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货币银行学-河北大学,康书生)
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河北大学金融系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二节货币需求第三节货币均衡及其实现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对宏观货币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等相关章节打下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大家了解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货币供给的不同层次、不同层次货币的创造过程及影响因素、经济活动的不同主体分别是怎样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货币需求的认识、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货币供求均衡与非均衡的表现和调节机理等内容,并能够运用相关原理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经济现象。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第一节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其次在一定时点上会形成一定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供给量。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一、货币层次的划分1.货币层次及其划分的原则•货币层次:就是不同意义上的货币所包括的货币形式,不同层次的货币也就是货币范围的不断扩大。•货币层次划分的原则:即按照不同形式货币的流动性,或者说不同金融工具发挥货币职能的效率高低确定货币层次。•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迅速变为现实货币购买力,而且持有人不会遭受损失的能力。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2.不同的货币层次(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M1=M0+银行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准货币一般指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国库券等)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2)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M1=流通中的现金+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M2=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调整项。•M3=M2+大额定期存款+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所有存款机构发行的回购负债+调整项。•L=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3)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4)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表9—1我国按货币供给口径统计的货币供给量单位:亿元年份M0M1M21999年12月13455.545837.3117638.12000年12月14652.6553147.15132487.522001年12月15688.8059871.59152888.52002年12月17278.4370882.19183246.942003年2月17937.5869757.05188444.37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2.中央银行的控制重点–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时,会把侧重点放在流动性强的货币层次上,也就是上面所讲到的M0或M1,而对M2的关注程度则低得多。–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是为了通过货币市场的变化影响产品市场的变化,以实现最终目标,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结合点就在于货币和商品的交换。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二、基础货币–1.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特点•基础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银行体系的储备之和。B表示基础货币,则:–B=C+R•基础货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论存款被提现还是现金存入银行,基础货币的数量都不会改变。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2.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1)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主要是以票据再贴现和对商业银行的直接贷款两种业务来实现。2)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外汇、黄金、证券等占款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3)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财政的债权影响基础货币量。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三、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1.中央银行创造银行券–发行银行券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流通中的现金都是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流出的。–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现金也是基础货币的主要构成部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做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1)美国的货币发行制度•(2)中国香港的货币发行制度•(3)中国的货币发行制度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2.存款货币的创造–大部分存款是由商业银行创造出来的。–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吸收存款,另一方面又要把这些存款贷出去,放出去的贷款经过市场活动又成为另一家银行的存款,这些存款又会被这家银行贷出,等等。–资金这样反复进出银行体系,使银行存款不断扩张。这就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1)存款创造的条件•首先是部分准备制度•其次是部分现金提取•另外,存款的创造是整个银行系统的整体行为结果,不是由某一家银行创造的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2)存款货币创造的简单模型假定:–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银行将超额准备金全部用于贷款;–借款人不提取现金,即没有贷款以现金形式流出银行系统;–没有从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这种非交易性存款的转化。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假设某人把自己的1000元现金存入甲银行,从而使甲银行的负债增加1000元,在银行把存款贷出前,银行的准备金也增加1000元。用T形账户表示就是:甲银行资产负债准备金:+1000存款:+1000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按20%的法定准备金率,甲银行的1000元存款只要保留200元准备金即可,所以有800元是可以贷出的。假设800元贷给了A企业,A企业以支票的方式把这800元支付给了B企业,B企业以支票存款的方式存入乙银行。甲、乙两家银行的T形账户变为:甲银行资产负债准备金:+200贷款:+800存款:+1000乙银行资产负债准备金:+800支票存款:+800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同样,根据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乙银行可以保留160元的法定准备金,其余640元用于贷款。•假设贷给了C企业,C企业以支票的方式支付给了D企业,D企业把支票存款存入丙银行。乙、丙两家银行的T形账户为:乙银行资产负债准备金:+160贷款:+640支票存款:+800丙银行资产负债准备金:+640支票存款:+640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银行支票存款增加额准备金增加额贷款增加额•甲1000200800•乙800160640•丙640128512•丁512102.4409.6•┇┇┇┇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各银行的活期存款增加额构成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根据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存款增加总额:•1000+1000×(1-20%)+1000×(1-20%)2+1000×(1-20%)3+……=1000×1/{1-(1-20%)}=1000×1/20%=5000元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可以看到存款增加总额等于银行的初始准备金增加额乘以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倒数。如果用ΔD表示银行系统增加的活期存款的量,用ΔR表示银行初始准备金增加额,用rd表示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则有公式:•ΔD=ΔR×1/rd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1/rd是一个大于1的数,称为简单存款倍数。•原始存款。•派生存款,等于ΔD-ΔR。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四、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模型–我们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定义为货币乘数,用m表示。如果货币供给量用Ms表示,就有:m=Ms/B–如果用C表示流通中的现金,用D表示活期存款,TD表示非交易性存款,那么,Ms=C+D,B=C+R–因为总准备金R包括活期存款的法定和超额准备金,还包括非交易性存款的准备金,所以: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R=rd×D+re×D+rt×TD=(rd+re+rt×t)×D又因为C=c×D,所以货币乘数的公式是:m=(C+D)/(C+R)=(c+1)D/[(c+rd+re+rt×t)D]=(c+1)/(c+rd+re+rt×t)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影响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①流通中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比例c;–②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rd;–③活期存款的超额存款准备率re;–④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rt;–⑤非交易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t。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五、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1.中央银行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是通过变动基础货币和影响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控的。•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是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来实现的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2.居民个人的行为和货币供应量–居民个人的行为不会影响到基础货币总量的变化,但却可以通过收入在手持现金和存款之间的转换影响现金存款比,影响货币乘数。•(1)财富的作用。•(2)预期报酬率变化的作用。•(3)金融危机的作用。•(4)非法经济活动的作用。•(5)税收的作用。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3.企业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企业通过影响现金存款比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居民的行为相同。但企业更重要的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是其贷款行为。–影响企业借款需求的有两个方面:•(1)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或收缩。•(2)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4.商业银行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1)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率。•银行准备金中超额准备的高低是由商业银行自己决定的。•影响着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另一个是预期存款外流情况。–(2)商业银行行为影响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对基础货币的变动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决定商业银行再贴现规模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再贴现率的高低。另一个因素是市场利率的高低。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一节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第二节货币需求•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把货币需求定义为: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有多少货币来支撑。或者说流通中的商品需要多少货币来媒介它的交换,后面要谈到的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方程式就是这种类型。•另一种是从微观角度出发,把货币看作个人持有的一种资产,把货币理解为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人们愿意用货币保留的财富量。从剑桥学派提出现金余额学说后,经济学家主要是从后一种角度来理解货币需求的。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一、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1.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与商品价格和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2.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它的基本观点是: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货币价值和货币数量成反比,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成正比。–两个非常著名的理论: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院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1)费雪方程式•费雪认为,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出发,商品交换总额与货币流通总额总是相等的。•
本文标题: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货币银行学-河北大学,康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