝贝的情绪情感发展提供有益支持。不要给宝宝听那些激昂的音乐,宝宝的耳蜗结构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舒缓轻柔的音乐会更适合。给宝宝播放音乐时,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音量。宝宝刚醒时,音量不要大,应轻轻柔柔的;当宝宝开始活跃起来时,再适当调大一点音量。宝宝将要入睡时,可将音乐调到若有若无的状态;宝宝入睡后,应将音乐关掉,避免过度刺激。一般情况下,音乐音量与我们正常说话的声量持平或大一点点就可以了。给宝宝听音乐应适度。有些妈妈只要宝宝醒着就放音乐,这样会让宝宝听觉疲劳的。针对新生儿,每次播放音乐在10分钟内为宜。随着月龄增长,可慢慢地延长一点。6、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风声、雨声、流水声,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美妙声响。宝宝的小耳朵敏锐而挑剔,但一定乐于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带宝宝外出时,不妨抱宝宝静立树荫下,细听微风拂过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这声音细腻而微小,极能挑逗和愉悦宝宝敏锐的听觉,也可于无声处感受宁静。可知道,区分有声和无声是培养宝宝听觉能力的重要内容。当宝宝七八个月大,有声与无声的区分练习更能有效锻炼宝宝的听觉。下雨时,听大雨急促敲打屋顶、地面的声音;或环抱宝宝,一起欣赏窗外的绵绵细雨。微风夹带着水的气息轻轻拂过,是不是另有一番情趣呢?雨小时,关小或关掉电视声,让屋檐滴水的滴答声传进来,一下、两下、三下,那样富有节奏感。此时,妈妈还可以给宝宝配上儿歌:“滴滴答、滴滴答,小雨小雨哗啦啦,宝宝宝宝快长大;滴滴答、滴滴答,小雨小雨哗啦啦,宝宝宝宝快——长——大。”或是“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在发芽;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树儿在开花;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草儿在长大。”7、妈妈的巧手之音妈妈的一双巧手,可以随时随地创造出不同的声响,如厨房里的切菜声、炒菜声,随手轻敲床头、木门发出的咚咚声,弹响指、拍手掌、对敲积木发出的声音等等,它们都是很好的听觉刺激源。敲击床头等物时,妈妈可用两种不同的力度敲击出高低两种音来,以锻炼宝宝区分高音与低音的能力。敲击的力度要稳定,使敲击出来的声音是一致的。如敲三下高音,则让三个高音听起来都是同一种声音。敲低音时也是如此。敲不同的物件,就有不同的声音。用筷子轻敲玻璃杯发出的清脆声响,用勺子轻捶茶几发出的声音,都迥异于手掌拍击床头的声音,会给宝宝不同的新异听觉体验。妈妈也可和宝宝面对面,咂嘴、咂舌或轻吹口哨发出声响来,这既是一种逗引,也是一种听觉刺激。在宝宝面前,你就是名符其实的声乐大师,随时随地可以为宝宝奏响美妙的声乐。此外,可带宝宝多听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如水龙头的流水声、钟表的嘀嗒声。8、听声寻源可用有响声的玩具引导宝宝进行听声寻源的练习。拿一个小铃铛在宝宝左侧或右侧轻轻摇晃,3个月左右的宝宝能追着声音寻找声源。铃铛不要靠宝宝耳朵太近,以免影响宝宝的听力发展。过段时间,可将小铃铛换成小沙锤之类的,给宝宝新异的听觉刺激。9、远离噪音虽说听觉刺激对宝宝的成长有益,但并非所有的声音都是如此。低于90分贝的声源刺激才是真正有益的。宝宝耳道较短,声波在耳道内传递所需的时间很短,听觉比成人更敏感;加上宝宝的听觉器官还很稚嫩,远没有成人对高分贝声音的耐受度,所以对小宝宝而言,超过90分贝的声音就可以称为噪音了。小黄鸭玩具被挤捏时发出的声音就有110分贝左右,远超90分贝的正常值。小喇叭、部分电动玩具发出的声响也都超过90分贝,有的更达130分贝,这对宝宝的听觉发育是很不利的。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的声音下,宝宝的听力会受到损伤。妈妈最好不要常给宝宝玩此类会发出刺耳声响的玩具。小黄鸭玩具很可爱
本文标题:小儿感知觉刺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9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