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心理学1-8章“做一做”参考答案
心理学1-8章练习题“做一做”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心理(一)填空题1、一般认为,德国心理学家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一般认为,在心理学理论发展中最有影响的是20世纪兴起的三大理论派别,它们是、、。3、感觉、知觉、、和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因此,在心理学上被统称为认识过程。4、人们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统称为个性心理差异,或个性心理特征。5、、和统称为心理过程。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6、总的来说,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两大方面:和。7、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学好普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学习、发展心理学,以及有关和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这是现代化社会的教师所必备的素质。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多种,主要的方法有、、调查法和。(二)判断题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心理现象的科学。()2、任何心理现象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心理是脑的机能。因此,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就能产生心理现象。()4、科学家们认为人的大脑皮层是由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一种物质,在结构上极为复杂,机能上极为灵敏。()5、心理过程一般是指知、情、意三大心理过程。()6、调查法是在自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言语和行为等外部表现,以及该言行的先行条件和后果的细致观察去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7、个性倾向性体现在个性心理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几个方面。()8、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普通心理学是主干。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既是对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概括,又是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9、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三)单项选择:1、()认为对梦的解释可以作为治疗精神疾患的一种方法,并把研究梦的结果和提出的解释撰写成《梦的解析》。A.亚里斯多德B.苏格拉底C.冯特D.弗洛伊德2、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学派B.人本主义学派C.认知学派D.格式塔学派3、注重心理活动的整体功能和效应的心理学流派是()。A.格式塔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认知学派D.行为主义学派4、()的代表人物华生指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刺激和反应”。A.行为主义学派B.人本主义学派C.认知学派D.格式塔学派5、()是用心理测量的工具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A.试验法B.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法(四)案例分析:十九世纪初,德国某王子卡斯•豪瑟三、四岁时,被争夺王位的阴谋家将他同普通幼儿对换后,关进了黑暗、低矮的地牢。他可以在黑暗中爬行才能找到面包和水,但十多年里从未见过任何人,也无人与他讲话。17岁时被营救出狱,不会讲话,目光呆滞,怕光,走路如婴儿学步,但暗视觉特别敏锐,听觉、嗅觉也特别灵敏。他22岁时遇刺身亡,经解剖,他的大脑发育很不完全,比常人小很多。请你用有关的心理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五)论述题:1、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2、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学有何重要意义,应怎样学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冯特、心理实验室,2、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3、记忆、思维、想象,4、能力,5、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6、心理过程、个性心理7、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咨询,8、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二、判断题:1、×,2、√,3、×,4、√,5、√,6、×,7、×,8、√,9、√,三、单项选择:1D.2B.3A.4A.5C.四、案例分析要点:用科学的心理观结合案例进行剖析:1、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五、论述题:(答案参见教材)第二章心理和脑(一)单项选择: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神经元B.突触C.反射D.反射弧2、神经元中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官是()。A.树突B.胞体C.突触D.反射3、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生理器官和最高级部位是()。A.脑干B.丘脑C.大脑D.延脑4、大脑皮层上的颞叶是()中枢。A.视觉B.听觉C.言语D.感觉运动5、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机能活动D.意识活动(二)多项选择1、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A.望梅止渴B.谈梅生津C.含梅流涎D.望梅生畏2、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A.望梅止渴B.谈梅生津C.含梅流涎D.望梅生畏(三)填空1、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一般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大脑皮层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一般把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是;把语词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A.神经元2、C.突触3、C.大脑4、B.听觉5、B.反射活动(二)多项选择1、A.望梅止渴C.含梅流涎D.望梅生畏2、B.谈梅生津(三)填空1、脑干、大脑皮层2、神经中枢、效应器3、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第三章注意一、填空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和______。2.注意在心理活动中具有_______功能、_______功能、__________功能。3.注意的分配与注意的转移同神经过程的______有关。4.人在集中注意时,常与特定的外部变化相联,最显著的表现有适应性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形神特殊变化。5.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6.人的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而是经常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着,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___________。7.注意的分配取决于两个条件,其一是_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_。8.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___________。