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小学科技知识墙报资料
海洋奇景海底“无底洞”在希腊克法利尼亚岛阿哥斯托利昂港附近的伊奥尼亚海域,有一个神秘莫测的海底“无底洞”。多少世纪以来,它一直大量吸收着海水。每当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入洞中,形成一股湍湍急流。据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的海水竟达3万多吨!但却从未把洞灌满。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多少人想方设法寻找它的出口,都是枉费心机。这个海底“无底洞”的出口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至今还是个谜。海底“大烟囱”1979年春天,一些美国科学家乘坐海底潜水器,在太平洋海底进行考察。当潜到2700米深处,只见海底的山脊之上有一排“大烟囱”正向外冒着滚滚的浓烟,气势蔚为壮观。近前一看,那烟囱的结构还挺复杂:下面是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小山丘,顶部是一段空心石柱,有几米高,浓烟就是从石柱中冒出来的。经过周密考察,终于解开了“大烟囱”之谜。原来,这是地热形成的奇观。由于这儿靠近熔岩涌出之地,造成许多温泉。那滚滚的浓烟实际上是水温高达400摄氏度的翻腾的沸水。那烟囱呢?热水中的矿物质析出的沉淀物,经许多年的积累,就变成了小山丘和空心石柱,远远看去酷似一排大烟囱。地震小帖士:地震避难技巧遇到地震时,应该怎样躲避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地震避难技巧。1.请躲避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第二次机会是在大的晃动停息之后。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5.在百货公司、地下街、剧场等人员较多的地方,要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6.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万一被关在电梯中,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自然界中的“生物钟”鸟钟在危地马拉一带,有一种鸟每隔半小时就发出悦耳的叫声,每次误差不超过15秒,就像一架活的时钟一样。这种鸟娇小玲珑,当地人叫它“啼纳鸟”,人人都很喜爱,因而从来没有人伤害它。虫钟非洲热带丛林中有种爬虫,当地人称它为“12时虫”。它每隔1小时变换一次身体的肤色,有时淡红、有时草绿、有时金黄……人们利用这种虫身上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时间,这种虫便成为有趣的“虫钟”。蛙钟在南美洲亚马逊流域一带的农田里,生长着一种有趣的田蛙。每到春暖花开时节,它就会发出悦耳的蛙鸣声,每小时鸣叫一次,当地的农民非常喜欢这种田蛙。驴钟我国的黄海湾里有一个小岛,岛上的驴子每隔1小时便会“嗷嗷”地叫上一次,误差不会超过3分钟,驻守该岛的战士就以驴叫的信号作为换岗时间。泉钟在乌拉圭的内格罗湖畔,有一股奇特的喷泉,每天都会定时喷射三次,分别在早上七时、中午十二时和晚上七时,这正好是当地早、中、晚餐的时间,故称“三餐泉”。雨钟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土隆加贡地区,每天都有两场准时下降的大雨:一次是在下午三时左右,另一次则在下午五时三十分左右,误差仅二分钟,这正好是当地小学生下午上学和放学时间。花钟阿根廷有一种奇特的花会报时,每到初夏时节的晚上八时左右,它就纷纷开放出花朵。由于这个时间正是当地男女青年约会的黄金时间,故人们称其为“情人花”。树钟马来西亚有一种名叫“新宝”的奇树,每天凌晨3时开花,到翌日下午4时落下花瓣,从来不会误时,当地人为其取名“活树钟”。据说,这种树按时花开花落的现象,已经持续100多年了。塑料袋的危害塑料袋回收价值低,目前大多为回收而进入环境,其对环境主要有两种危害,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在大城市、旅游区、水体、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而且损害了我们国家和国民的形象。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视觉污染”。视觉污染是“白色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危害。在我国城市、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均不同程度存在的废塑料垃圾的视觉污染,这些废塑料散落在地面上,或随风挂在树枝上飘扬、或漂浮在水面,污染环境、传播疾病、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潜在危害是指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破坏,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段累积。在环境中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漂浮在长江中的塑料制品给水源取用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泵抽空和堵塞,给工业生产和水电站造成巨大损失。如葛洲坝水电站,每天因清理漂浮的塑料垃圾,停机损失发电200000KW.H。将来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如继续让塑料垃圾污染水体,那对发电造成的损失,将不堪设想;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很难回收利用,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会导致大片土地被长期占用,加剧了土地资源的压力。不仅我们这代要被垃圾包围、也会使子孙后代失去生存的空间;影响了垃圾的综合利用。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要从垃圾中分拣出来废塑料,这样又增加了堆肥成本。