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同步强化练习题答案及解析(导论)二、单选题1.B2.A3.A4.A5.B6.D7.B8.A9.B10.D11.B12.B三、判断题1.×2×3.√4.×5.×6.√四、简答题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的基本问题?答: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的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的满足。其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或市场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所谓资源配置,就是指把现有资源用于生产可供人们消费的物品或劳务的过程。由于资源在任何经济社会中都是稀缺的,因而资源最优配置的机制必须决定资源用于何神物品的生产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率的生产。此外,在资源.的所有权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资源将是获得产品的唯一途径。所以,资源配置问题就是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从而构成7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答: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就好像森林和树木的关系一样。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取得社会福利最大化。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微观经济学对宏观经济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当社会上较多的企业根据自己的价格预期、利息率预期或对市场的供求的状况的预期,改变目标存货水平和实际存货水平,改变进货量或社会上有较多的企业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原因而改革,宏观经济就会受影响。(2)社会上有较多的个人根据自己的价格预期、利率预期或对市场供求状况的预期,改变自己的消费品购买量,或社会上有较多的人,由于个人消费,偏好有较大的改变,从而改变自己的现金持有额时,宏观经济就会受到影响。4.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分析法的区别是什么?答: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如果仅从概念上区分比较简单,他们无非是回答了不同的问题,一个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另一个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回答这些不同问题时,很显然一个是存在一个价值判断体系的,另一个不存在这种价值判断体系。但如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能够区分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区别,那就说明你对这两种研究方法的认识是清楚的,在许多研究论文的方法论部分的介绍过程中,存在着“既有实证研究又有规范研究”这样的判断和声明,表明对这两种研究方法的认识并不是清楚的。2同步强化练习题答案及解析(供求理论)二、单选题l.C;2.C;3.B;4.D;5.B;6.B;7.A;8.A;9.B;10.A;11.A;12.D;13.B;14.B;15.C;16.C;17.B三、多选题1.CE2.AC3.BC四、判断题1.×;2.√;3.×;4.×;5.√;6.√五、问答题1.简述需求定理。答:需求定理又称需求规律,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需求规律是对一般的商品而言的,从而,需求曲线在通常情况下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也有例外,首先某些低档品,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会减少;而价格上升时,需求会增加;其次某些炫耀性消费的商品,价格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地位,从而需求就越大,反之则小,这两种情况下,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第三,当某些商品价格小幅度上升时,需求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时,人们因不同的预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引起需求的不规则变化,比黄金、证券市场,需求曲线表现为不规则形状。2.解释均衡价格及其形成。略。4.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它对于制定价格政策有何意义?答: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相反地,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的市场状况,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其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如此一来,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可见,当实际价格偏离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假设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均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而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所以在制定价格政策时要尽可能贴近均衡价格,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6.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答:(1)对产品X的需求会增加。因为产品X变得更加受欢迎,就会有更多的人转向产品X的消费,导致产品X的需求曲线右移,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增加对X的需求量。(2)对产品x的需求会增加。作为产品x的替代品,当产品y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产品y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产品X来实现替代。此时,产品X的需求曲线右移,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产品X的需求量。(3)对产品X的需求要看产品X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而定。如果X是正常品,居民收入上升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将使他们增加对包括产品X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如果X是劣等品,居民收入上升后,他们会转向对质量较高的商品的消费,从而减少对X的需求量。(4)对产品X的需求增加。因为预期人口有较长的增长,会产生新增人口对产品的额外需求。X的需求曲线右移,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X的需求量。8.商品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商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答: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因此,商品需求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3第一,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反之,消费者收入水平下降时,会减少对正常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劣等品的需求量。例如,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则对汽车的需求会增加,对黑白电视机的需求会减少。第三,互补品的价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例如,在其条件不变之下,墨水价格上涨,则不但会引起对墨水的需求的减少,同时也会造成墨水补充品的钢笔的需求减少。第四,替代品的价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对此特定商品的需求的增加。例如,猪肉的价格上涨,则对猪肉的需求量下降了,但间接地导致对其替代品——牛肉的消费增加了。第五,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第六,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将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将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六、计算题1.解:(1)需求价格弹性:ddQPEdPQ根据需求函数:Q=a—bP可得:dQbdP所以()dPbPEbQabP当000,PPQabP所以00dPEbabP(2)当a=3,b=0.5时,Ed=1.5,即1.51.531.5dbPPEabPP解此可得:P=1.2此时的市场需求为:631.51.21.2QAP(3)市场总的销售额为:4TR-PQ=P(a—bP)=aP—bP2对TR求P的一阶导数可得:2dTRabPdP要使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的增加,就必须使dTRdP>0,所以a—2bP>0即P<2ab为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2、解:由题意可知,产品的需求弹性在1.5~2之间因为1.5ddQQdPPE,从而使得1.50.10ddQQ,即0.1520.10ddddQQQQ或0.2ddQQ因此当产品下降10%时,销售量将增加15%到20%。5同步强化练习题答案及解析(效用理论)二、单选题1.D;2.C;3.D;4.C;5.B;6.C;7.D;8.D;9.B;10.B;11.B;12.D;13.A;14.A;15.D;16.C;17.A三、多选题1.AC2.CD3.ABC4.BC四、判断题1.×2.×3.√111212(,,,aaaaaaPXPYIUXYMUaXYMUaXY由1122//MUPMUP,得121212//,(/),/2,/2,YXPPYPPXXIPYIP即12/2,/2PXIPYI。所以,他总是把收入的一半花在X上,另一半花在Y上。4.×;5.√;6.×;7.×;8.√;9.×五、问答题2.试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答:(1)区别:①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所获得的效用值。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仅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MU即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③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的表达式为是MUi/Pi=λ,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MRSxy=MUx/MUY=PX/PY④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而序数效用论表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2)联系:①都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②均为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做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过程。③均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④他们推导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5.我国许多大城市资源严重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试用经济学的原理为此设计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答:可以用提高自来水的使用价格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一方面,用户会减少(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水的生产或供给。这样,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也许可得到缓解或消除。(1)采取这一措施,能使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在图3.1中,横轴代表自来水的数量,纵轴代表自来水的价格。直线d代表自来水的需求曲线。当自来水价格从OP1户。提高到OP2时,用户对自来水的需求量从Qq1下降到Qq2。由此消费者剩余从△p1AC减少为△p2BC。6(2)对生产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它用于人们更需要的途径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有效的使用。但这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比如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体,现在要改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如果自来水价格提高过度,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这是不利的一面。(3)若城市居民收入不变,那么以自来水的价格提高无异是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对此,可以给居民增加货币工资给予以价格补贴。7.简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略。8.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答: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就是消费者在一定的货币收入约束下,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此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MUх∠MUy=PX/Py,即消费者所购买的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这两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之比。公式隐含着:消费者实现均衡时,所花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相等。公式的左侧是消
本文标题:微观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0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