9.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无意注意受直接兴趣的影响,而有意注意却受___________的制约,即对活动的___________感兴趣。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1.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始终。()2.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3.注意的广度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1/10秒)所能清楚地觉察到的空间范围的大小。()4.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就没有注意的对象。()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表明注意的范围比较大,注意的分配较好。()6.“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是由于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而引起的无意注意。()7.运动变化的刺激物比相对静止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8.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9.一般来说,微弱的无关刺激不但不会削弱注意,反而会加强原有的注意。()10.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11.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12.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注意的转移越容易。()三、单项选择题1.自觉的、有目的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2.司机开车时眼、耳、手、脑并用是注意的()。A.分散B.转移C.分配D.范围3.一天,某班新转来一位同学,大家都很自然地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这种注意是()。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4.间接兴趣是引起()的原因。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5.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A.根本对立的B.基本相同的C.可以互相转化的D.没有联系的6.良好的教学活动应利用学生的()。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及两种注意的相互转化规律7.下列事例中属于有意注意的是()。A.一个人身着旧装引起人们的注意B.围观车祸现场C.草坪上有一红衣女子D.解题8.无意注意的特征之一是()。A.无意义B.无预定目的C.没有注意D.无意识的活动9.哪一个不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A.加强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B.培养间接兴趣C.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D.培养观察能力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选择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四、简答题1.注意的品质有哪些?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3.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何关系?4.影响无意注意产生的因素有哪些?5.如何根据外部表现判断学生上课是否注意听讲?五、案例分析有的女生能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电视看得明明白白,毛衣也打得一针不错。试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说明这种现象。六、论述题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2.怎样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进行教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指向集中2.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活动3.灵活性4.无关动作停止呼吸发生变化5.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6.注意的起伏现象7.一种运动达到熟练化、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几种活动之间有密切联系8.注意的转移9.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10.间接兴趣目的和结果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三、单项选择题1.B2.C3.C4.A5.C6.D7.D8.B9.D10.B四、简答题(答案参见教材)五、案例分析提示:a、可从注意的分配、分配的条件与动作的自动化程度几方面分析。b、分析时一定要结合案例。六、论述题提示:a、答案参见教材b、观点全面c、联系实际,展开论述第四章感知觉一、填空题:1、感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3、根据刺激的来源,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和。4、视觉的中枢相应区在大脑皮层的。(枕叶区的视区)5、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指感觉规律中的。7、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8、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可把知觉分为两类:和。9、根据知觉结果是否与知觉对象一致,可把知觉分为两类:和。10、颜色视觉可影响温觉,红色使人感到温暖甚至炎热,绿色、海蓝色则可使人感到凉快。这是感觉规律中的,同时这也是一种觉。11、个体在知觉活动中,总是把一些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当做知觉背景,这是知觉规律中的。12、个体在知觉活动中,对知觉对象总是以自己的经验予以解释,并力求用词来标示它,这是知觉规律中的。13、外部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和等。二、判断题:1、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物质条件:感觉器官和物质条件,而且,只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才能产生。()2、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之为绝对感觉阈限。()3、视觉的适宜刺激是290~800毫微米的光波。()4、一般说来,评酒师、评茶师在味觉和嗅觉上的差别阈限小于常人,而差别感受性则大于常人。()5、知觉对象有各种不同的特性,往往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个体并不是仅仅反映其个别的特性和孤立的部分。()6、当知觉条件(距离、角度、光线明暗等)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的现象仍保持相对不变。()7、有的教师刚上课就把直观教具(实物、挂图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知觉规律的。()8、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是空间知觉。()三、单项选择:1、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是心理活动的()。A.感觉B.视觉C.知觉D.联觉2、就常人而言,听觉的适宜刺激是每秒振动频率为()的声波。A.26~20000次B.16~20000次C.16~2000次D.26~2000次3、一般称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为()。A.绝对感受性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4、吃了糖后,立刻就吃葡萄,会觉得葡萄很酸。这是感觉规律中的()作用。A.
本文标题:心理学1-8章“做一做”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2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