污染了的废塑料因无法保证质量,其利用价值也很低;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增加了环境卫生部门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塑料垃圾还很易携带细菌、传播疾病等。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最小国名:梵蒂冈城国(TheVaticanCitystate)国旗:呈正方形,由金黄色和银白色两个竖长方形组成。传说金黄和银白两色是耶稣12门徒之一圣彼得的两把钥匙的颜色。右侧的白色旗地中,绘有教皇保罗六世的皇徽。国徽:即教皇徽,是梵蒂冈城国的标志。为盾徽。盾面为红色,其上有两把交叉着的钥匙和一顶罗马教皇的三重冠冕。红色在历史上曾是天主教教堂的颜色;金黄色和银白色的两把钥匙传说是基督给圣彼得(《圣经》中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象征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权力都交给他;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人间的皇冠结合产生的。罗马教皇自称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皇又是梵蒂冈的首脑,有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所以皇冠为三重。教皇:约瑟夫·拉青格,2005年4月当选第265任天主教罗马教皇,称为本笃十六世。自然地理:面积为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人口:0.1万(2000年7月),其中常驻人口仅54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信奉天主教。地震云是什么?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带状云。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地震云的高度和长度:据目测估计,地震云的高到可达6000米以上,相当于气象云中高云类的高度。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但是,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其中以我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对地震云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目前成功的例证有十余个,日本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有趣的是,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不是地震学者,而是一政治家,他就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那么,什么样的云才是地震云呢?这种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蔚蓝的天空中有时会留下一条飞机的尾迹,常见的条带状地震云很像飞机的尾迹,不过更加厚实和丰满些,它一般预示震中处于云向的垂直线上。另外有一种辐射状的地震云,则有数条的带状云同时相交在一点,犹如一把没有扇面的扇骨铺在空中,云的交点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此外还有一种条纹状地震云,形似人的两排肋骨,根据此云判断震中较为复杂。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以早上和傍晚居多,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令人恐怖,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谈,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的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所以至今还是个谜,而且地震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预报地震,最好采用综合法。地震工作者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动物如何感觉地震在地震灾害到来之前,其实动物要比人类有先知先觉。在地震发生之前数星期或数个月,有些动物会出现一些怪异现象,如:信鸽迷失方向、猪猡互相嘶咬、耕牛掀翻牛棚、老鼠白天在马路上乱窜、犬狗整天吠叫等等。它们是怎样觉察到地震将要发生的呢?原来一些动物的听觉,大大优于人类的听觉。我们的耳朵只能听见音频为每秒钟1000次至4000次的声波。而猫、狗和狐狸却能听到音频每秒钟高于60000次的声音。至于老鼠、蝙蝠、鲸鱼和海豚,可以发射和接收音频每秒钟超过100000次的超声波。除了超声波,它们还能传感音频每秒钟只有100次或不到100次的次声波,次声波不仅我们的耳朵听不出来,就是地震仪器也极少可能把它测定出来。奇怪的是,信鸽居然能够测定低至每分钟只有3次的声波。因此,它能遥感得出数百公里之外雷电和洋底海啸的声波。鱼类对于微弱的震动,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原因是它们的胸腹两侧都长满侧腺,这是一种特殊的传感系统。爬行动物“蛇”能觉察地震,是因为它们能够嗅出地震前,地下所释放出来的碳氢化合物的气息。狗之能以吠叫预报地震,是能听见地震开始时所发射出来的超声波。动物身体上的斑纹如果有人想到要举行一次“变色龙”国际表演赛,大概乌贼会荣获冠军。在化装技巧方面,谁都不是乌贼的对手,包括章鱼在内。对任何底色的适应,乌贼都毫不困难。它刚刚还是像斑马一样呈斑条状,但到了砂地上,则立即变为砂黄色;游到白色大理石板上,乌贼就又变成乳白色;倘若是卧在阳光照耀下的砾石上,乌贼的背部出现亮晶晶的反光和灰棕褐色斑点的花纹;在黑色玄武岩上,乌贼象乌鸦似的变成黑色;在杂色石头上,它就变成花斑色。科研人员赫尔摩斯描述了乌贼有三种色彩用来表达不同的情绪,有六种是表示化装的彩色。斑马母乌贼在急不可待的钟情者面前,也会打扮成对方最为喜欢的斑马状装束。动情的母乌贼将身子“画”上道道,像穿上了睡衣似的,背部中央处的暗棕褐点放射出深浅相间的条、带。母乌贼平素在海上游逛
本文标题:小学科技知识墙报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3212 .html