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的方法有哪些?1)说理教育法: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辨是非,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3)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队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4)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5)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6)品德评价: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和抑制,促进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答案:学校教育是有承担责任的教师和接受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洁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3)学校教育是有组织的、制度化教育的教育形式,其影响具有集中性、统一性和规范性。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1)选择研究课题2)搜集和阅读文献资料3)制定研究计划4)收集研究资料5)分析研究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谈谈“减负”与家庭作业之间的关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义务教育部分明确指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并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相关研究表明: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家庭作业繁重,如何把孩子从家庭作业中解脱出来是减负的关键。我认为家庭作业不是不该留,而是怎样留。教师必须转变过去的常规性家庭作业思维,让家庭作业变得具有创作性、趣味性和多样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家庭作业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减负增效。谈谈你对“没有爱,旧没有教育”的理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队教育事业坚贞不渝、忠心耿耿的基础。也是教育方法、教育艺术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爱在教育中突出的表现。这种爱对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热爱学生为老师实施教育提供了感情基础,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热爱学生有利于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联系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1)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练习2)练习材料要难易适度3)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4)练习形式要多样化5)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6)要正确掌握对练习速度和质量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2)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注重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对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2)班级规模。——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4)对教师的期望。——人们会按固定的看法去解释教师们的行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培养:1)按计划学习的习惯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3)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习惯4)自学的习惯5)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6)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7)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全民性。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2)义务性。任何未成年的公民,无论种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智能和身体状况不允许的例外),只要达到(6-7岁),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面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简述教学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有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2)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3)可行性原则。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4)反馈性原则。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请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虎妈”“狼爸”“鹰爸”的做法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实践活动。1)遗传。——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作用。——人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通常是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育。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3)个体能动性。——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巨大。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有不可取的地方。教育必须尊重人、积极引导其个性和潜能的发挥,教育方法也不能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重视孩子内心的幸福和感受。教育首先是教孩子成人,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个体对待。家长的专制给子女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专制和暴虐、培养出来的更多是奴性而不是创造。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念有哪些?1)知识观。——构建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达,它不是最终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的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构建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3)学生观.——学生是自己知识的构建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或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众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资的压力(奖罚)而不是内在的需要,依从则可能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可以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和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3)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本文标题: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2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