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学英语低年级课堂对话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低年级课堂对话教学研究》学期初,学校教导处启动了个人小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小课题”是由教师个人承担的,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源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性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于是,我们英语教研组针对本学科特点,展开了对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半学期来,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随笔等形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英语作为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其重要性更为突出。我校是一所从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的小学,为了进一步推进英语教学,使英语成为我校的教学特色,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愿望,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日常会话能力,进而促使其读写能力的提高,我们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教师教学技艺急需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急切地盼望着更适合我校的教学法和拓展课程资源。国家教育部2001年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交流,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来;国家新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陈琳教授在解读中指出,新课程标准的两个目标是:1、实用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一种交际方法。2、人文目标:在人文素养方面给学生以教育。核心概念:对话教学“会话”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和主要途径必然会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诸多方面发生嬗变,这种嬗变的归因多种多样。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这样看来,会话教学无疑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探究空间。如何进行会话教学更有效?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表现方式有哪些方面?哪种教学行为更有效?二、问题分析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理念由于教师理论和实践的差异会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来。教师在会话教学中存在哪些行为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有哪些,教师培训活动应如何提高教师的“任务型”会话教学意识和技能,等等,需要通过课堂观察和分析诊断解决。研究内容:1.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新标准英语会话教学环节中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特征?2.应如何采取措施帮助教师提高会话教学的效率?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学习、研究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经验,写读书笔记,结合共性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和调研。2行动研究: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对小学教师的课堂会话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反思、诊断,从而发现问题,诊断教师行为偏差(观察、记录),进而作出评价(分析、归纳)。3调查和统计研究: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设计问卷等形式,采用询问法、问卷法,了解教师的行动理念。4经验总结研究:对教学中出现的偏差行为现象进行分析,优秀案例加以总结推广。准备阶段(2010年9月——11月)课题申报,结合课题申报,深入课堂调研,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启动课题。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7月)全面实施计划、修改调整方案,总结阶段论文。总结阶段(2011年7月——2011年9月)全面总结、形成报告、接受课题鉴定。2010年9月——11月根据相关教学理论撰写读书笔记2010年11月——2010年3月深入一线课堂听课,撰写案例分析2011年4月——2011年7月根据随堂听课,撰写分析笔记2011年8月——2011年9月总结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形成可行性报告,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建议三、实践策略对话教学,是世界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Frire)提出的。他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弗莱雷指出,教育要与人的觉悟过程联系起来,他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实施对话教学反映了教育上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相互交流。这种教学观念,可以说是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走完一轮后,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通过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我对实行对话教学有以下几点思考。1.要正确理解对话教学的概念对话教学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地获取知识信息,而是与学习对象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地感受、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这里的学习对象既包括人,如老师、学生,也包括物,如计算机,以及一切人化的知识,如书本等等。实施对话式教学反映了教育上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是平等、民主、真实、积极的交流。在交流中,双方都是主体,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交流。2.要了解对话的特征(1)对话是一种平行的交流交流是人类生存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人类生来就需要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有两个前提很重要:一是要真实地表达思想,不要说假话、虚话;二是要积极地参与交流、参与社会活动。如果在交流中尽说假话,或者尽管讲的也许是真话,但却是空话,远离实际,不愿参与社会实践,那么这种交流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教学中,师生间应有双向性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平行、平等、民主、真实、积极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交流。这种平行的交流所起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那种垂直交流效果要好的多。(2)提问是对话的关键对话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教师的提问要符合以下要求:——要能提出能够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要能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3.合作在对话中是极其重要的在对话中,为了改造世界,对话双方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在非对话的教学中,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一个主体要使对方成为客体。而在对话式教学中,不存在一个主体要使另一个成为客体,对话的双方都是主体,共同去揭示这个世界、去改造这个世界。因此,对话不是强制的,不是被人操纵的,而是双方的一种合作。3要合理有效的组织对话(1)模拟表演,创设语境进行对话对话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样就会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的容。例如,在学生进教师办公室交作业本这段对话中,就可让学生模拟表演对话情景:一边敲门,一边说MayIcomein?然后双手递上作业本说Here’smyexercisebook。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学生兴趣很浓,表演时全身心投入,神态惟妙惟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运用也就不会感到很困难。又如在学习同学间的互相介绍时,教师可以请出本班新转来的或让一个学生扮演从外地转学来的新同学,让其他同学向他表示欢迎、问候并询问一些有关于他的问题。如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Whereareyoufrom?让这位学生一一加以回答。这些对话表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内容,逼真地再现对话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加深了对对话内容的理解。(2)对话应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对话不是只用在新授那一个环节中,而应该贯穿整个课堂。案例:Step1:Greeting.Step2:Freetalk.1.T:What’sthedatetoday?2.T&S:Talkabouttheweather.3.T:Lookatthepicture,boysandgirls.Whoarethey?S:Theyareyourfriendandyou.T:Yes,you’resoclever.They’remygoodfriendandme.Doyouwanttoknowsomethingabouthim?Icantellyou.S:What’shisname?Howoldishe?What’shisjob?…MyfriendName:Age:Job:Favouriteseason:Favouritefood:Telephonenumber:HobbiesStep3:Presentation1.T:HewenttoAmericalastyear.Wehaven’tseeneachotherforoneyear.Now,Iwanttowritealettertohim.WhatshouldIneed?S:Youneedsomewritingpaper,anenvelopeandsomestamps.Learn:writingpaper,envelopeT:Oh,yes.IfIwanttowritetohim,Ineedsomewritingpaper,anenvelopeandsomestamps.Lookatthepicture.Who’she?S:He’sLiuTao.T:Yes.LiuTaowantstowritealetter,too.Whatdoesheneed?Let’slisten.(Listen:“Mum,canIhave…Sure.Hereyouare.Thankyou.”)S:Hewantstoneedsomewritingpaper,anenvelopeandsomestamps,too.2.T:Whodoeshewanttowriteto?Let’slisten.S:HewantstowritetoPeter.T:WhydoeshewanttowritetoPeter?S:BecausehewantstobePeter’spenfriend.(Learn:penfriend)T:Let’slearnournewlesson.Readtogether.3.T:LiuTaowantsthewritingpaper,theenvelopeandthestamps.Howdidheaskhismother?Listenagain.S:Hesaid:“Mum,canIhavesome…,please?”T:Yes.Buthismumsaid:“whatfor?”Doyouunderstand?4.T:LiuTaohasanewfriendnow.Hismumwantstoknowpeter,too.ShewillaskLiuTaosomethingaboutPeter.Canyouguess,whatshewillask?S:Who’Peter?Howoldishe?What’shishobbies?…(listentothetape:“…Ithinkyou’llbegoodfriends.”5.T:LiuTaoandPeterbothhavethesamehobbies.SoLiuTao’smotherthinksthey’llbegoodfriends.DoesLiuTaothinkso?Whatdidhesay?S:“Ihopeso.”6.T:WhatisLiuTaogoingtotellPeter?S:He’sgoingtotellPeterhisschool,hisfavouritesubjectsandhisnewhouse.T:Yes.AndhewillgivePeterhise-mailaddress.Step4:PracticeandConsolidation这节课,我首先在上课前就和课文认真进行了对话,也就是认真研究了教材。争取让自己的教学源于于课文,又适当高于课文。很多老师教这一单元都是先学B,C部分,再教A部分。而我认为完全可以先学A部分对话,然后再学B部分的词汇和C部分的句型。因为没有一个真实的情景,单纯的学习单词和刻意的操练句型,反而有点显得牵强附会。这一单元的A部分中的新单词并不多,新句型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如果先学A部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新词汇和句型后,在后面的课时中再操练重点句型CanIhave…?及相关的问答,这样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自己的教学中也证明
本文标题:小学英语低年级课堂对话教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30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